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榮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區)」和「企業家幸福感最強...

2021-01-07 佛山在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幸福。」

2019年,佛山市常住人口增量達25.3萬,排名全國第五,其中南海新增人口達12萬,佔全市的48%,且每年處於上升趨勢。

南海憑什麼成為那麼多人心甘情願的選擇?

在昨日舉行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南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顧耀輝給出的答案是「幸福感」。

顧耀輝認為,城市幸福感更多的是身處其中的人們的主觀感受,是一種綜合評價。衡量城市幸福感的指標很多,城市人口變化是最簡單直觀的方法。在人口流動頻繁的現代社會,人們會往往用「腳」投票來選擇讓自己感到幸福的城市。

2019年,南海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3076億元,區域綜合實力連續6年位居全國中小城市百強區第二名,經濟實力強勁;南海擁有一線城市的商務與居住服務和二線城市的高性價比,被稱為「小城成本、大城配套」;此外,南海還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高質量的文化供給,有不斷提升的高品質教育、醫療民生服務,正是這些能讓人們實實在在地感知、體會的獲得感,構建起南海的幸福之源。

2020年,南海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區)」和「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區)」稱號,繼2017年和2019年榮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後,再度成為群眾心中的「幸福之城」。這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成了越來越多人追逐夢想、尋覓幸福的熱土。

桂城千燈湖美景。南海優質的生活環境讓人民幸福感倍增。

產業富民 殷實富足的幸福感

人民富裕是城市幸福感的重要評價指標。南海,恰恰是一個「藏富於民」的地區。

1981年,時任南海縣委書記梁廣大帶領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抬著6頭燒豬、10壇雙蒸酒,帶著100萬響的鞭炮和煙花,敲鑼打鼓來到全縣首個「萬元戶」徐才家中,和村民們開席飲酒,這就是南海歷史上的「敲鑼打鼓賀富」。該事件經《人民日報》報導,猶如一聲春雷,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在「賀富事件」帶動下,農民洗腳上田辦工廠,熱火朝天搞建設。南海靠著「六個輪子一起轉」,實現了產業經濟的騰飛,民營經濟成為南海的主導模式,居民生活富裕起來。

南海是改革開放的先行者。通過多次的土地制度改革、農村股份制改革等,南海村集體經濟實力普遍較強。數據顯示,南海區村組兩級集體資產483億元,約佔全市一半,平均每個村集體資產近2億元(不含土地)。

改革創新是帶來幸福的「源動力」。桂城天富科技城前身是一片雜亂無章的舊鋼鐵市場。通過拆除重建和公有資產推動,這裡已從低端廠房轉變為現代化產業園區,引進了二十多個中科院項目。通過產業升級、土地升值,不僅城市和產業環境得到改善,村民的收入也「水漲船高」,多方共享發展紅利。

近年來,南海區在產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為經濟發展「輸血」「造血」。全區以招商引資引導重點項目、新興產業進駐,以創新驅動引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構建。

至2019年末,全區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5500多億元,按照常住人口303萬人計算,人均存款超18萬元,在全國排在前列。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萬元,生活消費支出3.7萬元。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市場主體超37萬家,平均每8個人就有一個「老闆」。

殷實富足的生活,是一代又一代南海人奮鬥的結果,為增強城市幸福感起到了決定性支撐作用。

城市配套 宜居宜業的新都市

葉康華在鳳池社區經營一家麻辣燙小店,空閒的時候,他會慢悠悠地走到200米處的鳳東公園,滿眼的綠植和嬉鬧的孩子對在後廚忙活了一天的他來說是最好的慰藉。「這些年,公園多了、環境好了!」他感慨道。

同樣因城市變化而欣喜的還有招大社區黨委書記招國強。20世紀末的招大社區交通不便,但如今,高鐵建起來了,周邊區域的道路通了。其他基礎設施配套體系也逐步形成,社區產業活力提升,生活更便利。

鳳池、招大是南海生態環境與城鄉活力融合的樣本。這樣的變化在南海處處可見。

在實施了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流域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後,南海水環境持續好轉。去年,廣佛跨界河流汙染指數下降19.6%,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今年,又啟動了總投資達78.77億元的北村水系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越來越近。

9月28日晚上,南海金融高新區景觀提升照明工程首期正式亮燈,通過樓宇的聯動展現南海功夫與城市形象,10月1日至8日晚間,千燈湖周邊多個商圈共吸引客流337.7萬人次。「我們的南海終於有了媲美一線城市的夜景!」市民李佩芳在國慶期間製作的千燈湖水舞燈光視頻發上網後,獲得了上萬的點擊量。

