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看世界,典藏看大理】
08 AUG
第八屆 大理國際影會 生活在別處-萬相·眾享 8月17——8月21日
書展
第八屆DIPE·大型攝影圖書展
——中國攝影圖書榜入榜圖書暨亞洲十國攝影書展
第八屆大理國際影會大型攝影圖書展,由大理國際影會、《中國攝影》雜誌及影上書房聯合推出:1-3屆中國攝影圖書榜入榜圖書暨亞洲十國攝影書展,旨在以攝影圖書作為探索影像文化的路徑,樹立攝影圖書製作、出版、閱讀的風向標,為攝影人打開閱讀攝影書之門。
主辦方:
大理國際影會組委會
《中國攝影》雜誌
影上書房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鎮
白鶴溪環路壘翠園 H-1-1
展覽時間:
8月17日至8月21日
書目及簡介:
第一至三屆圖書榜入榜圖書
亞洲十國攝影圖書
大型攝影圖書展(Ⅰ ) 1-3屆中國攝影圖書榜入榜圖書
關於中國攝影圖書榜
由《中國攝影》雜誌與影上書房(嘉興)於2016年共同推出,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選通過全面而權威地梳理年度中國攝影出版製作,推薦具有學術性、專業性、權威性及前瞻性的各類優秀攝影圖書,成為攝影書出版與閱讀的風向標,也成為當代影像文化研究與傳播的重要窗口和平臺。
第一屆中國攝影圖書榜回顧
第一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出2016年度出版及個人製作的六大類攝影圖書:「年度原創攝影圖書」5種、「年度攝影譯本」5種、「年度攝影圖書策劃」3種、「年度攝影圖錄」1種、「年度攝影手工書」1種、「年度資助圖書」1種,共有來自中國大陸的12家出版機構和2名個人的16種攝影圖書入榜。
年度原創攝影圖書
《大衛·柯魯克鏡頭裡的中國1938-1948》
主編: 王爍、高初
攝影: 大衛·柯魯克
口述: 伊莎白·柯魯克
出版: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1月
【評委評語】
自2011年至2015年的4年間,青年影像學者王爍和高初整理了伊莎白·柯魯克(Isabel Crook)和大衛·柯魯克(David Crook)的底片、印相、書信、日記、田野筆記等檔案,和96歲的伊莎白相伴完成一百多次口述史訪談;並在時隔六十多年後對十裡店村做了新的田野考察。柯魯克夫婦是中國英語教育的奠基人和重要的國際友人,同時也是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見證者和重要的社會人類學家。這一由伊莎白和高初、王爍所完成的中國革命的視覺檔案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折射出通過口述史、歷史學考證和社會學調查進行影像史研究的學術方法;由相差70歲的兩代人所共同完成的工作蘊含著對於中國問題的熱忱與思索。
——晉永權
《 東方照相記 》
作者: 南無哀
出版: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文明競爭與文明比較,似乎是人類歷史的主要內容。其中的一項重要爭論是文明的擴散究竟是以什麼作為道具?如果說觀看是一種權力機制,那麼,基於視覺勢能的空間剪裁就是東方主義敘事的修辭學策略。攝影史蒙太奇是一副歷史情感的多稜鏡:同情的優越感、好奇的民族志、歷史人物的剪影或普通人物的生態。《東方照相記》的貢獻在於通過個體化的作品系列勾勒西方的東方想像和我們的自我認同的歷史節點。
——陳衛星
《 旅行的圖像與文本: 現代華語語境中的媒介互動 》
編著: 吳盛青
出版: 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6月
作為一本學術會議的論文集,《旅行的圖像與文本》中的「攝影作為信息和方法」單元,集中展現了當代中國學研究的新取向,即在現代中文語境中,通過對於攝影圖像與文學文本之間的跨媒介互動,來發現攝影在型塑「中國性」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攝影和文學互動所激發出來的對於文本釋讀的新的可能性。同時,這些論文(並不限於這個單元)也體現了這一領域裡的最新學術成果,並且可以為正在興起的當代攝影學術研究提供成熟的規範借鑑。
