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看了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覺和更深的感悟!

2020-11-26 騰訊網

昨天讓朋友陪我去重溫了《千與千尋》這部影片,打卡我的愛:白龍,千尋,無臉男,無論看了多少次,每次再看都是久久揮之不去的,無以言狀的感覺,已經由第一次看熱鬧變成看細節,下一個場景是什麼心裡都有數,但是電影想要說的話我要不斷消化才會記在心上。期待老爺子更多的電影搬上大銀幕,我一定會一一地打卡, 還有就是國內的海報好漂亮呀,給王老師打電話,題外話:為什麼我每次帶朋友去電影院看動漫電影,都有朋友睡覺。

記得第一次看還是05年小學的時候,音樂老師是為了讓我們欣賞久石讓的系列鋼琴曲,我們小孩子也就是看了個熱鬧。一轉眼就19年了,很多關於影片的記憶都已經模糊。再看影片,有了更深的感悟。看了很多遍,每個時期看都有不同的感覺,記得小時候看是害怕的哭起來,對陌生環境害怕,對奇怪的人害怕和對爸媽不在身邊害怕。長大後看是不舍,人這一生,會遇到許多人,相遇,別離,要學會再見,沒有人能陪你走完所有的路。

要學會愛,然後成長,在成長的路上我們不要回頭一直向前。小時候最喜歡的動畫電影,在姐姐家裡看了太多遍,白龍接回千尋時得知自己名字的畫面真的是隔了多久都能瞬間回憶起來。讓彭彭配音這麼能吃的無臉男是不是針對我們彭彭,永遠不懂為什麼白龍不和千尋一起離開,不過說好的就一定會再重逢的吧,要一直向前,不要回頭,也一定要重逢啊。好像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某個電視臺在放,我看到的時候,剛好是千尋告訴白龍他的名字那一段。我從那裡看到了結尾。

就這麼沒有前因後果地,看見白龍鬆開千尋的手的時候,我哭了。沒想到有在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一天,在大家都二刷三刷甚至多刷的此刻,我這個異類還在猜劇情會怎樣發展。這是很美好的一部藝術作品,各個平臺上有太多對它的讚美。所以我要簡短要別致一點。如果沒有油坊奇遇,那個躺在車上吐舌頭的,膽子有點小,而且不太懂禮貌的稚嫩女孩,要什麼時候才能有責任有擔當,並且不失善良呢,或者,在那樣的父母教育下,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裡,會有那麼一天嗎,我腦子裡有一條非常奇怪的人生之路。

千尋,尚未融入社會的少年,無臉男,極大的迷茫,不知如何融入社會,易受誘惑,白龍,僥倖沒有被金錢迷住,但是要實現自己的價值,有意識地被人或者更龐大的東西驅使去做違背本心的事。心不由己,身又豈能由心。湯婆婆,我吐個槽,她的發音真的好像有爸爸啊,經過多年拼搏,自以為成為掌控者,但實際上只是在框架裡越陷越深。價值觀被扭曲,無法體會真善美,因此她的後代成為巨嬰。非常清晰的記得,一開始對觀看這部動畫的嚮往,超級羨慕千尋的經歷。可能現在才明白,那些想做而不能做的,隨時要面對的生活,就是我也在經歷的一個故事。

所以我可能一直在勇敢著,也或者從另一方面說,從才來都沒有去勇敢過。我到底是在變成豬的路上,還是在做自己的路上,取決於我對自己的認同。千尋最終沒有給過無臉男擁抱和告別,白龍說,路我就陪你走到這裡了,一直往前走,別回頭。無臉男終究是路人,而白龍和小千也只能停留在彼此的回憶裡。小千可能會永遠記得那段驚豔的時光裡,有一條白龍,有一個少年的名字叫賑早見琥珀主,但她終究會忘了那個孤獨的無臉男。