桂城的各類創意產業園、賢魯島的網紅花海、九江的鷺鳥天堂、西樵山萬畝桑基魚塘、丹灶的有為水道、獅山的南國桃園、大瀝的紅色文化旅遊……結合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南海將生態、人文資源轉化為全域旅遊發展優勢,實現「城市即景區、旅遊即生活」,南海也以此探索出一條「產城人文」共融發展的新都市發展之路。

優質的生活環境之外,順暢的交通也能讓人民幸福感倍增。近年來,先後完成南番大道(海怡大橋)、龍溪大道—海八路升級改造南海段、金沙洲地區市政道路等廣佛基礎設施對接項目和區內多個交通建設項目,加上建設正酣的地鐵2號線一期、3號線、不斷完善「六縱六橫」快速幹線網絡,讓未來的出行更加便捷。

文化潤民 日漸增加的城市向心力

今年8月,成都建川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四川省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與南海區人民政府籤約共建建川新中國百年博物館,將計劃打造佛山文博新高地、灣區新地標,成為南海市民的新期待。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和根脈,涵養著一座城市的精神。近年來,南海著力打造高質量文化導向型城市,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入了一個又一個高端文化項目,讓本地市民幸福感倍增。

9月,2020年桂城「劇院麗影」回歸首秀,演出科學魔術兒童劇《愛麗絲夢遊仙境》,音樂劇和舞臺劇愛好者劉小姐是「劇院麗影」的忠實擁躉,南海為她實現了家門口看一線城市大型演出的願望,「幸福感真是成倍增長。」

國慶期間,在西樵舉辦的2020藝術廣東·國際藝術交流展大咖雲集,讓廣佛市民不出國門就能近距離和國際藝術家交流學習。佛山南海影視城和長隆度假區、上海迪士尼樂園一起被評為中秋國慶黃金周人氣景區TOP10。

西樵山被譽為「珠江文明的燈塔」,孕育出康有為、詹天佑、黃飛鴻、葉問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以及粵劇、南獅、桑基魚塘等大批優秀文化成果。

在深厚的文化底蘊滋養之下,南海市民愛讀書,也有讀書的氛圍和環境。南海作為廣東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已實現286個村居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實現平均1.5萬南海市民擁有一個圖書館,覆蓋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早上走路送孩子上學,晚上吃完飯去千燈湖散步,周末就帶著家人去周邊鎮街玩上一天,逛逛博物館。」這是南海人張小姐的日常一周,也是南海人宜商宜業宜居宜遊的生活寫照。

教育醫療 貼心務實的民生福祉

穿過鄉間小道,一個仿似積木砌成的「小城堡」映入眼帘,操場上完善的遊樂設施區不時傳來歡聲笑語……這是位於西樵鎮西南邊、前幾年被評為省一級幼兒園的西樵鎮中心幼兒園新田分園。

「走10分鐘就能到,收費便宜,教學設施和師資都很好。」村民張女士說,這在以前不敢想像,「以前想要接受更好的教育,得把孩子往12公裡外的鎮中心幼兒園送。」

新田分園從村辦幼兒園到省一級公辦幼兒園的「蝶變」,是南海近年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的縮影。一批普惠性幼兒園的建成和升級,讓兒童能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服務,南海用行動回應了群眾「幼有所育」的期盼。

數據顯示,南海目前共有在校(園)學生約55.1萬人,佔南海300多萬人口的1/6。面對這項民生工程,南海區委、區政府都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2015年至今,南海每年的財政支出超過25%投向教育,增加優質學位近8萬個,樹立起「品質教育、學在南海」的金字招牌。

群眾的幸福感更來自於教育的「獲得感」:南海高考連續11年創造歷史新高,各項上線率持續名列全省前茅,達到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教育發展水平。

11月9日,南海中學實驗學校啟動建設,這所全區唯一一所十二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是南海在辦學模式上的全新嘗試,也成為南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全方位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

醫療衛生同樣是事關民生的大事。近三年來,南海每年在醫療方面投入超過20億元,引入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等省級高端醫療機構開展合作辦醫,目前擁有15家公立醫院,其中6家三級醫院(含3家三甲醫院),醫療資源位居全省乃至全國同級前列。同時還通過實施名醫工程、在全國率先推行家庭藥師制度等創新舉措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每年都以極大的誠意辦好涵蓋養老、住房保障、就業、公園建設等方面「十件民生實事」,是南海多年來的堅持,正是這一項項落到實處的貼心實事,如一股股暖流滋潤著群眾的心田,切實增強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

