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馭長風逐浪高 | 時代新材風電產業發展紀實

2020-12-22 澎湃新聞

風電葉片

這是篳路藍縷的拓荒

這是狹路闖關的攀登

這是值得銘記的歷史

14年前,站在風電行業的風口,摸不到「風」。今天,五大工廠落子全國,風電葉片產能位居全國第二,技術產品國內一流。

湘江之濱的時代新材,用14年的時間,奮力追趕、不斷創新、持續突破,澎湃著風電產業發展的時代潮音!

借船出海

從一片空白到行業「老二」

潮起潮落,浪奔浪流。一個行業真正留給企業的發展機遇不會超過三次,追上了潮流,才能乘風破浪。這不是預言,這是規律。

風電行業有個特殊的規律,基本上以五年為一個周期,波動式振蕩發展。

本世紀初,第一輪發展浪潮剛剛湧來,時代新材趕上了趟。到如今,風電行業歷經三次「搶裝潮」。三輪市場「洗牌」,每一輪大浪淘沙,時代新材風電就歷經一次蛻化蝶變、催化加速,從風電的門外漢崛起為行業巨頭。

←左右滑動查看時代新材成績→

這不是機緣巧合的撞大運,背後是一次次的精準決策。

時代新材前身為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橡膠試驗室,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國中車旗下核心子公司之一,主導產品為減振降噪產品。

2006年,公司產品的市場飽和度高,已經摸到了行業天花板。新的出路在何方?新的增長點在哪裡?成為擺在公司領導班子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放眼國際國內,發展清潔能源是大勢所趨,國家政策支持,風電產業方興未艾,發展機遇百年難遇。時任公司總裁楊軍在技術交流活動中了解到,國防科大是湖南省內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發能力最強的科研機構,尤其是在大尺寸複雜形狀複合材料結構輕量化設計與低成本製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與此同時,母公司株洲所已經決定上馬風電整機,在市場上能夠形成直接需求牽引。能否「借船出海」?公司領導層審慎研究,果斷決策,牽手國防科大,借力所風電,進軍複合材料風電葉片產業。

風電發展的首輪浪潮幾乎擦肩而過,時代新材沒有坐失良機,「抓住了潮流的尾巴」。

2007年,與國防科大籤訂關於風電葉片技術聯合研究開發的戰略合作協議。2008年1月1日,成立風電產品事業部。如今的事實已經證明,這對於亟需突破的時代新材來說,是極具前瞻眼光的重大戰略決策!

湧動的浪潮,是發展機遇,也是生死挑戰。趕潮,從來就是勇敢者的遊戲。

2007年,國內風電葉片生產企業有七八十家,第一輪浪潮過後,遍地哀鴻。依託國防科大的技術支撐、株洲所風電整機的市場牽引,時代新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過緊日子」,活了下來。2009年,葉片產業化元年,風電葉片株洲工廠建成,當年銷售突破1億元。

2011年-2012年,風電行業進入市場低谷,全國80%的葉片生產企業停產,去路彷徨。時代新材風電又將何去何從?

這是發展大勢,這是朝陽產業,挺過去,必定大有可為!時代新材領導班子形成共識,堅定不移發展風電。公司逆勢而上,持續投入近10億元,搞研發、搶市場,面對「三北」市場建設天津工廠,提前應對第二輪風電搶裝潮。

唐先賀、宋傳江、潘藝、曾竟成等風電葉片創業元老開始尋找戰略合作夥伴,與「運達」合作開發了56.5葉型,與「遠景」合作開發了64.5葉型,在第二輪行業洗牌中改變了行業競爭格局;;採取輕資產擴張,全國先後布局10個基地工廠,整合行業資源代工生產。第二輪浪潮後,國內四五十家風電葉片企業只剩10來家,時代新材做大做強,衝進行業三甲,樹立起舉足輕重的行業地位。

▲2018年5月,時代新材首支72米海陸兩用風電葉片下線。

當下的第三輪風電搶裝潮,競爭更趨白熱化。烽煙再起,亮劍肉搏,如何才能決勝突圍?

