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以「幻想鄉」為背景的2D動作遊戲《幻想鄉萃夜祭》上架了Steam商城,在ACGN圈內引起了不小的話題。
而就在前段時間,一款東方同人遊戲《幻走空中競速》也發布了自己最新的演示視頻。其花樣性的競速玩法與多元的角色選擇,也讓東方Project的粉絲們期待不已,登錄Steam的消息更是令圈內粉絲們一頓狂喜。
那麼,細心的朋友們便會發出疑問了——這兩款由不同遊戲廠商所製作的,連玩兒法都相去甚遠的作品,為什麼名字中都能帶有著「幻想鄉」,以及「東方Project」的相同標籤?
這個「東方Project」到底是什麼?它為何會擁有如此龐大的粉絲基礎?
今天,我就為一些覺得疑惑的朋友們簡單地科普一番——究竟何為「東方Project」。而這個令無數阿宅們為之傾倒的「東方Project」,又有著怎樣的魅力吧!
覆蓋面最廣的同人奇蹟
十多年前的ACGN圈內,曾流傳過這麼一個說法——
同人界三大奇蹟: 東方、寒蟬、月姬。
而就在五六年前,這個說法變成了——
Nico網站御三家:東方、VOCALOID、偶像大師。
到了現在,這個說法變成了——
ACGN三大邪教:東方、艦娘、LL。
是的,縱使時代變遷,滄海桑田,這個人們口中的「東方」卻總是不曾離開。
很多人可能都納悶兒了,V家、艦娘、LL,甚至偶像大師、寒蟬和月姬的名號都有更替,但這個「東方」憑什麼能如此堅挺地經受住殘酷的時間考驗?
「東方Project(後簡稱『東方』)」,或稱「東方」系列,最開始是由日本的同人社團「上海愛麗絲幻樂團」所製作的一系列以彈幕射擊類型為主的遊戲。
後來,由於其自成一派的龐大世界觀、個性鮮明的討喜角色,以及遊戲中那些由創作者精心排列和設置的,美麗(喪病至極)的幾何彈幕。
還有那些為每位角色、每個場景所撰寫的風格多變的音樂,使這個系列的好評開始在遊戲愛好者們之廣為流傳,並逐步累積起了非常高的人氣。
再加上製作方「上海愛麗絲幻樂團」對其旗下作品的二次創作所附加的限制條件非常地少、管理也相對較為寬鬆的緣故,不少該系列遊戲的愛好者們開始對其進行大量的二次創作,而這些二次創作,不論數量、質量,亦或是涵蓋的領域,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音樂、漫畫、小說、動畫、插圖、遊戲、MAD等與「東方」有關的二次創作作品,在很短的時間類大量出現,並形成了種類繁多的二次創作潮流,而其中,各種高質量的作品更是層出不窮。
不論是播放量破2000萬的殿堂級同人音樂PV《Bad Apple!!》,還是治癒系同人動畫手書《東方幼靈夢》,亦或是風格迥異的橫版動作遊戲《紅魔城傳說》,甚至還有畫面質量吊打無數季度新番的,製作質量極為驚豔的同人動畫《幻想萬華鏡》。
此外四年一更的同人動畫《夢想夏鄉》更是請來了業界知名聲優演繹其中的角色。
這些井噴式的優秀同人創作,不僅讓「東方」的名氣越來越大,世界觀越來越完善,也讓喜愛「東方」的粉絲們,找到了一個可以發揮自己長處、釋放自己愛意的樂園。
並且,在2010年10月,「東方」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它正式成為了公認的「最多作品的同人射擊遊戲」。
在NicoNico上,包含「東方」Tag的視頻總播放量已經突破了45億,僅次於大紅大紫的VOCALOID系列。不僅如此,其相關作品甚至在Youtube等外國視頻網站上也廣受熱議。
可以說「東方」系列的發展與粉絲們對其的熱愛,真的就從零開始地創造了一個旁人無法企及的同人奇蹟。
東方Project的魅力所在
「東方」為什麼會不同於其他作品,從最初的彈幕射擊遊戲,演變成今天這樣的一個同人創作奇蹟呢且一直能保持熱度呢?
