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絕大多數行業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失,但也有一些行業逆勢而行,電商直播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各大帶貨主播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有的甚至為了提升影響力,走出直播頻頻登入各大綜藝熒幕,還掀起了一批明星直播熱。
對於某些電商主播,我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口才和對直播氛圍的把控,再加上一批批水軍跟著帶動,在很多觀眾不明所以之時,便為他們提供了一筆又一筆的業績。
這些電商主播的主要粉絲群體多是年輕女性,她們正是最容易產生衝動消費的人群,且由於我國的國情,她們基本上掌握著一個家庭的財政,即便是未婚女性也有伴侶分擔經濟壓力,所以她們是消費潛力最高,且最容易獲取的用戶。
但實質上這些用戶發生的消費行為絕大多數都是衝動消費,她們的消費說白了就是囤積了一堆短期內用不上,乃至根本用不上的東西!這些商品除了少數能夠利用上,絕大多數多是放在角落裡落灰和等待過期拋棄。這些消費不知透支了多少年輕人,透支了多少家庭,讓他們背負了一筆又一筆的債務!
筆者通過對這些主播的觀察,發現這些他們除了常用的促銷手段外,還會在直播間內營造一種緊張、刺激的氛圍,例如限時、限量、搶購等。迫使用戶儘快達成購買,且主播也會通過情緒引導,進一步拉動消費。
如果你進入他們的直播間仔細聆聽便會發現,不僅內容,乃至他們的語調語速都是有考究的,時快時慢,時高時低,輕重緩急搭配的恰到好處,這就是為了把控用戶心理,刺激消費欲望!營造緊張氛圍,從而快速達成消費!在種種套路下,那些本就十分感性的年輕女性怎麼可能禁受住誘惑?分分鐘便會被突破心理防線達成衝動消費!
我們且不談這些主播是否存在言過其實、以偏概全、信息隱瞞等等問題,單就是這種只為賺錢的直播真的值得關注,值得信任嗎?如果你認為我說的不對,那麼先看看你家裡堆積的商品,有多少用上了?
(PS作品均為個人感悟心得,不說教,不做作,針針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