已是行業老二的時代新材再度出擊,握緊拳頭保重點,與「運達」「遠景」等重點客戶合作,調整全國生產基地,重點打造五大工廠,確定「雙海戰略」。今年,集中力量保交付,「蒙西大會戰」「決戰工廠」打響,五大工廠生產屢創歷史新高。

精準決策,步步為贏。順應發展大勢,踩準行業節點,追趕時代潮頭,時代新材步履鏗鏘。

▲2019年底,時代新材風電葉片射陽工廠首套葉片發貨。

勇闖藍海

從追趕者到領跑者

沒有新技術,沒有新產品,終將被市場淘汰。技術創新,是企業立足市場、贏得未來的通行證。

市場不會同情弱者。涉足陌生領域,從別人的碗裡搶得一杯羹,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這是無法繞開的一道檻。

2006年前,我國大型風電葉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國內的葉片核心技術生產一片空白。時代新材副總經理彭超義博士是國防科大項目合作組核心成員,參與並見證了時代新材風電產業的起步與發展。回憶當年創業,他坦言:「這是全新的戰場,我們是追趕者。」

這是一條艱苦的攀登之路!從零起步,查文獻、搞調研,在學習中積累,在借鑑中創新。

2008年,公司引進一批技術資料,卻是用德文和荷蘭文兩種語言編寫的,需要先翻譯成英文再翻譯成中文。湖南當年遭遇嚴重冰災,30多人的技術團隊在沒有暖氣和空調的辦公室,苦幹了兩個多月,終於完成了公司第一批技術資料的翻譯、消化和轉化。24米、750千瓦的葉片,按照設計做出來後,才發現市場已進化到兆瓦級別了。追趕,是多麼不易。唯有加速跑,才能超越。

▲2008年,首支葉片研製現場。

這是一個逼來的春天!2008年,公司引進了德國的1.5兆瓦40米葉片設計技術。這款葉片技術針對國外高風速區設計,發電效率不高,公司希望德方儘快進行產品技術升級,開發適合我國風資源特點的第一代低風速區葉片。

但是,掌握核心技術的德國方非常傲慢,聲稱要合作,就得按照他們的節奏來,最快需兩年時間才能生產。

另一家行業領先的丹麥葉片企業,談判初期一直承諾可以許可生產,後來為了限制技術輸出也反悔了。設計技術引進的路被堵死了,自主設計研發成為必由之路。

彭超義博士結合國防科大堅實的航空翼型設計基礎與公司的工程化設計經驗,與梁鵬程、靳交通等核心技術骨幹,創造性提出了葉片族系延長設計與相似放大設計技術路線,加班加點,以行業最快的速度自主設計出國內第一款低風速葉片,並最終形成引領行業發展潮流的核心專利技術。

為了儘快完成新設計的產品開發投產,公司租用時代電動汽車的車間生產試驗葉片,然後將葉片拖到試驗平臺進行性能檢測,試驗平臺相當簡陋,搭建在一片泥巴地上。

就這樣「刀耕火種」,就這樣風裡來雨裡往,就這樣反反覆覆,不到一年就開發出了1.5兆瓦87型低風速葉片,趕上風電發展第一波高峰。靠著87和93型兩款新產品,時代新材經受了第一輪市場洗牌,在風電市場牢牢地站穩了腳跟。

▲2009年3月9日,國防科大教授與時代新材員工慶祝風電葉片首套發運。

當其他公司還熱衷於「用市場換技術」,時代新材埋頭自主創新,大步追趕、迅速跨越,突破了行業內一個個技術瓶頸,打造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率先填補了我國低風速風電葉片設計技術空白:開發了低風速風電葉片專用翼型族,發明了葉片族系設計技術,打破了葉片設計國外壟斷局面,使系列化低風速葉片設計開發周期縮短60%以上、模具重複利用率達70%以上。

系統創新了低風速風電葉片結構輕量化設計技術:建立了材料級、部件級和產品級的全維度試驗測試技術體系,發展了葉片全域結構參數化建模和多目標多參數優化技術,創新了葉根預埋連接技術,實現了葉片結構去冗餘設計,使同長度葉片減重20%以上、同平臺機組疲勞載荷下降15%以上。

顯著發展了大型風電葉片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液體成型工藝:發明了大厚度預成型體3D滲透率測試方法,建立了全過程準確預報樹脂流變特性的聯合黏度模型,創新了葉片真空導入液體成型工藝,使葉片成型效率提高約30%、製造缺陷率降低約30%、樹脂浪費減少70%。