——顧錚
《高波》(1-4卷)
作者: 高波
出版時間: 2016年12月
如果有人質疑攝影是不是一種現代藝術?《高波》(1-4卷)可以提供一種參考答案。因為現代性的本質可能是人如何回應在當下語境中的各種認同和質疑。通過不同人物影像的排列、重疊和混雜,視點在遊移和確認的徘徊中會產生各種複雜的表象,甚至被稱之為「具有儀式感的替代時刻」:影像的皺褶在提供意義的縮影時,同時又具有以視覺分割和形式暴力為代價的開放性,通過攝影的裝置化生產一種現代性的視覺張力。
——陳衛星
《中國照相館史》
作者: 仝冰雪
出版: 中國攝影出版社
這是一本開創性的攝影研究著作。作者抱有構築「一部中國人認知攝影、自我觀看的大歷史」之決心,「去書寫獨特的中國早期攝影史」,而「這種書寫,是對歷史的忠實,更是為了一個民族敢於正視自身歷史的文化自信。」沒有這樣的抱負,就不會有此書的誕生。
近年來,在中國攝影史的認知、研究方面已經取得多項突破。如,在斷代上,逐漸突破了以革命史、政治史的分期,代替攝影史分期斷代的簡單做法。另一個方面,自文化史、社會史、生活史等視野觀照攝影史的努力也一直在繼續,包括中西攝影史的比較研究也有一定成就。特別是新史學的方法,對攝影史的研究多有助益,先前那些不被關注的攝影類型、材料、人物被納入研究者視野,成為專題、專書,這極大地拓展了中國攝影史研究的視界。《中國照相館史》即是近年來的重要成果之一。
——晉永權
年度攝影譯本
「影像文叢」系列
《黑白攝影的理論: 黑白攝影在中國》
作者: 彼得·內斯特魯克
《熱切的渴望: 攝影概念的誕生》
作者: 喬弗裡·巴欽
《如何判斷攝影作品的真實性》
作者: 大衛·希克勒巴克
《為什麼是藝術攝影? 》
作者: 露西·蘇特
譯者: 毛衛東
出版時間: 2016年
當代攝影理論與思考紛繁多樣,作為叢書,它具有多元性特點。該叢書關注了當代攝影方方面面的話題,有經典案例分析,也有啟迪性的對話訪談,還有跨越學科的理論延伸。叢書匯集了活躍在當今國外攝影領域的專家學者的最新探索,從喬弗裡·巴欽對攝影概念的歷史梳理,到彼得·內斯特魯克通過對黑白攝影的分析進行的中國文化探索,從露西·蘇特試圖釐清當代概念,以把握攝影實踐的思考,到大衛·希克勒巴克講述如何從技術層面辨別照片真偽。叢書無疑可以滿足不同讀者的多方面需求。從浩瀚的書籍中挑選引進合適的圖書給中國讀者是一件極其不易的事情,從叢書的選擇到翻譯,足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在引進圖書時的敏銳精準和譯者的嚴肅用心。更多的後續圖書令人期待。
——門曉燕
《尤金·阿傑》
作者: 約翰·薩考夫斯基
譯者: 林大江
出版: 浙江攝影出版社
尤金·阿傑,一位攝影大師,曾經影響了卡蒂埃·布列松、沃克·埃文斯;約翰·薩考夫斯基,一位攝影批評界泰鬥,曾經開創了現代攝影批評論述。該書收集了阿傑的100幅經典攝影圖片和100篇薩考夫斯基的嚴肅論文,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在本世紀初出版。讀者可以在薩考夫斯基的引領下,不僅學會如何認識尤金·阿傑,學會如何認識藝術作品,而且可以侵淫於前人思考之中,細細品味為什麼經典會不朽,思考如何為其注入新生命。或許讀者對於尤金·阿傑的名字並不陌生,然而掌握以發展的眼光解讀藝術作品才是藝術作品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浙江攝影出版社推出的這部重磅級中譯本,是一部難得的系統領悟阿傑作品的圖書。
——門曉燕
《羅伯特·杜瓦諾傳世佳作500》
作者: 羅伯特·杜瓦諾
譯者: 劉芳元
出版: 浙江攝影出版社
杜瓦諾的作品之所以在今天還有價值,就在於能夠啟發我們在都市空間中分享和發現日常生活的無窮瞬間:從城市格調到心態折射、從休閒行為到工作情景。影像的豐富和細膩涵蓋巴黎都市生活的場景細節和社會氛圍,再現經過戰爭洗禮和經濟修復的一個現代大國的生存邏輯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景觀特徵和感性魅力,杜瓦諾無疑是開創人文主義導向的平民主義攝影流派的領軍人物,而這本經典佳作也具有學術翻譯引進版的坐標地位。
