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8日訊(宋國宏 張心漢)北京時間6月7日晚7:30分在中國評劇大劇院由國家一級演員、第25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江蘇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勞動模範,江蘇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副主席許亞玲主演的淮海戲《秋月》獲得了圓滿的成功。
該劇主要講述了父母雙亡、丈夫早逝、與兒子相依為命的秋月不顧自己即將失明的眼疾,拼命靠淮海小戲維持生計、努力賺錢,為的是阻止兒子的眼病蔓延。可是她幾年拼命攢下來的錢卻被盜,並以此延伸出了一部悲劇。
「淮海戲」為江蘇省漢族地方戲曲品種。源出於沭陽吳集鎮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稱「三刮調」。又因它不受陳規老套和清規戒律的約束,創作上反應農村和現實生活題材的現代戲,為現實生活服務,廣受人民群眾歡迎。
《秋月》的製作是頗具匠心的。在音樂方面,淮海戲唱腔一直是由「板腔體」基本曲調「好風光」、「東方調」和輔助曲調「二泛子」、「金風調」 以及其它民歌等組合而成。淮海戲的音樂一直很單調,而在《秋月》這部劇中,除了淮海戲的基調沒變之外,還吸收了兄弟劇種的音樂,比如淮劇、揚劇,使音樂更充實。另外,本劇的作曲大膽創新,突破傳統桎梏,將明快、活躍的淮海戲「好風光」曲牌改為慢板,使唱腔變得悽楚、含蓄,很好地將秋月在獄中的複雜心態表現出來,既很好地吻合劇情需要,又豐富了淮海戲基本唱腔,是淮海戲發展創新的有益嘗試。
精彩的故事,精美的編排,精湛的表演,精美的製作,完全顛覆了「彈三弦,唱小調」的淮海戲形象,《秋月》似皓月當空,在戲劇舞臺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