全面突破了大型風電葉片多途徑寬適應定製化抗冰技術:發明了大功率風電葉片模塊化氣熱抗冰技術,突破了葉片氣-電聯用抗冰技術;研製了環氧多重氟化超疏水納米複合塗層,耐環境性能比傳統超疏水塗層提高了1個量級;開發了氣熱-電熱-塗層多途徑抗冰葉片系列化產品,滿足了不同條件下抗冰技術定製化需求。

這份含金量十足的創新榜單,還在不斷延長……

時代新材自主研發的新技術與新產品,成為國內行業的新標杆,也得到國際巨頭認可。世界排名第一的風力發電設備生產企業「維斯塔斯」,原來只用自己公司設計的葉片,今年與時代新材戰略合作,預計批量供貨將達到3億元,這是「維斯塔斯」在全球首次出圈採用別的企業設計的產品。

▲2020年7月,時代新材與維斯塔斯合作的首批葉片發貨儀式現場。

這些年,時代新材用於風電技術研發的投入每年約1.5億元。從風電葉片設計到工藝到生產,是國內鮮見的整套技術實現完全獨立自主的葉片企業。

目前,公司先後自主研發了30多款風電葉片投入市場,擁有近百項風電葉片專利技術,關鍵核心技術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低風速風電葉片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挺進「雙海」

從兩輪滾動到四輪驅動

一二輪的風電市場競爭中,時代新材在技術和市場上搶灘。第三次搶裝潮湧來,對於時代新材來說,技術和市場已不是問題,最大的難題是如何發揮最大產能,按時按量保質地將產品交付給客戶。

現實的情況是,客戶的需求大大超出產能。去年公司葉片生產1439套,理論產能不到2000套,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1204套,全年理論產能至少2840套,產能幾乎翻番。

這意味著,有了技術和市場打底,還得加上質量和生產做保障。市場,這個無形之手,將時代新材從兩輪滾動的「摩託車」推上四輪驅動的「汽車」。

去年開始,新材風電產品事業部實施「四大調整」——

客戶結構調整

將國內原有的12家客戶,調整為4家。用風電產品事業部總經理侯彬彬的話來說,就是從長遠看,保重點、保增量,「不能讓所有客戶滿意,必須讓重點客戶超級滿意。」同時,提高國外與海外市場比例。

產品結構調整

重點上146大模具,下小模具,公司幾乎不接小模具小葉片訂單。小模具訂單,只有今天沒有明天,大葉片的市場訂單才會年年有。

產能布局調整

產能中心由南往北移,蒙西廠連續建設一二三期,上馬射陽廠一期和天津廠二期,保持公司風電的一半產能布局面向「雙海」。

供應鏈調整

將「1+X」模式調整為「2+X」,每一項材料器件的供應商至少確定2家,不讓任何一家供應商的供應量超過總量的50%,避免一家獨大,以增強應對供應市場不足時的迴旋餘地。

控質量、保交付,公司出臺一系列舉措補短板、強弱項。從汽車等高密度、高性能生產行業引進管理和生產人才,滿足風電大批量、高質量、高效率生產。

兩年前,天津工廠的生產質量與效率一般,客戶認可度不高,甚至有客戶明確提出,他們的產品不能交給天津廠生產。

公司從一家外資汽車企業高薪引進管理人才孫紹元,負責天津廠。孫紹元到任後,運用外資企業先進管理方法,結合風電行業實際大膽改革,摸索出一整套現代工廠運營體系:

實行T1-T5層級會議,生產情況集中通報,問題及時會商;

每天生產日報,計劃排到每小時,指標下到每個環節、每個班組;

優化生產工藝體系,整理成一項項可複製的規範化模板……

兩年後,天津工廠成為行業標杆、中車一級精益車間,其生產管理的方法經驗在各工廠複製,還在中車株洲所全面推廣。

▲時代新材天津子公司第10000支葉片下線。

管理創新激發潛力戰力,帶來良好生產效益。今年是集中交付年,時代新材打響「蒙西大會戰」「決戰工廠」,五大工廠你追我趕,每個廠每個月都在超計劃,生產連創新高。

去年,風電產品事業部實現產值22.8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就已經完成產值23.03億元。

