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死本來就是條不歸路,你還要走捷徑;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
日前,有網友在網上曝光,聲稱在河南衛輝當地的一處小學附近,有兩家文具店賣電子菸給小學生。
視頻當中,有家長進行了暗訪。
她聲稱自己是姐姐,看見有小學生從商店裡走出來便走上去問:「這買的啥啊」
小學生也不避諱,張嘴就來:「買的電子菸。」
家長詢問:「從哪兒買的?」
學生表示:「XX文具店。」
經過調查之後發現,一共有兩個文具店出售電子菸。一家賣的價格是20元,另外一家有20元到25元不等。
而這件事情的起源是學校老師發現孩子在學校裡吸食電子菸,後來找到家長到學校去。
結果發現已經有10多個學生的家長去了。
這還是比較好的班裡,至於其他班有沒有還不得而知。
缺舟:
而孩子吸食這玩意的初衷也很簡單。
看見別人吸食,然後嘗了一口,覺得很好吸,於是就深陷其中,甚至有孩子已經上癮。(這些均是從孩子口中得知)
家長對這種行為表示強烈的憤慨:「太沒有底線了,掙得都是黑心錢。」
家長們的訴求很簡單:「不要求賠償,只要求重罰」
目前當地的工商局已經獲悉這個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在等待有關部門的這個調查時候,我們可以來簡單分析一下這個事情。
一.電子菸和香菸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吹噓電子菸能夠戒菸的,根本就是一種藉口罷了。
只是暫時的一種替代品而已。(將尼古丁等變成蒸汽後,讓用戶吸食的一種產品。它的安全性沒得到充分的科學論證。沒有焦油,但是仍然含有尼古丁)
有權威機構指出:電子菸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菸手段,必須加強對其進行管制,杜絕對青少年和非吸菸者產生危害。
得隴望蜀,很容易在知曉這種味道之後,幻想著真正香菸的味道。
亦或者是不滿足於這種味道,要再度進行新的嘗試,所以兩者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二.青少年的規範
有很多人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沒有小孩子去買,人家商店也不會賣。
這句話是完全錯誤的,至少兩個錯誤。
①青少年,特別是牽涉此次事件的是小學生,他們根本就不具備獨立的思考能力,對於新鮮事物的嘗試,往往停留在別人的吸引基礎上。
如果是有心得讓他們進行嘗試,那麼還是很難避免,就算是主動想要,那他們本身也是不具備負責的行為人,歸根到底還是商家的問題。
②2020年7月13日的,國家菸草專賣局展開的相關會議上明確表示:「壓實電子菸實體店的主體責任,堅持對電子菸不規範問題,露頭就打,堅決防止出現反覆。」
很明顯,這個文具店去銷售電子眼就是一種違法的行為。
各個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特別是網上銷售平臺。
2019年11月7日,阿里巴巴宣布將根據浙江省菸草專賣局的要求關閉平臺上電子菸店鋪,並將電子菸產品下架。
與此同時,其將禁止電子菸相關產品的廣告投放。
不過仍然有些商家在進行販賣,實體店裡也是層出不窮,不問年齡只看金錢。
三.私自販賣電子菸涉嫌犯罪
早在之前就有人在沒有獲得菸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情況下,販賣電子菸,之後通過實體或者網絡進行電子菸售賣。
涉嫌非法經營罪。
最終獲刑6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2019年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米某某涉嫌非法經營罪一案,並當庭宣判。)
一時的獲利和永久的傷害,希望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