——陳衛星
《攝影師》
作者: 埃曼努埃爾·吉貝爾(編繪)
迪迪埃·勒費伍爾(攝/口述)
弗雷德裡克·勒梅西埃(繪)
譯者: 餘軼
出版: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 2016年10月
在國內阿富汗戰爭相關呈現相當闕如的背景下,這本來自於親歷者的現場影像與口述以充滿質感的細節為我們編織出了戰爭殘酷、掙扎、無奈和變化莫測的全景觀照。同時,攝影與漫畫、文字的聯袂主演既造就了一部迭宕起伏的復調小說,又展示出攝影作為一種表達語言在書籍這種傳統載體裡的新鮮可能。平實樸素的譯筆,使文字的旁白成為驚險視覺的極佳註腳,亦使中國讀者由此站在了真實的戰場前面,看到一場遙遠戰爭背後蘊藏的與我們息息相通並十分切近的人性命題。
——李楠
《演化》
作者: 讓-巴普蒂斯特·德·帕納菲厄
派屈克·格裡斯
譯者: 邢路達、胡晗、王維
出版: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3月
這是一本嚴謹、內斂又不失趣味性的科普讀物。它提供了一種用攝影觀看自然科學的方式。由專業攝影師、生物學者與編輯共同完成的這本書是跨學科合作的成功案例。文本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力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漫長的生命演化過程,使之成為常識。由學者擔任的譯作者在專業性的基礎上,準確、通俗易懂的文字翻譯與細節還原,閱讀流暢自然。
我們期望這本書的入選,可以影響中國攝影師、藝術家、學者打破學科界限,為讀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圖書。也希望能以此吸引更多的專業譯者進入到圖書出版領域。
——左微微
年度攝影圖書策劃
《 中緬印戰區盟軍將帥圖志 》 【國內原創圖書策劃】
作者: 晏歡、胡博
總策劃: 高小龍
出版: 鷺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9月
《中緬印戰區盟軍將帥圖志》是一本由多幅盟軍將帥合影所鋪展開來的有關中國軍隊、軍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特定地區中緬印戰區精誠合作、浴血抗敵的大書。本書的大部分照片來自美國國家檔案館。經過兩位作者的細細爬梳,以人物圖志加小傳的方式,展現了盟軍高級將領、尤其是中國軍隊高級將領在戰爭中的貢獻以及日後的命運。這是一本由照片引介照片,將人類命運、國家危亡和個人命運聯繫起來考察中國第一次作為現代民族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歷史貢獻與存在感的好書,極具歷史的厚重感。
——顧錚
《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倫敦新聞畫報>記錄的民國1926-1949》【 引進圖書策劃 】
編譯: 沈弘
出版: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出版時間: 2016年5月
近年來,於西方所存中國影像史料中打撈碎片、集腋成裘,拼接描繪中國形象的著述並不算少數;然而能於煙波浩瀚的海量材料中直掛雲帆、形成具備清晰歷史脈絡、嚴謹邏輯體系、鮮明學術觀點者卻並不多見。沈弘教授主持並親力編譯的此系列,可為後者中之一代表。從這頗為壯觀的著述中,我們看到了如何借他者的眼界來開闊自己的視野;如何借他者的立場來確立自己的態度;又如何借他者旁觀的敘述來深入自己作為歷史主體的呈現。因此,此系列被學界廣泛引用並獲得尊重,以至有洛陽紙貴之氣象,也就不難理解了。期待這樣成系統成體例的影像著述日益豐富。
——李楠
《 微單崛起 》【 器材、技法類攝影圖書策劃 】
編著: 趙嘉
出版: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4月