全球可開發的風電資源是水電資源的百倍,技術研發滿足機組等效發電效率,成本控制加上存量市場更新換代,平價時代的風電行業還有極大的持續發展空間。

時代新材風電低風速葉片領域已經超越國外,在新一輪浪潮中,堅持「雙海戰略」,以海外對衝國內市場,保持穩定增長,風電葉片有望持續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當許多人都紛紛預言

風電行業明年將開始步入

整體退潮期

時代新材風電人卻無比堅定地說

「風電迎來又一個春天!」

這是比黃金更珍貴的信心

這是地平線上遙望海中航船的遠見!

——

來源:時代新材

作者:李支國、熊友波、蔣天璞

原標題:《敢馭長風逐浪高 | 時代新材風電產業發展紀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時代新材風電產業半年業績收官 葉片產出發貨雙雙高增長
    日前,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風電事業部半年業績靚麗收官,風電葉片半年產出與發貨同比分別增長99.1%和115.1%,再次刷新公司歷史記錄。在疫情防控與主材供應等多重「大考」之下,時代新材風電事業部成立應急指揮中心,築起一支「黨員+群眾」的防疫戰鬥堡壘,240餘名防疫志願者嚴防死守,5000多名員工從全國各地返程復工,管理人員也下沉一線,保證了五大工廠的快速復工復產。時代新材動力谷工廠成為全行業最早復工的工廠。
  • 【株洲市】時代新材風電葉片產出及發貨創新高
    在剛剛過去的3月,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風電葉片產出619支,發貨204.33套,同比分別增長38.5%和100.3%,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抗疫情、穩生產,時代新材周密管控聚焦工廠生產交付。截至2月29日,員工返崗比例達到99.1%。對未返崗及隔離人員,該公司通過線上培訓以提升技能。
  • 時代新材牽手世界風電巨頭維斯塔斯
    這是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風電行業國際巨頭維斯塔斯聯合開發的首批風電葉片。 維斯塔斯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風力發電設備生產商。V155項目,是時代新材與維斯塔斯正式合作後重點打造的優質項目。這種葉片由雙方聯合開發,匹配維斯塔斯V155-3.3MWTM新機型,於去年12月完成產品開發和試製,今年2月通過靜力載荷試驗。
  • 2020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大會
    ,風電搶裝過後,補貼褪去,平價時代來臨,風電產業會發生質的飛躍,在技術驅動下的市場,企業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為此,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聯合上海電力大學將於2020年11月5日-6日在上海共同舉辦2020年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大會,擬邀請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電網企業、風電開發商、整機廠家、大部件廠家、設計院、施工單位、原材料企業等相關單位參會。
  • 時代新材聯合行業巨頭研製風電葉片 首批V155產品出廠發貨
    ( 受訪企業供圖)近日,由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風電行業國際巨頭——維斯塔斯共同開發的首批V155葉片出廠發貨,標誌著雙方合作邁上新臺階。丹麥風力發電機製造商維斯塔斯風力技術集團,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風力發電設備生產商,V155項目則是時代新材與其合作重點打造的優質項目。
  • 時代新材前三季度淨利1.54億增長1137.6% 風電市場產品銷售收入增加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11月1日,時代新材(600458)發布2020年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2020年1-9月實現營收10,016,468,099.38元,同比增長25.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4,444,136.60元,同比增長
  • 風電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風機葉片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而在政策方面,我國政府發布的《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表示,對於海上風電2021年底前需要完全完成項目,不再補貼新增項目。在此政策發布後,2020年我國風電行業進入「搶裝」階段,預計在2021後,我國風電行業在3年內將出現市場萎縮,促使行業進入洗牌期。
  • 風電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根據國家能源局《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 年 11 月),為實現 2020 年和 2030 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 15%和 20%的目標,促進能源轉型,我國必須加快推動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 發改委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 推動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蘇詩鈺5月24日,《證券日報》記者獲悉,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關於風電2020年實現與煤電平價上網的目標要求,科學合理引導新能源投資,實現資源高效利用,促進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推動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 馭風而行搏長空——力德風電加快發展紀實
