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看到了《最後的生還者2》劇情上的狗血,卻沒能注意到技術之間絕望的鴻溝」,以上這句話來自於《黑神話:悟空》的製作人馮驥之口,所謂內行看門道,他在做《黑神話:悟空》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中外遊戲技術上的差異。
中外遊戲技術差距究竟有多大呢?國內還在追求所謂的高畫質的時候,國外已經開始模糊現實與遊戲的界限,就拿《荒野大鏢客2》來看,真正限制它的畫面表現的不是技術,而是硬體。b站上有不少國外3A遊戲的4K或者8K畫面表現,玩家看到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這份技術差距帶來的窒息感。
當然除了技術上的差距之外,更為絕望的是國產遊戲廠家的表現。
國外玩家聽到虛幻4引擎的時候,往往能想起很多頂級的3A遊戲,比如說無主之地、戰爭機器,也能想起很多傳奇網遊,比如說堡壘之夜、絕地求生。但是國內玩家聽到虛幻4引擎的時候,想起來的只能是手遊,從龍族幻想到和平精英再到黎明覺醒!
前段時間還上線了一款名為宏圖之下的手遊,也是用虛幻引擎做的,但是結果畫面效果讓人難以接受,遊戲裡面的山川河流都有穿模現象,可見就算是同樣的工具,國產遊戲廠家也沒辦法發揮強大的作用。
實際上虛幻4引擎在國內更大的作用是用來宣傳,遊戲廠家覺得只要使用了虛幻4引擎就代表自己的遊戲畫面遠超同類型遊戲,就能在宣傳中鼓吹自己使用了前沿的引擎技術,自己的畫質無敵!結果就是現在虛幻4引擎成了部分玩家心目中光汙染的代表,意思就是遊戲畫面光線辣眼睛。
其實想要打造一款好遊戲需要遊戲公司投入非常多的時間精力去探索、學習,而不是草草開發、測試上線。現階段遊戲領域有很多先進技術,像光線追蹤、全局光照、GI技術等等,這些都是需要遊戲公司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試驗應用,國內公司更需要緊跟技術的發展,這一點上國產遊戲廠家西山居就做得不錯。
提到西山居,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它旗下的遊戲劍網3,劍網3上線時間超過11年,在此期間劍網3不斷地進行著遊戲內容上的創新。
劍網3從一開始就使用的是西山居的自研引擎,這代表著廠家在製作遊戲之前需要先完成引擎的研發,在後來的劍網3重製版中,西山居先是對自研的引擎進行升級,後來才做出了重製版。在如今這個時代,使用自研引擎其實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行為,之後的劍網3也經過一系列的優化,才有了如今一流的畫面和遊戲流暢度。
雲遊戲這個概念比較火熱的時候,劍網3也開始在這方面發力,在2019還推出了劍網3雲遊戲先鋒測試版本,當時有不少小夥伴也體驗過,相比於一直炒「雲遊戲」概念卻不放出產品的遊戲廠家讓人感覺踏實很多。
在最近更新的月滿歸鄉資料片中,更是採取了光追效果。所有門派實現了晝夜更替效果,玩家們可以在遊戲中享受日月輪轉所帶來的新的視覺觀感。其實即便沒有這項技術,劍網3的畫面效果就已經處於同行業領先水平了,但是將新技術加入進來以後,玩家們的遊戲體驗就又上了一個新臺階,而這對於老遊戲來說,就是一次注入新鮮活力的機會。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全民遊戲的時代,對於大眾玩家來說,開發者的用心程度基本就可以決定玩家們對於遊戲的態度,沒有人會拒絕一款不斷創新的遊戲,不論一款遊戲出品了多久,只要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那就是一款優秀的遊戲,難道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