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3日下午18時,波赫媒體報導稱,波赫聯邦總理諾瓦利奇(Fadil Novali)新冠病毒檢測報告顯示陽性。
波赫聯邦總理諾瓦利奇(Fadil Novali)
最近兩天,他參加斯雷布雷裡察(Srebrenica)25周年紀念日時出現發燒、肌肉酸痛和胃部不適等症狀。
延伸閱讀:
駐波赫大使季平:將疫情政治化,無助於挽救生命,更無助於經濟和社會復甦
據中國駐波赫使館網站消息,2020年5月15日,波赫《Start》雜誌刊登對駐波赫大使季平的長篇專訪。季平大使在專訪中全面回應涉疫熱點問題,並就中波關係、大項目合作、華為5G、旅遊合作、人文交流等波赫輿論感興趣的涉華問題進行系統闡述。全文如下:
一、閣下,目前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如何?據中國官方消息,疫情已被成功遏制。總計有多少感染和死亡病例?
答:當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已渡過最困難時期,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全國現存確診病例不足115例,曾經的疫情「震中」武漢市已經解封,湖北省在院治療患者清零。隨著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中國國內的生產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復,中國「兩會」定於5月下旬在北京召開。但中國面臨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較大,個別地方聚集性疫情也有發生,「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仍是現階段工作重點。
截至5月11日,中國內地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2919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78171例,死亡病例4633例。有輿論說,中國隱瞞並美化了上述數據。事實上,中國較低的確診和死亡病例歸功於中國政府及時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措施。在中央統一調度下,中國果斷對擁有千萬人口的武漢封城,全國4.2萬餘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2家專門醫院在10餘天內拔地而起,16座方艙醫院火速改造使用,所有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都實行了集中隔離,這些措施切斷了傳染鏈,阻止了疫情的進一步傳播,實現總體較低的感染數據。根據《科學》雜誌研究報告預估,有關措施使中國減少了超過70萬的感染者。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際,武漢公布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死亡數修訂情況,這是對歷史、對逝者和大眾負責,也是國際通行做法,就像在經歷了一次戰役之後,要重新清理戰場,清點傷亡一樣。世界衛生組織預計許多國家在疫情過後都會修正統計數字。
二、據您了解,中國疫苗研發工作進展如何?關於中國和世界專家何時能夠合作研發出疫苗,是否有官方預測?
答:中國處於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研發的前沿。中國國內目前正同步推進5條技術路線研發疫苗,其中一種疫苗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系全球首個。據中國專家表示,或許九月份中國就有一種可以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疫苗,預計明年初可能研發出用於健康人群的疫苗。
中國積極推動並參與疫苗研發國際合作。中國在極短時間內分離鑑定出病毒毒株,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共享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為各國疫苗研發奠定基礎。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博士表示,美方研究人員正是利用中方分享的病毒基因組,才研發出疫苗。中國5條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均對外開放,分別與美國、德國、英國等國開展合作。中國科學家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大量相關論文,供全球同行交流。未來中方願繼續同有關國家在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等方面開展科技合作,為在全世界範圍內早日戰勝疫情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三、隨著疫情的蔓延,「信息流行病」也在肆虐,爆炸新聞和各種論調鋪天蓋地。這些論調會在多大程度上阻礙經濟和社會復甦?在您看來,世界兩極分化以及對中國的敵意是否會加劇?
答:近來,有關新冠病毒來源、傳播等問題的報導和討論中摻雜了許多不符合事實的說法,中國尤其受到這種「信息流行病」的衝擊。一些輿論聲稱新冠病毒應被命名為「武漢病毒」、「中國病毒」,指責中國隱瞞疫情,甚至要求中國道歉或向中國索賠。當前病毒源頭尚無定論,中國武漢只是最先向世衛組織報告了疫情,並不意味著中國武漢就是新冠病毒的發源地。專業的問題應交由專業人士基於全面、客觀的科學研究作出解答。但不難發現,這些指責聲音卻大多來自政客而非醫學專家,他們的目的無非就是將疫情政治化,把水攪渾,從而轉移輿論視線,轉嫁內部矛盾,這無助於集中精力挽救生命、抗擊疫情,更無助於經濟和社會復甦。
一些鷹派的意圖不能代表所有人,也不符合世界潮流。我注意到很多學者、國際組織等都希望有關方面停止攻擊和指責,超越政治分歧,切實從本國人民和全人類的共同安全出發,攜手抗擊疫情。我們不能被少數人的意圖帶偏了。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讓我們前所未有地認識到世界各國是如此休戚與共、命運相連,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這樣的重大突發事件不會是最後一次,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還會不斷帶來新考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當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正確選擇。
四、2020年,似乎整個世界都按下了暫停鍵,首先是中國,而後是西半球。復甦之路一定不會一帆風順。中國堅守自己的原則,很多國家亦或多或少效仿了中國做法。關於疫情對中國發展的影響有哪些分析和預測?
答: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中國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目前基本控制了國內疫情,經濟社會運行正在加快恢復,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達99.3%,3月底日用電量已達去年同期水平。中國經濟呈現出巨大韌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將是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裡少數實現正增長國家之一,2021年經濟增速有望攀升至9.2%。
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會是什麼樣?有人講,世界再也回不到從前了。中方的戰略判斷是,疫情不會改寫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不會中斷多極化和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更無法阻擋人類追求文明與進步的堅定步伐。面對危機,我們必須兼顧當務之急和長遠目標,統籌本國利益和全球福祉,共同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開闢合作共贏的發展前景。中國自身經歷疫情肆虐後,對各國人民當前的困難感同身受。大家同住地球村,只要有一個國家受到威脅,就沒有人是安全的,我們必須幫助他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是在幫助自己。中國開展國際抗疫合作沒有意識形態考量,也並非在謀求地緣政治影響。
五、我們再多談談中國經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以阻止經濟衰退?哪些經濟領域對中國復興起到關鍵作用?