    曾幾何時,作為「一大三小」新能源產業體系中唯一的風電企業,力德風電公司寄託著全市上下無限的期望,但在艱難的行業環境下,力德似乎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歷經多年潛心經營,如今的力德,正化繭為蝶,馭風前行。
  • 風電「新抱團時代」:風電民企誰朋友圈最多?誰與央企關係最深?
    在建設世界一流新能源公司的過程中,龍源電力需要引入金風科技這樣的高認同感、高匹配度、高協同性的戰略合作夥伴。同時,賈彥兵強調:與金風科技的合作基礎紮實、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得到了國家能源集團的高度認可,是龍源電力用實際行動落實集團總體戰略的重要舉措。
  • 風電「平價後時代」,度電成本降低和全生命周期高質量發展之道
    今年整個風電行業繼續搶裝,搶著在2020年底及2021年底這兩個併網窗口期前完成項目併網。確切地說,2022年之後風電行業將正式進入「平價後時代」,在無補貼的情況下,行業對於發電效率提升、度電成本下降和經濟效益要求更高。那麼,基於這幾方面的考慮,平價後時代的風電行業將如何發展呢,又該如何降低度電成本呢?
  • 國內多個海上風電巨頭扎堆陸豐 粵東最大清潔能源基地加速崛起!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隨著寶麗華甲湖灣電廠併網發電,陸豐海上風電開發和海洋工程基地建設按下了「快進鍵」。短短一年時間,中廣核新能源與明陽、中天、長風、海力等多個海上風電巨頭聯手發力,共同推進2500畝海洋工程基地規劃建設,不斷吸聚產業鏈中下遊企業競相入駐,撬動建設500萬千瓦容量海上風電項目的千億元投資。
  • 未來十年我國將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來源:新華社 家電網-HEA.CN報導:新目標進一步明確了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是我國未來能源著力發展的方向,釋放了持續加快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明確的、強有力的政策信號。
  • 2020年全球及中國風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內風電地位顯著提高領先...
    1、全球風電規模增長迅速風力發電是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且可利用的風能在全球範圍內分布廣泛、儲量巨大。同時,隨著風電相關技術不斷成熟、設備不斷升級,全球風力發電行業高速發展。
  • 領航新風電時代 金風科技2020創新雲上會
    在即將到來的新風電時代,9月24日,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舉辦「領航·新風電時代——金風科技2020創新雲上會」。  國家發改委新能源研究所、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整機企業和電力集團的多位專家以及線上參會的風電行業代表,共同探討了風電能否從技術和成本上支撐能源需求;「十四五」風電存量市場的保值和增值將如何實現;風電行業如何實現全鏈條的協同聯動,最終實現風電的高比例、高質量發展等新風電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 紅宇新材:為推進長沙市5G產業發展 全資子公司擬共同出資設立長沙...
    1月10日,資本邦訊,近來,紅宇新材(300345.SZ)發布關於全資子公司投資設立5G產業投資基金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公告顯示,為推動長沙市5G產業發展,根據《湖南省5G應用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遵循「財政引導、資本運作」方針,長沙市產業投資基金擬設立一支主要投資於長沙地區的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產業投資基金。
  • 王仲穎:推動風電與社會各行各業融合發展
    新華財經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徐曼)在10月21日下午開幕的2019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19)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表示,儘管風電可以平價上網了,但要想真正發展起來,在能源供應結構中起到主要作用,還需要與社會、產業以及老百姓的生活融合起來。
  • 明陽智能董事長張傳衛:風電平價時代來臨 公司已明確未來一系列...
    另一方面,2020年底陸地風電將實現平價上網,相關部門將不再提供風力發電貼補款項,這些引來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那麼,作為風電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之一,明陽智能如何看待「十四五」期間風電產業的發展趨勢?公司未來的發力點在哪裡?
  • 平價趨勢下風電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機遇與策略
    、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等,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碳排放量屢創新高,溫室效應正悄然影響著人們的生存環境,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   二、風電政策引導行業進入全面平價時代   我國風力發電在定價方面大致經歷了固定(標杆)電價補貼模式、部分市場化競價模式和平價(低價)模式等幾個階段,在補貼時代,風電上網電價包含兩部分,一部分由當地電網公司結算,高出部分由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予以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