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老祖宗的4大香,經典至極

2020-12-18 小胡說明星

「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老祖宗的4大香,經典至極

人生在世,活的「痛快」是每一個人都在追求的最高境界。奈何從古至今,社會財富往往是掌握在小部分人手裡,大部分人都是庸庸碌碌、平淡無奇,一輩子起早貪黑,為生計奔波勞累。對於上層的生活,很難說不讓人羨慕。老祖宗就曾總結出四大香,「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可謂經典至極

開江魚

靠打魚為生的漁民朋友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不能「涸澤而漁」。在每年的冬季時分,會有一段休漁時間,讓河裡的魚有充分休息和生長時期,等待來年再進行捕撈,如此水中的魚才能源源不斷。如若不然,沒有休漁時間段,一年四季天天打魚,總有打完的那一天。

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整,水裡的魚苗會逐漸長大,而水裡的那些本就長大的魚肉質會更加鮮美,因為氣溫升高,河流水溫發生變化,此時打撈的魚俗稱「開江魚」,經歷過整個冬天的成長之後,肉質要更加鮮美,比之其他季節的魚口味更佳。

味道更美味、營養更豐富,那就意味著價值更高,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或許對於漁民來說,下飯菜而已無所謂,但因為開江魚的珍貴程度,往往剛一打撈上來就會進行販賣,而所買之人大多是當地豪紳,或者更有甚者「開江魚」用來進貢朝廷皇宮。

下蛋雞

老母雞是農村地區每家每戶必備的家禽,每天所生雞蛋是家裡人補充蛋白質的絕佳來源,故而就算逢年過節,也很少有殺老母雞的情況,但這並不表明老母雞不能吃。相反,其營養價值相當的高,尤其是下蛋雞,滋補功效更強。

此外,在下蛋雞的體內還有很多未來及生出來的雞蛋,這些雞蛋的味道相當鮮美。在古代,豪門貴族會專門取下蛋雞中的蛋來招待客人,這對於普通黎民百姓來說是無法想像的事情,平常生的雞蛋可能都捨不得吃,更別說「殺雞取卵」了。

回籠覺

「睡到自然醒」一度成為很多學生黨和工作黨遙不可及的願望,這一部分人群因為工作和學習的需要,每天很早起床,回籠覺這等奢侈的生活方式只能在周末的時候稍稍嘗試,還得淺嘗輒止,因為很有可能一覺之後才發現竟是周一。

在古人看來,回籠覺很香,睡醒之後不急著起床,再美美地睡上一覺,能擁有如此睡覺方式的人不是懶漢就是大富大貴之人。可就算是坐擁天下的人,每天依然沒有享受回籠覺的資格,比如明朝的朱元璋。

作為歷史上少有極為辛苦的皇帝,據說每天三更就要起床處理政務,日復一日,硬生生將自己累倒。

二房妻

現代人,有很多朋友羨慕古代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狀態,可能對於古代人來說,他們才會羨慕我們一夫一妻的制度,因為對於古代很多男子來說,一輩子都很難娶到妻子,古人的婚戀壓力可是非常高的,高額的彩禮並非現代人會為之憂愁,古人同樣如此。

在曾經的封建社會中,因為等級的差異會導致社會資源嚴重的不均衡,尤其在當時男尊女卑的觀念中,女子作為男子的附庸很多時候被當成男人的財富,甚至在古代隨意交易小妾的情況都有發生。所以不要認為穿越到古代就能人生巔峰,說不定生活都成問題。

最後,「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就介紹到這裡,我們會不經意的發現古人們奢侈的生活方式在現代來說已經是再平凡不過的事了,當然除了二房妻。「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雖然不能日日享用,但偶爾嘗試一番也有不錯的滋味。