南海幸福數據

南海區面積1073.82平方公裡,轄6個鎮、1個街道,共66個村委會、220個居委會。戶籍人口160.06萬,常住人口303.17萬。

經濟實力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達到3176.6億元,同比增長6.9%。2014~2019年,南海連續六年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二。

2020年1~9月,新引進重大產業項目8個,擬投資總額301.72億元。全區新動工珠西先進位造業項目7個,計劃投資額22.8億元。新投產珠西先進位造業項目12個,預計年產值99億元。

市場主體由2014年的15.9萬戶增長到如今的37萬戶。2020年上半年,64個超億元的項目落戶。

文化發展

南海作為廣東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已實現286個村居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已建成1個總館、7個鎮(街道)分館、187個智慧圖書館(24小時讀書驛站)的公共閱讀網絡。實現平均1.5萬人擁有一個圖書館。全力提速南海文化中心、南海體育中心、南海藝術中心建設,打造區域現代化高端文體設施。已建成博物館10家,藝術場館32家。

品質教育

2015年以來,南海每年超過25%的財政支出投向教育,2019年,財政投入達到51.4億元。

近三年來,全區建成及在建項目56個,其中小學46所,初中10所,2020年預計新增學位2.1萬個,2016~2020年計劃增加學位超過8萬個。

南海高考中考成績領先全省全市。高考成績持續高位增長,本科率從五年前的68.8%增長到76%。

醫療服務

近3年來,每年在醫療方面投入超過20億元。目前全區共有公立醫院15家,其中三級甲等醫院5家,鎮街二級甲等醫院8家。

每年投入不少於1000萬元用於激勵優秀醫療人才隊伍發展;推出全國首個由政府自主設計、以藥物治療管理(MTM)為核心工作的家庭藥師制度。截至2020年10月,家庭藥師籤約患者超30000人次,慢性病用藥建檔近25000人次。

原標題:南海榮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區)」和「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區)」

三獲幸福之城的南海答卷

來源|佛山日報

統籌|記者陽樺

文|記者陽樺、毛蕾、吳蓉、崔藝文、黎俏婷 通訊員南宣

圖|資料圖片

編輯|林曉筠

 

 



