參考消息網8月8日報導在人們的想像中,恐龍代表了大自然的力量,但一項新研究確認了已知的首個恐龍癌症病例,這表明它們也會患上這種對人致命的疾病。
據法新社8月6日報導,1989年在加拿大艾伯塔省一片荒地上,出土了一塊嚴重畸形的尖角龍腿骨化石。古生物學家起初認為,畸形是骨折癒合造成的。但科學家利用顯微鏡和用於診斷人類癌症的技術重新檢測了癒合的部分,結果發現它其實是一種惡性腫瘤。
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馬克·克勞瑟說:說:「我們常常把恐龍想像成神話裡的生物,身體強壯,四處亂跑,但(診斷結果顯示)它們與人類一樣也會患病。」
這項研究的報告發表在8月一期的英國《柳葉刀·腫瘤學》雜誌上。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院院長、恐龍愛好者克勞瑟指出,大多數癌症發生在軟組織中,因此沒有完整保留在化石記錄中。
他說:「奇怪的是,在顯微鏡下,它看起來很像人類的骨肉瘤。」
他說:「令人驚訝的是,這種癌症數千萬年前就已存在,而且至今存在。」
骨肉瘤是一種侵襲性的骨癌,全球人類每年的發病率仍為約百萬分之三。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說,尖角龍是生活在7600萬至7700萬年前的食草動物,癌症的擴散很可能使上述這隻巨型蜥蜴的活動受到了限制。
但他們認為,最終殺死它的既不是晚期癌症,也不是瞄準了這個行動緩慢且虛弱獵物的食肉恐龍。
研究人員說,這隻尖角龍骨骼化石是與同一群恐龍中另外100多隻的骨骼化石一起被發現,因此它們更有可能死於洪水等突發災難。
領導這項研究的是克勞瑟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古脊椎動物館館長戴維·埃文斯。研究團隊對位於艾伯塔省的皇家蒂勒爾博物館保存的數百塊異常骨骼樣本進行了篩查,最終找到了一塊長有腫瘤的骨骼,腫瘤大小與一隻蘋果接近。
研究團隊還利用了高解析度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這是一種用於診斷人類癌症的多學科診斷技術。
骨肉瘤通常發生在青少年身上,造成骨骼快速生長。克勞瑟說,恐龍很可能面臨更高的骨肉瘤風險,因為它們生長迅速、體型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