實際上,「東方」不僅僅是遊戲、動畫、音樂、角色,或者本子。
它是一個世界,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現象。
很多時候,一個普通的路人可能只是對出自「東方」中的某個角色有了興趣,才開始來慢慢得了解整個系列。而這,也恰恰是當今日式ACGN領域的吸人氣的絕佳法寶——輕故事情節,而重角色塑造。
「東方」中的人物角色們都有很明顯地的特點,你一下子就能記住她是誰,像博麗靈夢標誌性的露腋巫女服和魔理沙的黑色女巫帽或者芙蘭朵露的水晶翅膀。
而人物身份上從日式的恬靜公主,到深居淺出的森林女巫,再到神秘莫測的吸血鬼,甚至還有精通武術、身著旗袍的中華娘。
這種多姿多彩、風格各異的人物角色們,構成了「東方」吸引人的第一個要素,你可以在其中找到最對你電波的角色,並通過對她去了解「東方」本身。
另一方面,「東方」中的每一個人物角色,都有個特別炫酷的統一設定:擁有XX程度的能力。
這種類似於每個角色獨有的超能力似的設定,會加深你對這個角色的印象,畢竟,沒有點超乎現實的設定,想像力也無法起飛。
然後,你的探索可能就會在這裡戛然而止。
因為,「東方」的創作者,本來就只為你創作了一個美且不甚嚴謹的「世界觀」,和無數完美且恰到好處的「留白」,好讓你從這些抓住了你電波的有趣角色身上,展開完全自由的想像。
根據官方的書刊《東方求聞史記》和一些音樂CD中殘缺不全的各種對話與文獻來看,大致是上百年前,妖怪為了避免和人類發生更大的衝突,一些妖怪聚在一起創造出了一個巨大的結界,將妖怪們連同一整個世界——「幻想鄉」永遠地與外界隔絕開來。
在此之後,幻想鄉不斷接納各種由於信仰缺失、環境破壞等原因,而在現實中永遠消失或不再具有力量的事物,逐步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人類與妖怪共存的理想鄉。
這無疑會帶給粉絲們一種強烈的探索、考據的欲望,尤其是在這些「設定」不完整的情況下。再加上「幻想鄉」這一概念所涉及的內容之廣泛,大到北歐、希臘神話。小到怪談、都市傳說,細到道教和傳統故事,雜到各國世俗文化等領域,都可以是被接納進幻想鄉的元素,而這些豐富的元素,構成了一個可以由粉絲們自由創作所補充的世界。
你可以創作插畫、漫畫,製作動畫、遊戲,甚至譜寫小說、音樂。
不同粉絲們的創作之間通過相互彌補、相互聯繫,來擴充整個「東方」的世界觀,儘管偶爾會存在衝突與差異,但都可以被熱心的粉絲們逐步接納或轉變。
因此,「幻想鄉」,乃至整個「東方」,便成為了可以被無數走過路過的ACGN愛好者們所喜愛的樂園。
一直在過氣,從未被忘記
實際上,20年的時間對於大多數事物來說,都是殘酷的,對「東方」來說也是如此。不僅在國內,就算是在日本的各大ACG展會上,有關「東方」的新聞與信息,也是一年比一年少。看上去東方確實是過氣了
但是,「東方」的現狀卻與「過氣」相去甚遠。
就像是《幻想鄉萃夜祭》與《幻走空中競速》的新內容發布,又在圈內引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一樣,「東方」的原作系列每年都在推陳出新,今年已經出到了第十七作。「東方」甚至都已經成為了「同人」的代名詞,每年有關「東方」的二次創作作品,也一直是井噴式地湧現,而剛過去不久的2019weplay遊戲文化展上被稱為神主的「東方」創造者zun先生的到來,更是讓東方一枝獨秀,在整個展會上到處都是東方玩家們的身影。
二十年過去,寒蟬、月姬已經成為了時代的眼淚;VOCALOID、偶像大師也已退居二線;艦娘、LL雖還在起起伏伏,但也不勝腳力。唯獨「東方」,一直在過氣,卻怎麼也過不了氣。
這個系列的歷史長到最初的粉絲們恐怕都變成中年人了,但是無論自己經歷了多少改變了多少。還能看到那些和二十年前一樣沒啥改變的角色們活躍在遊戲和動畫裡,像老朋友一樣給自己一個慰藉,這才是所有車萬廚心中的幻想鄉吧。
毫無疑問,這樣的「東方」,配得上「同人界的奇蹟」這一稱號。
而這個奇蹟,是粉絲們一點一點搭建出來的。
車萬至今還沒過氣,每一個粉絲都有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