相關焦點

  • 黃埔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首獲評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區
    南都訊 記者 莫郅驊 通訊員 焦嬋娟 郭哲涵 11月18日,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現場發布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廣州市黃埔區繼2019年之後,在全國100個縣級候選城市(區)中脫穎而出,再次當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區)」,並首次獲評為「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區」。
  • 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出爐
    11月18日,據瞭望東方周刊發布,「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公布,深圳市南山區再度榮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區級)」。近年來,南山區在經濟、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各項民生事業有聲有色。
  •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圍繞「人民城市,幸福小康」主題,以城市精細治理、人民共建共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線,全方面展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受。考慮到不同層級的城市在資源、規模等方面的差異性,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分為省會及計劃單列市、地級市、縣級市、城區四類,每類榜單只有十座城市。
  • 杭州連續14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2020年11月18日,西湖之晨(裡爾攝)11月18日,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揭曉。杭州再次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中,和杭州一起榮獲這一稱號的前十名城市還有成都、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青島、西安。現場還揭曉了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區)、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市)、組委會特別獎等。
  • 寧波第11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本報杭州電(記者張昊)昨天,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現場發布了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單。寧波第11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並榮獲「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稱號。餘姚市、慈谿市、鎮海區、鄞州區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城區)。
  •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出爐,榜首實至名歸,詩畫浙江成最大贏家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民和城市都在追求一個共同和諧的生活方式,只有時刻以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標尺,城市發展才能不失本色、不忘初心。無論到什麼時候,人民的幸福感上升了,整個城市,乃至整個社會的幸福指數也會跟著上升。
  • 聚焦溫州|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在溫州,幸福像花兒一樣!
    11月18日舉行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傳來好消息——溫州市從全國100個入圍城市中脫穎而出,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這是溫州連續兩年上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並位列今年的地級市榜單榜首。
  • 青島獲評「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11月18日訊 今天下午5時許,在杭州舉行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發布了「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青島成為10座入選城市之一。這是繼前不久榮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十強榜、經中央文明辦複查確認保留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並被通報表揚之後,青島獲得的又一殊榮。
  • 13次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成都到底哪裡不一樣!
    11月18日,由《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共同主辦,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成都再一次脫穎而出,第13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第12次蟬聯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在具體幸福度排名中,成都在教育幸福度、醫療健康幸福度、就業幸福度、城市吸引力幸福度上均排名第一。同時,成都還獲得「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和「新時代公園城市示範區」獎項,雙流區獲得「最具幸福感城區」,溫江區獲得「活力創新之都」。成都,蟬聯12年,究竟憑什麼?
  • 拱墅榮獲「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區)」 
    日前,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正式揭曉,杭州再次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 2020年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佛山市上榜
    年末的時候,我國公布了2020年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佛山赫然在榜,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佛山市。佛山的市面積並沒有深圳大,它是一座中等城市,面積有3797 27平方千米,它的人口也不是特別多,常住人口大約有815.86萬人,它是珠三角城市群之一 ,經濟較為發達,生產總值已經破了萬億。
  •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公布,網友熱議:江浙滬包郵區果然幸福...
    虎撲11月19日訊 近日,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公布。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出爐,有你家嗎?】據 @瞭望東方周刊發布,「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公布。
  • 鄭州撥付首批加梯財政補貼款/「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來了
    11月15日至12月底,停止四環內渣土運輸(市政府批准的應急搶險工程和一類民生工程除外),減少城區氮氧化物排放。 973.18萬元!鄭州撥付首批加梯財政補貼款 11月18日,從鄭州市加梯辦、市財政局獲悉,近日財政部門已為68部符合財政補貼條件且及時提出申請的加梯項目拔付了973.18萬元資金。
  • 2020中國幸福城市「榜單出爐,」最具幸福感城市
    「2020中國幸福城市」榜單出爐,「最具幸福感城市」又雙叒叕是成都!蟬聯12年,網友都忍不住吐槽,到底是成都真的這麼好,還是成都人就像吉祥物大熊貓一樣,有吃有喝有太陽曬,就覺得幸福得不行?但是慢,並不代表懶散和落後。在成都,公共運輸十分便利,各色網際網路服務不輸北上廣深。從今年10月起,成都人可以直接掃碼乘車出行,到了年底,還可以最低以0.99元購買公交、地鐵優惠乘車月卡。此外,去年成都主城區的生鮮門店覆蓋率達到75%,服務小區數量超過9100個,覆蓋率全國第一。
  • 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前100座城市,2020年名單已出爐,有你的家鄉嗎
    本次分享的主題是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前100座城市,來看看這裡有你的家鄉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出自於俄國著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雖然每個人對於幸福的詮釋各有不同,但本質的東西卻始終未變!
  •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公布,登錄163vip郵箱頁面記載幸福
    近日,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已公布,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青島、西安全部上榜! 許多網友在社交平臺紛紛評論:假期旅遊計劃,安排起來!打卡十座城市,記錄最具幸福感的美好旅行!
  • 2020南海影響力「雙十」評選啟動快來推薦你心中的年度事件和人物
    今日,「南海農行杯」2020南海影響力年度十件大事/十大人物評選活動啟動,歡迎社會各界推薦年度事件和年度人物。此次評選由南海區委辦(區府辦)、區委宣傳部、珠江時報社聯合主辦,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海分行協辦,是南海區唯一的年度事件和年度人物權威性評選活動。今年也是南海影響力年度十件大事/十大人物評選活動連續舉辦的第十二年。
  •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打開方式是什麼?答案是一臺智能SUV
    前些日子,廣州上榜了《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而且這已經是廣州連續幾年榮登榜單,那到底廣州憑啥能夠得到認可呢?一直以來,廣州作為一線城市,總會被貼上各種標籤,譬如 「包容性強」、「歸屬感強」、「接地氣」等,但其實都可以歸結為一點:超有幸福感。
  • 《2020年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公布!憑什麼不是天津?
    @鳳凰網旅遊 最近,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出爐! 2020年最具幸福感城市分別是 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 南京、鄭州、西寧、青島、西安
  • 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四大一線城市中,廣州為何能躋身榜單?
    幸福感這個詞,我覺得對於我身邊的大多數人,這個詞是陌生的,每天我們上班的時候,總是聽到同事對於家庭,工作,生活的各種抱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能接收各種負能量心情,今天工作不順心,抱怨家裡小孩不聽話,學習不上心,某某說話不好聽…等等,今天的你,感到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