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老虎、獅子等大型貓科動物來說,小型貓科動物的種類和數量更為繁複,所以對於一些不是很常見的小型貓科動物,人們並不是很了解,比如今天我們我們要講的藪貓,甚至不少人還不能正確讀出它的名字,藪(sou)貓是一種生活在非洲的貓科動物,多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稀樹草原地區,撒哈拉以北雖有生存,但分布範圍極少,僅在東北沿海一帶出現。
四肢修長似小型獵豹
在貓科動物裡面,名字帶「豹」的基本上顏值都很高,比如花豹、雪豹、獵豹、美洲豹、豹貓等等,尤其是獵豹,流線型身軀,斑點狀皮毛,更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吸引了不少「顏值粉」,雖然藪貓名字裡面不含「豹」字,但它由於也擁有修長的四肢、矯健的軀幹和斑點狀的皮毛,所以亦有「小獵豹」之稱。
在非洲野外中,的確也有不少人誤將其認為是未成年獵豹,但二者親緣關係並不近,獵豹跟美洲獅、細腰貓的關係較近,而藪貓則跟獰貓的關係較近。
按體型分,藪貓頂多算是中小型的貓科動物,站立時肩高54-62釐米,頭體長67-100釐米,體重為8-18千克,通常來說雄性藪貓比雌性更為健壯一些。
相對於體重來說,藪貓顯得腿很長,它的四肢與身體的比例也的確是貓科動物中最大的。藪貓通體毛髮為金黃色或者淺黃色,身上遍布黑色的斑點,肩頸部的斑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條紋狀,而背部至臀部的斑點則更為分散,也更小一些。
藪貓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它的那一雙大耳,與小小的頭部不成比例,耳朵的背後為黑色,但中間有一抹白色的毛髮。很多人不清楚耳後的這一抹白色毛髮對它們來說有何作用,實際上作用非常大,對於它們的日常交流來說極為重要。
藪貓是夜行性動物,通常在白天休息夜晚活動,當它們帶著幼崽在夜間行走的時候,若發現前方有情況,母藪貓就會豎起耳朵,耳後的白毛就非常顯眼,後面的幼崽馬上能夠接收到這一信號,從而停止活動變得警覺起來。
當然,當藪貓埋伏著緊緊盯著獵物的時候,耳後的白毛也像眼睛一樣,警醒它身後的其他動物。
大多數貓科動物都是獨居的,藪貓也不例外,除了在交配期以外,它們往往較為孤獨,很少有社會性的互動,它們用糞便等標記領地,領地意識較強,不允許侵犯,但雌雄個體之間的領地重疊度高,通常來說是一隻雄性的藪貓,會與多隻雌性藪貓的領地存在重疊,這點與老虎、豹子等獨居的貓科動物類似。
藪貓在一年中任何時候都能夠發情,但通常來說一年只會發一到兩次,受孕後經過三個多月便會產仔,一胎能生1-4隻,小藪貓出生一個月後便斷奶,六個月後能獨自狩獵,而離開母貓獨自生活,往往需要一年的時間。
十足的猛獸,卻是「農業好幫手」
有句話說在當今的食肉界裡面,貓科動物佔據了半壁江山,聽起來這句話的確有點道理,比如在非洲,獅子為王,是最主要的捕食者,在亞洲森林,老虎為王,抑制著多數大型森林有蹄類動物;在北美,美洲獅雄踞一方,在南美,美洲豹是最大的捕食者;在高原雪山,無「人」能出雪豹左右,而就連在生態系統極為獨特的澳洲,如今野貓也有了一席之地。
現代所有貓科動物,都是吃肉的,無論大小,在各自的領域裡面,也的確是「一方諸侯」般的存在。
一般來說,像藪貓這個體重級的貓科動物,大多數都是很兇猛的存在,比如猞猁、短尾貓、獰貓、亞洲金貓等等,哪一個不是「一方霸主」?
藪貓也的確算得上是本領高強的猛獸,擅長爬樹能吃飛鳥,熟悉水性能潛水抓魚,縱身一跳能達2米高,且修長的四肢也賦予了它極佳的速度,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與猞猁、獰貓等動物相比,藪貓都不會弱勢,可即便如此,它還是不幹猛獸該幹的事,反而當起了「農業友好先生」。
什麼是猛獸該幹的事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捕獵,而且往往都是捕食一些實力相當或者不是自己這個公斤級能夠駕馭的獵物,比如獅子捕食長頸鹿,猞猁也能殺體重比自己重數倍的鹿類,甚至能鬥狼,就連小小的,只有幾斤重的黑足貓,也能大肆屠戮各種小動物,贏得「兇殘」的稱號,這便是猛獸。
從這方面來看,藪貓卻是與猛獸不沾邊,它最喜歡的食物是一些老鼠、爬行動物、昆蟲之類的。
在白天的炎熱時段,藪貓會躲在陰影下休息,而到了傍晚,它們的活躍度一下子就提高了,午夜時幾乎達到了高峰,因為老鼠等小型嚙齒類動物也大多在這個時間段裡面活動。
藪貓絕大多數的獵物都是體重不足200克的小動物,佔據了它們飲食構成的90%左右,而其中大約80-97%都是嚙齒類動物,雖然也觀察到它會捕食一些體型較大的動物,但野兔、火烈鳥、羚羊幼崽幾乎是藪貓獵物體型的上限了。
由於藪貓的捕食對象基本上都是小動物,捕食起來並沒有什麼難度,所以藪貓的狩獵成功率很高,在恩戈羅恩戈羅自然保護區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某些處於哺乳期的母藪貓,狩獵成功率能達62%,大多數藪貓的狩獵成功率都能超50%。
在一天之內,藪貓平均捕獲15-16個獵物,雖然它們也被觀察到會吃一些腐肉,但這種現象很少。另外由於藪貓所獵食的對象比如老鼠、昆蟲等等,基本上對於農業來說都有大害,所以在多數地區裡面,藪貓都被當成是益獸。
國外悄然興起的「新寵」
說起養寵,最硬核的還屬中東「土豪」,他們的寵物可不是我們常見的貓貓狗狗,而是獅子、豹子等猛獸,其中獵豹是他們最青睞飼養的動物之一。
可能很多人會有疑惑,在我國,養大型犬、烈性犬在某些城市裡面都是不允許的事情,為何中東的富豪們居然能養獅子?
這除了他們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能夠負擔起每日昂貴的夥食費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每個國家對飼養寵物的法律規定是不一樣的,比如美國,只要取得合法手續,就能飼養老虎,所以也就有了這個一個顯現,美國私人手中的老虎數量要遠遠大於國家動物園裡飼養的數量。
一直以來,不少人們都熱衷於飼養一些比較奇特的動物,在最近的十幾年裡面,藪貓的風頭似乎超過了獵豹等動物,成為「土豪圈」裡爭相追逐的產物。
不過與獵豹、獅子等猛獸不同,藪貓在全球的飼養普及度似乎更高,尤其是在美國,更是被當成昂貴的伴侶寵物飼養,是富豪、大明星、商人等上流人士主選寵物之一。不過在我國,藪貓是二級保護動物,禁止私人售賣和馴養的。
(喜歡請給個贊,關注我,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