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現代人對電子產品的使用越來越頻繁,近視人群也越來越多。眼科專家指出,出現近視後,沒有及時幹預控制的話,度數加深至高度近視,可能會導致一些眼底併發症,如眼底出血、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等等。
所以對於近視,科學用眼、保護眼睛是基礎,及早幹預,必要時積極矯治是關鍵。
目前,常見的近視矯正方式有戴框架眼鏡、驗配角膜塑形鏡(ok鏡)、近視雷射手術、晶體植入手術,可根據眼睛的具體情況及用眼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近視矯正方式。
指導一:框架眼鏡
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戴框架眼鏡,但要先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醫學驗光(是根據患者的眼部檢查、屈光狀態、眼位、調節力等十幾項診斷指標而給出的科學處方,關係到所配眼鏡的準確性和舒適性)。
挑選框架材質時,可按照個人需求及預算:比如,近視度數較高的朋友可以傾向選擇較輕的鏡架,而長時間呆在戶外的朋友,可以選擇抗曬效果好些的鏡架。
市面上常見的鏡架按材料可分為一般金屬鏡架、鈦架、板材鏡架與樹脂鏡架。
一般金屬鏡架:輕便抗衝擊能力強,但易氧化褪色;
鈦架:具備金屬鏡架的全部優點,不易褪色,但價格相對較高;
板材鏡框:硬度大、光澤好、耐用,但相對其他幾種材料,質脆、較重;
樹脂鏡架:具有代表性的是TR90鏡架,韌性好、耐磨、耐撞,是目前較流行的輕鏡架之一。
【總結一下】
重量:板材 > 金屬 > 樹脂 > 鈦架
價格:鈦架 > 樹脂 > 金屬 > 板材
抗摔性:鈦架 ≈ 樹脂 > 金屬 > 板材
不易腐蝕性:鈦架 ≈ 樹脂 ≈ 板材 > 金屬
指導二:角膜塑形鏡(OK鏡)
18歲以前都屬於近視進展期,所以孩子的近視度數是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每年度數增加50度是正常情況,超過100度就要引起重視。
角膜塑形鏡也叫作OK鏡,目前來說它是未成年人,特別是中低度近視朋友控制近視度數增長的有效方式。晚上通過配戴角膜塑形鏡8小時控制近視度數的加深,在睡眠中改變角膜形狀,從而達到白天無需配戴框架眼鏡也能獲得清晰視力的要求,一周適應下來白天裸眼視力能恢復到1.0,日常學習、生活更方便!
華廈眼科視光專家提醒:對近視一直不斷加深的孩子,角膜塑形鏡值得推薦,不過要選擇專業的眼科醫院、專業的視光醫生進行驗配。孩子在配戴角膜塑形鏡時,也要注意正確的使用事項,讓近視防控更有效果。
指導三:近視雷射手術
眾所周知,近視雷射手術可矯治近視、遠視和散光問題。目前常見的主流近視雷射手術有全飛秒、半飛秒、Smart/Tprk、普通準分子等等,只要術前檢查結果符合手術指徵,個人有意願摘鏡,即可選擇近視雷射手術。
雷射治療無論是準分子雷射還是飛秒雷射,其原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把角膜表面的曲率改變,從而改變屈光力。任何手術都有風險,但是目前而言,近視雷射手術是一種安全性較高的可有效矯治視力的方法。
符合下列條件,可以考慮手術:
1. 主觀意願:主要出於外形考慮,不接受框架或隱形眼鏡,個人愛好如運動不便等;
2. 被動需求:包括求學或求職、參軍入伍需要,以及雙眼屈光度相差較大等不適合佩戴眼鏡的情況;
3. 年齡在18~45周歲;
4.屈光度數相對穩定2年以上(每年變化不超過50度);
5.角膜厚度高於460μm;
6. 無其他手術禁忌症。
指導四:ICL晶體植入手術
近視雷射手術是「減法手術」,那麼眼內晶體植入手術就是「加法手術」。近視雷射手術可矯正範圍在1000度左右,而眼內晶體植入手術的矯正近視範圍在2000 ~ 3000度,特別適合高度近視、超高度近視、以及一些因為角膜薄等問題無法做雷射手術的近視朋友。
有些高度近視朋友不願意做晶體植入手術,覺得戴副框架眼鏡就可以了。其實只要近視度數沒有增加,自己更願意戴鏡,那也是完全可以的。近視雷射手術和ICL晶體植入手術都不是非做不可,它們是「錦上添花」的手術方式。
但有些高度近視朋友的度數每年都會增加,可能跟戴框架眼鏡有關。因為高度近視,尤其是超高度近視,後極呈圓錐形,戴上框架眼鏡後,只有眼睛中央黃斑區的視力聚焦在合適的位置,而周邊是離焦的,眼睛為了適應眼鏡努力調整聚焦,眼球向後擴張,眼軸延長,就會導致視力越來越差。
所以,很多高度近視朋友更願意驗配隱形眼鏡。而眼內晶體手術就像在眼睛內植入一副隱形眼鏡一樣,相比普通隱形眼鏡,晶體植入更穩定,對角膜基本沒有影響,也可以避免隱形眼鏡使用不當導致的炎症等問題。
【溫馨提醒】
不論是框架眼鏡、角膜塑形鏡、近視雷射手術,還是晶體植入手術等,可根據自己眼睛的具體情況及用眼需求,或者到正規的醫療機構聽取專業眼科醫生建議後,選擇適合自己的近視矯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