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鋼鐵俠」般的機械手,曾是出現在科幻大片中的情景,如今這令人怦然心動的一幕卻在長寧被真實演繹了一遍,這群人,正是擁有了鋼鐵俠般的手臂,從此迎來全新的生活。
「智能仿生手給我打開了另一扇窗,縮短了我和常人之間的距離,包括生理和心理的。」80後上海畫家張粵成,天生左手缺失。去年,他通過長寧區殘聯的朋友知道了傲意科技研發的OHand智能仿生手,並在今年初完成了義肢安裝。現在,他可以用如同「鋼鐵俠」般的機械手工作、生活。
畫家張粵成如今更加自信
7月16日,由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長寧區肢殘人協會、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樂善助殘 最好有手」公益活動暨傲翼智能康復之友群啟動儀式在長寧區工人文化宮舉行。
活動中,傲意科技向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了24個OHand智能仿生手,為上海24位上肢缺損者提供免費安裝及無憂售後服務;同時,傲翼智能康復之友群正式揭牌。
傲意科技向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智能仿生手
傲翼智能康復之友群揭牌成立
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殘疾人總數約為8502萬人,其中肢體殘疾2472萬人,約佔比29%,是殘疾人中最大的群體,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
大學生龐啟龍從小失去左手。「小時候,醫生說我長大後可以用機械手;長大後,我就一直在網上尋找適合我的機械手,今天我終於找到了!」雖然只安裝使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但是這個00後男孩已能熟練地駕馭自己的新「手」,他自豪地說:「我上手還是很快的。」
畫家張粵成和大學生龐啟龍作為OHand用戶,自如地完成喝水、寫字、打傘等一系列動作
為了幫助更多肢殘人士「重獲新生」,傲意科技用了3年時間研發了OHand智能仿生手。活動現場演示區域,這個仿生手不但有酷酷的外形,更有高科技的內涵。所有手指可單獨控制和彎曲運動,可模仿人手做出包括抓、握、捏等20多種手部動作,並通過肌電神經傳感器陣列和AI人工智慧技術實現用戶控制意圖的識別,實現更精準和易用的義肢使用體驗。通俗地說,就是使用者心裡想用這隻義肢做什麼動作,殘肢上的神經就會傳達出來,智能地控制這隻仿生手。
活動現場展示的仿生手
工作人員演示義肢的靈活性
是不是想到了電影《阿麗塔》
「接下來,傲意科技將會繼續在各地進行OHand智能仿生手的公益活動,為更多殘疾人士帶去方便,在科技的幫助下,感受生活的便利和社會關愛。」OHand智能仿生手開發者傲意科技創始人倪華良表示,未來,傲意科技將繼續在OHand智能仿生手的科研生產方面進行深耕,包括重量、大小尺寸、防水設計、可電動彎曲和旋轉腕關節、更精確的AI算法等等,不斷提升用戶體驗。
關於傲意科技
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人體生物電傳感器技術、生物信號AI模式識別算法、肌電和腦電人機互動核心技術的研發。公司已獲授權6項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和8項外觀和2項軟體著作權,並有多項發明專利審核中;公司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高新企業資質。
傲意專注於為殘疾人和老年人提供高性價比的康復和輔具產品。團隊用3年時間研發了肌電傳感器和肌電AI模式識別算法,又用3年時間研發了全球領先的神經接口智能仿生靈巧手義肢OHand產品,所有手指可單獨控制和運動,可模仿人手做出20多種手的動作,並通過肌電神經傳感器陣列和AI技術實現用戶控制意圖的識別,實現更精準和易用的義肢使用體驗。OHand智能仿生手的技術指標已達到和部分超過國際競品,其精細動作和穩定性能可以滿足上肢缺損殘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目前,OHand產品已完成全部40多套模具的製作,產品實現批量生產,並已獲得國康中心的質量檢測報告,進入到市場推廣階段,將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殘疾人康復事業添磚加瓦。
記者:陳容超
編輯: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