看了幾遍這部電影,每一次感受都不同,時間會流逝,但記憶卻永不會消逝,結局中千尋和白龍沒能一起走,我想他倆以後見或不見都不那麼重要了吧,至少在千尋心裡,白龍給過她溫暖,給過她勇氣,人生旅途中,我們每個人都希望遇到像白龍這樣的人,當你遇到困難,只想出方法一的時候,他不僅能傾聽,甚至還能給出方法二,方法三,用自己強有力的方式給你勇氣,引導你前行,所謂歲月靜好,都好不過有個人知你冷暖,懂你悲歡。有人說,在我們一生中遇到愛,遇到誰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看了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覺,都有更深的感悟!
    昨天讓朋友陪我去重溫了《千與千尋》這部影片,打卡我的愛:白龍,千尋,無臉男,無論看了多少次,每次再看都是久久揮之不去的,無以言狀的感覺,已經由第一次看熱鬧變成看細節,下一個場景是什麼心裡都有數,但是電影想要說的話我要不斷消化才會記在心上。
  • 《千與千尋》宮崎駿動漫中最出彩的一部,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悟
    2019年上映的宮崎駿動漫電影《千與千尋》,豆瓣評分9.4,是為數不多9分以上的動漫,你真的看懂了嗎?千尋只是為他打開了一扇門,讓他躲雨,無臉男,就想把全世界都給千尋,他甚至拿捏不住一個人親近的分寸,什麼看起來有價值,他便一股腦的都給她,比如藥浴的牌子。
  • 《千與千尋》:如果一生只看一部動畫,那就是它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筆下的故事,更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我們和千尋一樣,都勇敢地走過了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畫面的衝擊感伴隨著電影敘事,給人們內心以極大的震撼,使得觀眾對於人類的純真與勇氣有了更深的了悟。正如宮崎駿自己所說的:「我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一個毫不起眼的典型的十歲日本女孩,我希望更多人能從千尋的身上看到自己。」
  • 《當幸福來敲門》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人生感悟
    《當幸福來敲門》是一部值得去看10遍的電影,因為你每去看一遍都會有不同的人生感悟!我看第一遍的時候是什麼都沒有看懂的,之後就感悟出了很多人生道理!這到底是一部什麼劇呢?簡介:1981年的舊金山,克裡斯·加德納( 威爾·史密斯飾)是個聰明的醫療器械推銷員,但在次經濟蕭條時期,他的日子很不好過。每天奔波於各家醫院和診所,但醫生們對他的骨密度掃描儀根本不感興 趣,因為這臺儀器要比X光掃描儀貴出兩倍。
  • 從表現手法、人物形象和人生感悟分析《千與千尋》經久不衰的原因
    《千與千尋》還是全球首部同時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和柏林金熊獎的動畫電影,是21世紀全球評分最高的動畫電影,創造了日本影史票房神話,至今都無人可以打破這項紀錄。在所有的動畫片裡面,這部電影在我的心中絕對可以排在前三位,宮崎駿爺爺的所有動畫電影都十分好看,它背後深刻的寓意是很多電影都無法觸及的。總的來說,它是一部關於成長的童話。
  • 《千與千尋》以前看只覺得畫面美,現在看,都是現實和眼淚
    第一次看《千與千尋》驚嘆於手繪畫能如此美麗,每一幀都是一副絕美的畫面。第二次看,特別喜歡白龍,尤其那句,「按照來時的路走,千萬別回頭」,卻不知道白龍有可能回不到人類世界。第三次看,覺得自己和無臉男好像,孤獨、寂寞、被排斥在外、渴望溫暖,不懂社會規則,顯得那麼的格格不入。第四次看,我哭了,想將迷失的自己一點一點找回,但好像再也找不回原來的自己了。
  • 再看千與千尋,又有了新的感悟,再發精美圖片收藏獻給大家~
    再看千與千尋,又有了新的感悟,這些整理圖片獻給大家。今天我再次觀看千與千尋,又有了新的感悟,可以說是第好多次在看了,但是這次看完又有新的感悟可以說是這部動畫帶給我的。還記得那個湯婆婆之前對付腐爛神的故事嗎?
  • 華為logo的三次變更,每次都有「特殊含義」,你知道哪個?
    華為logo的三次變更,每次都有「特殊含義」,你知道哪個?提及華為,大家都很熟悉,畢竟是國內最著名的科技公司,也是咱們的驕傲。對於華為,大家都很熟悉,1987年,44歲的任正非拿著21000元在某個小作坊裡面開始創業。經歷數十年的發展,如今華為已經成為了行業的「領頭羊」,也是直接著名的通信公司。不過說起華為,你知道嗎?華為logo的三次變更,每次都有「特殊含義」,你知道哪個呢?
  • 《千與千尋》首度在國內上映,讓人看哭的淚點都有哪些?
    「如果你看《千與千尋》看得哭了,說明你長大了,或者老了。」像大多數宮崎駿作品影迷一樣,我們早就有看過這部電影,但在銀幕上觀看,卻是第一次。有觀眾說,《千與千尋》是宮崎駿最好的作品。《千與千尋》為什麼值得看?除了帶來十分舒適的觀賞體驗之外,更多的,它能喚醒我們對童年時代的回憶,也能激蕩我們內心本真的愛與善良,然後自然且詩意地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的美好。不同的年齡階段看《千與千尋》,會有不同的感受。當你經歷得多了,體驗得多了,獲得過失去過之後,再看這部電影,可能就真的能看哭。因為它會有一些細節,真正觸及到你的內心深處。
  • 在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中,有哪些情節具有教育意義?