微單(無反)相機近年來迅速崛起,並成為攝影人的新寵,但之前國內圖書市場上一直缺乏與之相關的高水準書籍。《微單崛起》一書,以各領域攝影名家的精美作品和親身體驗作為賣點,相對完整地介紹了全畫幅微單相機的性能與特色、優勢與不足。為了將其打造成暢銷書,作者採用了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行文樣式,對晦澀的專業技術知識做出生動而有趣的解讀。由於選題適時、定位準確,加之名人效應,該書成為2016年度攝影器材和技法類圖書中一大看點。
——左微微
年度攝影圖錄
《 中國當代攝影圖錄 》 ( 孫略、李志國、張蘭坡、顏長江、劉曉芳、史國威、李止、鄭知淵、陳燦榮、盧北峰、許培武、範順贊、線雲強 )
編者: 劉錚
策劃、編輯: 蝴蝶效應
印製時間: 2016年
《中國當代攝影圖錄》是藝術家劉錚在2016年啟動的一個以較為完整地呈現當代攝影家代表作品樣貌的方式,梳理近30年來中國當代攝影的大型攝影圖錄。2016年編輯印製十餘冊。這套圖錄以它區別於主流評價標準、國際化樣式以及對圖書品質的極端追求成為2016年中國攝影重要事件之一。長期以來,對本土攝影家尤其是不在主流視野的年輕攝影家作品的出版非常匱乏,劉錚則以個人之力給予幫助與支持。相信此舉對於攝影生態的現實推動一定會真正形成蝴蝶效應。
該圖錄不僅是對優秀攝影家作品的整理,同時也是對新人的發現。劉錚以其敏銳獨特的個人眼光使這套圖錄呈現鮮明的特點。這種特點對於豐富、活躍中國的攝影不可或缺。
如果劉錚的計劃能夠如願實現,可以預見這套圖錄將成為中國當代攝影的重要文獻而產生影響。
——李媚
年度攝影手工書
《西塘》
作者: 周向陽
製作時間: 2016年
從利用大畫幅相機展開創作,到用藍曬法在宣紙上製作照片,從其所反映的對象——千年古鎮西塘,到每一幅畫面親手題寫的文字,這本書充分體現了「手工」的態度和精神。作者2013年展開拍攝,2016年製作完成此書,藍曬和宣紙的結合做了多次試驗才獲得成功,書中收錄的皆為藍曬原作。全書分成「西塘建築群」、「詩畫西塘」、「明清遺風」幾個篇章,既有檔案,也有抒情。從序言到尾聲,包括裝幀設計,書的各個要素環節都把控到位,氣場一致。
——任悅
年度資助攝影圖書
《漫長的告別》
作者: 周仰
製作時間: 2016年
【 評委評語】
這是一個歷時三年的攝影項目,面對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外婆,作者的敘述從最初以時間為線索的線性記錄變得跳躍,家庭相冊裡的老照片、外婆年輕時設計的布料花樣,它們的加入改變了時間序列;文字也拓展出新的空間,並非只承擔為圖片撰寫說明之責。這都使得攝影書成為承載這個項目的最佳載體,此種「舊媒體」卻也是一種融合視覺、聽覺(默念文字給耳朵聽)、觸覺,以及與讀者具有互動性的新媒體,這些特徵在一些攝影書中並未得到充分表達。
作者所提供的樣書編排恰當,完成度很高,假使能夠出版,不僅能為我們提供超出圖錄、照片集這些傳統攝影出版物的新樣態,同時,儘管從個人私事出發,但故事並非停留在此,作者所探討的疾病與生命的話題,也會觸動無數家庭的痛點,使之具有在公共場域展開傳播的必要性。
——任悅
第二屆中國攝影圖書榜回顧
第二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出2017年度出版及個人製作的五大類攝影圖書:「年度攝影史論圖書」3種、「年度引進版攝影圖書」3種、「年度攝影集」5種、「年度攝影器材技術圖書」1種、「年度自製攝影圖書」3種,共有來自中國大陸的9家出版及相關機構和2名個人的15種攝影圖書入榜。
年度攝影史論圖書
《光社紀事: 中國攝影史述實》
作者:陳申
版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2017-12
主編:施翰濤
版本: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7-3
《老照片》系列(第111-115輯,合5本)
主編:馮克力
版本: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7
年度引進版攝影圖書
《珍藏馬丁·帕爾》
編著:(英)瓦爾·威廉士
譯者:唐小佳
版本:中國攝影出版社 2017-1
《四十年新聞攝影: 西格瑪時代》
編者:(法)米歇爾·賽邦,瑪麗·庫贊
