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線泰安訊 2020年10月9日,中國麻風防治協會第八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20年全國皮膚病防治學術年會在山東泰安隆重開幕。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領導班子,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候任會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副校(院)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院長張福仁當選理事長。潘春枝、楊軍等11人為副理事長,袁聯潮為秘書長。
中國麻風防治協會第八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20年全國皮膚病防治學術年會在山東泰安隆重開幕
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科創中國」泰安掛點組組長寧方剛,中國科協科技社團黨委組織處處長陳晨光,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孫春玲,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張波,泰安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成麗,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院長顧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副校長彭春雷,山東省科協學會學術部部長葛玉芝,中國麻風防治協會顧問、馬海德基金會黨支部書記申鵬章等出席開幕式。
會議開幕式由張福仁教授主持。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國麻協會員、皮膚科專家等600人參會。
馬海德基金會黨支部書記申鵬章先生宣布大會開幕。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彭春雷副校長致歡迎辭,介紹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發展情況,回顧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在麻風防治方面取得的成績。
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張波主任在致辭中回顧了中國麻風防治協會發展歷程,並向此次大會召開致以熱烈祝賀。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孫春玲介紹了山東省的省情和近年來在麻風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並表示,山東省衛健委將以這次會議為平臺,學習交流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和兄弟省市麻風防治的先進經驗,不斷推進國家和我省防治麻風措施的落實,努力做到全方位、全周期的保障人民健康。
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名譽會長聖輝講話指出,中國麻風防治協會自創始以來得到了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中國麻協將繼續肩負光榮的責任和使命,為我國麻風防治事業做出貢獻。
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科創中國」泰安掛點組組長寧方剛講話指出,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是我國麻風防治領域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中國科協所屬學會的優秀代表,希望未來中國麻協能夠為麻風病防治做出更大貢獻。
工作人員宣讀了中華醫學會等66個兄弟學會賀信。賀信傳達了中國科協下屬各學會之間的友好情誼和美好祝願。
大會開幕式結束後,中國麻風防治協會舉辦第八屆全體會員代表大會。張福仁教授全票當選為中國麻協理事長。
張福仁教授表示,「創造一個沒有麻風的世界」是全球麻風控制的終極目標,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將團結協作、克難攻關,促進消滅麻風目標早提在中國實現,為全球消滅麻風作出貢獻。
中國麻風防治協會簡介
中國麻風防治協會(英文名稱ChinaLeprosyAssociation,英文縮寫CLA)是在原衛生部顧問馬海德博士的倡議下,於1985年3月5日恢復成立的(原名中華麻風救濟會,成立於1926年1月),是由全國從事麻風防治、科研、管理工作者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我國麻風防治事業的人士自願結成並依法登記註冊的學術性、公益性、非盈利性法人社團,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中國發展麻風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該會成立時就得到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和世界同仁的支持,原名譽會長習仲勳曾提出「全心全意為麻風病人服務」的宗旨。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國內國際的麻風學術交流活動,發揚學術民主,促進學科發展與人才成長,服務麻風防治,為政府決策提供諮詢服務;大力普及防治麻風的科學知識;團結關心麻風防治事業的各界人士,齊心協力向麻風病作鬥爭;反映麻風工作者和病人的呼聲,維護麻風工作者和麻風病人的合法權益,成為黨和政府與麻風防治研究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
在中國麻風防治協會第八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聖 輝
2020年10月9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代表:
桂花飄香,秋高氣爽,在這收穫的季節,今天我們相聚在齊魯文化、禮教之鄉——山東泰山腳下的泰安,舉行中國麻風防治協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實在是因緣殊勝,可喜可賀。所以說因緣殊勝,就是因為換屆、既是對過去我國麻風防治事業五年來工作的總結與回顧,又是對未來我國麻風防治事業的展望和五年工作藍圖的規劃,所以意義重大,謹向大會的勝利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成立時就得到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和世界麻風醫務工作者的支持,國務院主要領導給馬海德理事長發來賀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王震出席會議並講了話,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通過王震同志向大會表示祝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習仲勳擔任中國麻風防治協會第1-3屆名譽理事長,並為《中國麻風雜誌》題寫了刊名。
更令人感動的是2016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在中國北京召開的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致賀信。這在中國麻風防治歷史上是一個空前的壯舉,國內外麻風皮膚病防治工作者深受鼓舞和鞭策。國際社會也高度讚揚中國政府為消滅麻風病,保障人民健康所採取的政策和措施,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然而控制麻風是一項涉及社會經濟、文化、宗教、衛生、法律等諸方面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支持與參與。 而麻風病,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曾讓無數人飽受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折磨。今天,在我國政府的有力領導下,在無數麻風防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現代醫學的進步已經勒住了這一古老疾病的韁繩,眾多的麻風患者獲得了新生!
佛教的精神是慈悲濟世,利樂有情;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佛菩薩「普度眾生」的慈悲思想、是教導我們出家人去完善僧格的重要修行!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在與中國社會相適應相融合的過程中,慈悲思想與慈善事業一起得到了傳播和發展。據歷史記載:世界上最早的醫院是中國南朝齊時寺院設立的「養病坊」,而患者留寺治療,其實就是現代醫院的雛形;公元556年由印度來華的僧人那連提黎耶舍建立的「癘人坊」,則開我國歷史上麻風院的肇始。故千百年來,許多佛教寺院都保持著開設義診救助、施醫贈藥等優良傳統;世界上保持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慈善機構是北魏僧人創立的「悲田院」,發展到現在,佛教乃至其他宗教都積極創辦了眾多的老年安養院、老年公寓等,替國家分憂,替天下兒女盡孝;世界上最古老的慈善基金會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無盡藏」。因此歷史上佛教界的慈善事業從養老院、孤兒院、養病院、難民收容所到基金會,一應俱全。所以為救治病人的痛苦,既是我們佛教的優良傳統,更是我們僧人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而我作為僧人能有此殊勝因緣再次被大會推舉為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名譽會長,並參與到麻風防治工作之中,為麻風病人盡一份微薄之力,為此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感恩。感恩麻風病患者朋友給了我這個僧人能夠為他們服務的機會,感恩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提供了給我這個僧人實踐菩薩精神的責任,感恩時代和社會賦予了我這個僧人利益他人、完善自己的使命!但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儘管多年來,我一直奔走在湖南各地深山老林的麻風村、為麻風病患友排憂解難、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可自己能力有限,所做的工作離麻風防治事業的要求還很不夠。今後,我將會更加努力與大家一起,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上的賀信提出的「創造一個沒有麻風的世界」,作為全球麻風病控制的終極目標精神而多做功德。
面對光榮的責任和使命,我們堅信中國麻風防治協會,一定會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新一屆理事長和理事會的帶領下,匯聚更多有擔當、有智慧、有堅持的熱心於麻風防治事業的工作者,為終止麻風傳播,預防麻風殘疾,促進社會融合,創造一個沒有麻風的世界而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最後,懷著對時代的感恩,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之情,祝大會圓滿成功!祝與會者福慧雙增!祝大家六時吉祥!
阿彌陀佛。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