相關焦點

  • 民間四大香:「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為什麼香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香」這個字有了幸福的意思。和現代不同,古代人幸福的標準更簡單一些,他們追求的更純粹一些。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句關於古人覺得香的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據了解,這句話就是古代民間四大香。那麼這句話的文字都是什麼意思呢?
  • 民間4香:「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指的是啥意思?
    開江魚在民間四大香裡面高居榜首,實至名歸。02民間第二香,莫過於下蛋雞了。本來雞肉就是一種十分美味的食材。在我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雞,例如重慶的缽缽雞,新疆的大盤雞,北京的宮保雞,客家的肚包雞,雲南的瓦香雞,山東的黃燜雞,四川的辣子雞,東北的小雞燉蘑菇……,由此可見,雞肉在民間菜系中的霸主地位。
  • 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何意思?古人的嚮往
    四大香 在中國古代,有所謂「四大香」這麼一種說法。那何謂「四大香」呢?其指的就是: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這四種。而所謂的香,實際上就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幸福感。所以,這句話就這麼出來了。
  • 「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都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都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因為我們國家悠久的歷史擺放在這裡,所以源生出了非常多不同特色的文化。每個地方有獨屬於自己的文化,而我們的民族文化,就是最有代表性,也最值得我們去敬佩的。
  • 「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古人生活既簡單又幸福
    「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古人所說的四大香事。簡而言之,這是人生最享受的四大事,是古人最嚮往的簡單的幸福。就如今觀之,「回籠覺和二房妻」對於許多男人來說,也許還算得上是兩大香,其他的則是火鍋和K歌。
  • 古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古人的智慧,句句實在
    現在我們的生活,和古時候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那些田園牧歌的生活也離我們越來越遠,所以,之前流傳的很多農耕時代俗語已經被現在許多人遺忘,例如這句: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古代社會的發展程度無法與現代社會相比。
  • 居然是: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
    多了解一些俗語肯定是沒有壞處的,本文我們就來介紹一句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這4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是古代人對幸福的追求,古代人認為得到了這4樣東西才算得到了幸福,這是為什麼呢?其中又蘊含了怎樣的人生哲理呢?
  • 農村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和二房妻」啥意思?有啥道理?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和二房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又蘊涵了什麼道理呢?開江魚:說到開江魚,可能南方人不知道說的是什麼,但是北方人,尤其是東北人對此再熟悉不過。
  • 古人的幸福: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什麼講究少有人知
    在古代雖然生活環境非常的落後,但是這卻不妨礙古人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於是他們把這種美好的嚮往編成了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所說的這些都代表著什麼意思呢?其實那個時候的普通老百姓,每天都忙忙碌碌,離不開生活中基本的需求,吃飽穿暖有房住不生病,滿足了這些老百姓就覺得很幸福了。
  • 「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足矣!
    每年的4月18日被定為開江節,一年之中,只有四月份裡20天左右的時間才可以吃到鮮美的開江魚。再遲些,春氣入水,魚兒開始化育,吸收物華也吸收了濁氣,便沒了那種鮮美而「泯然眾魚矣」。在大多數人看來,母雞的主要使命是下蛋,所以農村諺語說:再饞不殺下蛋雞。
  • 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究竟啥意思?
    對於古代尋常的勞動者來說,幸福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俗語進行概括,這句俗語就是:「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 幸福作為一個主觀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觀。古代尋常百姓根據自己的視角,總結出了獨特的三觀以及獨特的幸福標準。上文的俗語,其實就是古代尋常百姓所認為的幸福標準。
  • 俗話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都分別指什麼呢?
    「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通過俗語就能看出古人的幸福追求,這句俗語和魚、雞緊密相連,難道古人的愛好是吃肉?自然不是,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上半句「開江魚、下蛋雞」,魚為什麼是「開江魚」?雞為什麼是「下蛋雞」?一、開江魚說到開江魚,很多東北人並不陌生,這種魚乃是他們的心頭摯愛,開江時間為每年的四月中下旬,這個時候,東北大地冰雪消融、萬物復甦,著名「三江」江河的冰層逐漸融化化解,冰層溶解之後開始順著河流順流而下。
  • 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開江魚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北方,冬季天寒地凍,河流也封凍了起來,等到了春天,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河流解凍。這個時候從河流撈上來的魚就叫開江魚,開江魚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因為開江魚肉質鮮美,在冰封的河裡蟄伏了一個冬天,開江魚也睡了一個冬天,所以魚身上的肉十分肥美。而且開江魚存在的時間很短,也就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老人常念叨開江魚,就是忘不了這種魚的美味呀。
  • 古人的幸福標準:「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啥意思?
    就是今天介紹的「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中國封建社會,儘管從明朝時期就有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但從整體上來看,屬於小農經濟,即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以家庭為單位,總體表現為男耕女織。與現代相比,古代科技發展落後,商業流通也無法比擬,達官貴族的生活水平,或許還比不上現在普通百姓,更不必說富裕之家,為何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古人幸福的標準?
  • 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有啥特別?十人九不知
    其實一句話可以反映: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古人的生活比起現代,其實可以用單調和清貧來形容。所謂單調,是因為古人生活在一個連電力都沒有的時代,一切都只能依靠人力,沒有電力的社會,對現代人來說,完全可以用無法生活來形容。
  • 古人云「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都是指啥?民間的生活經驗
    比如古代君王豪傑追求的幸福,是萬國來朝,古代士大夫追求的幸福,是輔佐君王治國平天下,而古代尋常百姓的幸福,可以用這樣的一句話來形容: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其實一個人的幸福指數,取決於對客觀環境的認識。在古代,目不識丁的鄉民未必知道天下有多大,因此,對於幸福的渴求,往往是相對低端而且接地氣的。
  • 農村老話「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中午吃過飯之後一家人坐在火爐邊閒聊,老婆突然說她好久都沒有吃魚了,想吃魚了,然後我爸就說了一句「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說過幾天的魚最好吃,到時候去塘裡抓兩條回來。「開江魚」顧名思義就是每年開春之後,水面上的冰融化,這個時候魚都會跳出水面,意思是說這個時候的魚營養最豐富、味道最鮮美。
  • 老人說:「開江魚,下蛋雞」,下半句更經典,蘊含了千年的大智慧
    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它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智慧?古代俗語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特色,以及短小精悍而又深微大義源遠流長。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智囊全集》究竟想通過這樣一句話,想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道理呢?首先,我們不妨品一品載於《智囊全集》的前半句開江魚下蛋雞。
  • 農村老話「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啥意思?內容豐富多彩
    那麼,農村老話「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其實內容還挺豐富的。所謂「開江魚」,是指開春後第一次從江中捕撈上來的魚。因為「開江魚」是我國東北獨有的一道特色美食,所以,我們也可判斷出這句俗語老話大概也是出自東北吧。眾所周知,大東北每年10月份左右以後,江河就可能結冰封凍了,而一直要到來年春天的4月份左右才開始化凍。
  • 回籠覺真的越睡危害越大嗎?
    據說我國第一大民間組織是——「回籠教」。加入此教的人,每次睡醒必須多賴床幾分鐘,否則一天都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