譯者:方舒
版本:後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4
《攝影 哲學 的思考》
作者:(巴西)威廉·弗盧塞爾
譯者:毛衛東、丁君君
年度攝影集
《陳跡: 金石聲與中國現代攝影》
編者:金華
版本:同濟大學出版社 2017-1
《照片: 伊娃·魯賓斯坦攝影作品1967-1990 ( 典藏版)》
作者:(美)伊娃·魯賓斯坦
版本:浙江攝影出版社 2017-8
《意氣風發時(1954-1958)》
編著:解放日報
版本:上海三聯書店 2017-6
《港口與影像: 行動中的中國港城影像計劃》
編者: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
版本: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7-10
《山河故鄉》
作者:趙丙元
版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2017-3
年度攝影器材技術圖書
《攝影與表達——當代攝影實踐與理論(典藏版)》
作者:鍾建明、(美)山姆·王、應愛萍
版本:浙江攝影出版社 2017-1
年度自製攝影圖書
《中國當代攝影40年》
編著:三影堂攝影藝術中
製作:2017-6
《無法留存》
作者:應函頻
製作:2017-7
《31》
作者:白杉
製作:2017-5
第三屆中國攝影圖書榜擬入榜圖書回購
第三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出2018年度出版及個人製作的五大類攝影圖書:「年度攝影集」5種、「年度攝影史論圖書」2種,「年度引進版攝影圖書」3種、「年度攝影器材技術圖書」1種,「年度自製攝影圖書」3種,共有來自中國大陸的10家出版社及相關機構和3名個人的14種攝影圖書入榜。
年度攝影集
《風物一城》
劉立宏 著
浙江攝影出版社
2018年1月
《將進酒》
沱沱 著
讀庫 | 新星出版社
2018年8月
《市井西倉》
宋群 編著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Local本地、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聯合出品
2018年9月
《歲月中國1965——齋藤康一攝影作品精選》
秦風照相館 編
山東畫報出版社
《永定長流》《凝視西山》
(門頭溝西山永定河人文地理圖像志,2冊)
王庚飛 鄒盛武 著鄒盛武 攝影
中華書局
2018年10月
年度攝影史論圖書
《故宮藏影——西洋鏡裡的宮廷人物》
單霽翔 主編
故宮出版社
《聚焦: 攝影在中國》
[美] 巫鴻 著
理想國 |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年度引進版攝影圖書
《攝影漫記》
[英]林賽·史密斯 著
黃東黎 譯
中國攝影出版社
2018年10月
《攝影與電影》
[英]戴維·卡帕尼 著
陳暢 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8年2月
《圖說中國民居》
[美]那仲良 著 [菲]王行富 攝影
任羽楠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年9月
年度攝影器材技術圖書
《來! 這樣學攝影 : 從想法到佳作誕生》
袁潔 著
中國攝影出版社
2018年9月
年度自製攝影圖書
《蟬音》
攝影、編輯並設計:王麗珠
規格:205mm × 280mm
手工鎖線,封面為手工木刻+布面
內有黑白照片和剪紙
製作時間:2018年9月
《陸元敏: 無題》
攝影:陸元敏
編輯:姚瑤
設計:胡佳穎
規格:210 × 285mm
騎馬釘,封面勒口反折
策劃:衡山·和集、文化力研究所
製作時間:2018年8月
《羌的山》
攝影:呂格爾
設計:程音和 呂格爾
規格:220 × 260mm
鎖線軟殼紙面精裝(另還限量製作手工拓取巖石版封面)
製作時間:2018年12月
【文章來源於《中國攝影》雜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