    不得不說,《千與千尋》帶給我們了很多教育意義,它是一部多主題的動漫,我們從中可以擴展到對現實的諷刺,也可以感悟到成長的真諦。那麼在《千與千尋》當中有哪些情節富有教育意義,能夠讓我們成長呢?,如果不仔細去看是很難發現的。
  • 在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中,有哪些情節具有教育意義?
    不得不說,《千與千尋》帶給我們了很多教育意義,它是一部多主題的動漫,我們從中可以擴展到對現實的諷刺,也可以感悟到成長的真諦。那麼在《千與千尋》當中有哪些情節富有教育意義,能夠讓我們成長呢? 02從作者設計的隱喻上講 其實在千與千尋中有很多的伏筆和彩蛋,如果不仔細去看是很難發現的
  • 豆瓣9.3《千與千尋》以前看只覺得畫面美,現在看都是現實和眼淚
    第一次看《千與千尋》驚嘆於手繪畫能如此美麗,每一幀都是一副絕美的畫面。第二次看,特別喜歡白龍,尤其那句,「按照來時的路走,千萬別回頭」,卻不知道白龍有可能回不到人類世界。第三次看,覺得自己和無臉男好像,孤獨、寂寞、被排斥在外、渴望溫暖,不懂社會規則,顯得那麼的格格不入。第四次看,我哭了,想將迷失的自己一點一點找回,但好像再也找不回原來的自己了。
  • 《海綿寶寶》大電影定檔,網友:再看總有不同的感悟,青春回來了
    他的名字叫和「寶寶」同音,實際上是個 86 年出生的上班族。海綿寶寶 21年了,大大小小的獎拿了 14 個,到今年都沒停過。但它從來不是一個給小孩看的卡通,美國每月收看這部劇的 6000 萬觀眾裡,一半是大人。這是大人比小孩和你更喜歡看的,小時候覺得搞笑,長大後才知道是現實!也有很多明星也是對海綿寶寶有莫名的 情愫!!比如肖戰和馬思純,還有國外的權志龍!
  • 長大後再看《千與千尋》 有人流淚,有人感受到愛
    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小時候看《千與千尋》,有人說,是被怪物嚇哭,擔心爸媽變成豬而做噩夢,疑惑無臉男為什麼總是跟著小千;也有人說,是羨慕千尋有一段勇敢的冒險,被千尋和白龍之間的感情打動。    小時候看《千與千尋》,是一部刺激又奇幻的冒險之旅,沿途的人都是過客;  現在再看《千與千尋》,更像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段人生,失去、尋找,也許未來再不能相見,這些相遇最後都變成成長的財富。
  • 宮崎駿《龍貓》和《千與千尋》:相似的「成長」,不同的「童年」
    我們對於《龍貓》和《千與千尋》的主人公孩童時期的「自我成長」深有感觸,但事實上,兩部影片揭露不同的兩個階段的心路歷程,一個是幼年時期對父母的依賴產生而和現實焦慮下,催促式「自我保護」形成的奇幻之旅,美好願望期待。一個是青少年時期,獨立面對新世界「自我意識」的爆發式成長。
  • 看日本男神阿部寬主演影片《比海更深》,感悟三種比海還要深的愛
    昨天下午央視電影頻道放映了日本影片《比海更深》,這部電影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一部劇情片,由阿部寬、真木陽子、樹木希林等聯合主演。影片於2016年5月21日在日本上映。影片不是大製作,故事發生場所僅限於破舊的住宅、公園和街頭,主要人物也就是母親、兒子、兒媳婦和孫子,故事情節也是波瀾不驚,都是很瑣碎的家庭事。不經意間看到的這部電影,開始看劇情很平淡,本想換臺,但漸漸被吸引,感覺總有一種東西在吸引著。看完影片後久久地回味。
  • 宮崎駿神作《千與千尋》的人生感悟和社會隱喻!​
    電影開始,一個有點任性的小女孩躺在汽車後排,滿臉都是不願意搬家的小情緒。《千與千尋》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但處處充滿小細節和隱喻。>被電影出色畫面和充滿想像力的故事吸引。無臉男在一開始並不是重要角色,只是分鏡稿裡面站在橋上的路人甲,後來宮崎駿感覺這個角色的神秘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 彭昱暢為《千與千尋》「無臉男」配音
    原標題:彭昱暢為《千與千尋》「無臉男」配音 宮崎駿巔峰之作《千與千尋》將於6月21日上映,這部電影一經引進便成為同期大熱電影,不僅多次登頂各大平臺熱搜榜、受到眾多明星推薦,點映預售更場場滿座。日前,電影重磅宣布:片中最具辨識度「網紅」無臉男由演員彭昱暢實力獻聲。
  • 看完了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細品片尾曲:與你同在
    千與千尋是主人公在兩個世界的不同名字。喻示著兩個不同性格的千尋。現實中,她懶惰,膽小;在另一個世界中,她堅強,勇敢,激發出無限潛力。影片中的河神形象一直是大家所討論的話題——為什麼河神是那麼骯髒,渾身充滿垃圾,以至於被誤認為腐爛神。而最後卻是千這個小女孩淨化了他?也許,這正象徵著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對江河的汙染,而要千尋去淨化他,也是說明人類所造成的結果,需要人類自己來解決。
  • 這本網絡小說我看了四遍以上,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太經典了
    這次給大家介紹一本我看了四遍以上的網絡小說,每次看都給我不一樣的感覺,真的是太經典了我看書有一個習慣,在陷入書荒的時候,就會把一些看過的、我覺得非常好看的書又重新看一遍,特別是以前的那種經典老書,特別喜歡看了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