答:不少醫學專家認為,新冠肺炎病毒短期內難以消失,我們需要摸索同病毒長期共處。中國已經做好長期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準備,正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恢復正常秩序,重點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影響,通過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等財政政策,以及降準、降息、再貸款等貨幣政策,防衰退、穩就業、保民生。二是培養壯大新的增長點。比如擴大內需,中國政府推出一系列促進消費政策,上海、湖北等地方政府發行了「消費券」,網絡直播等新興平臺帶貨效應突出,一場名為「謝謝你為湖北拼單」的公益行動,直播兩個小時就賣出了價值4014萬元的湖北商品。比如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國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一季度逆勢同比增長13.2%,在線醫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新業態發展潛力巨大。三是深化國際合作。中方將繼續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放寬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為世界各國企業在華發展創造更好條件。全球化時代,各國利益深度交融,產業鏈、供應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面對疫情,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試圖人為地切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甚至鼓譟轉移、脫鉤,這既不現實,也不明智。
六、中國援波赫醫療物資已抵達。中國還向波赫開放了商業採購渠道,對嗎?
答:中方對波赫發生疫情感同身受,願同友好的波赫人民並肩作戰。當波赫出現首例新冠確診病例之後,中方在第一時間向波方開放了提供亟需醫療設備和物資的商業渠道,中國政府專門租用包機向波赫運送抗疫援助物資,旅波華僑和在波中資企業也紛紛慷慨解囊,捐錢捐物,與波赫人民共克時艱。截止目前,中方已共向波方捐贈呼吸機,口罩,消毒液,檢測試劑以及防護服、醫用眼罩、手套、面罩等,後續捐贈物資還將陸續抵波。
中方也積極推動雙方加強疫情防控經驗交流。繼3月13日舉行17+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視頻會議後,我們於4月28日專門面向波赫舉行防治專家視頻會議。我們還將最新版的中國抗疫資料以及診療方案提供給波方,分享我們在抗疫過程中積累的經驗。
七、今年是波中建交25周年,您如何評價當前兩國關係?您認為兩國關係還有哪些發展潛力?
答:今年4月3日是中波建交25周年的日子。新冠疫情的肆虐讓這個日子變得更加特殊,更有現實意義。在建交當日,習近平主席和扎費羅維奇輪值主席互致賀信,積極評價中波關係,表示將攜手應對疫情挑戰。
中波相隔萬裡,但未阻擋兩國和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增進友誼、深化合作的熱情。25年來,我們堅守承諾,在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基礎上發展友好合作關係。 25年來,我們過從愈密,尤其近年來習近平主席同波赫主席團成員經常互致問候。兩國總理共同出席歷屆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中國共產黨與波赫民主行動黨、獨立社會民主人士聯盟、克族民主共同體等政黨建立了良好的黨際關係。25年來,我們通力合作。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中東歐合作帶動下,我們在教育、媒體、智庫、農業等諸領域搭建了合作的制度平臺。斯塔納裡火電站已結碩果,泛歐5C走廊高速公路查普利納段正在推進,多博伊醫院和圖茲拉火電站7號機組即將上馬。兩國在智慧城市、數字通信等領域合作方興未艾。中國作為主賓國出席莫斯塔爾經貿博覽會,雙邊貿易額直線上升。25年來,我們相視莫逆。中國遊客從無到有,去年來波中國遊客已超過10萬人次,躍居波赫第二大外國遊客來源國。「漢語熱」在波赫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波赫莘莘學子赴華交流,為中波友誼注入生機與活力。
25歲,在人的一生之中正是朝氣蓬勃、風華正茂的年齡,對中波關係而言也是如此。我們期待同波方加強經貿合作,深挖兩國在交通基建、能源、旅遊等領域合作潛力,密切人文交流,推動中波關係不斷邁上新臺階。
八、中國企業積極參與波赫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圖茲拉火電站7號機組項目系1995年以來最大投資項目。疫情會對該項目進展造成多大影響?黑塞哥維那地區泛歐5C走廊和塞族共和國高速公路項目進展如何?波中兩國如何更好在基建領域開展合作,同時用好「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金融機構?
答:中方高度重視同波赫務實合作項目。即使疫情肆虐,我們也沒有置對朋友的承諾於不顧,沒有藉口擱置在波赫開展的項目。中國企業在遵守當地法規並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努力推進項目建設。圖茲拉火電站7號機組項目場平工程順利開展;黑塞哥維那地區泛歐5C走廊高速公路查普利納段項目一直未停止施工,疫情早期來到波赫的中方人員在嚴格執行14天居家隔離確保身體無恙後,繼續投身項目建設;中方也正按計劃設計塞族共和國巴尼亞盧卡—普裡耶多爾高速公路項目,並協助當地做開工前準備工作。
波赫致力於加強同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把泛歐5C走廊項目和跨境大橋建設作為交通基建重點,同「一帶一路」建設的「互聯互通」目標相契合。近年來,中波運用多種融資方式推進務實合作,斯塔納裡火電站是首個使用中國—中東歐合作100億美元專項貸款的項目,圖7項目運用了中國進出口銀行專項貸款,泛歐5C走廊高速公路查普利納段項目則是用了歐洲投資銀行貸款,系中、波和歐盟三方合作。當前,中國正同波赫商籤關於加強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相信文件籤署後將為雙方合作提供更多便利。
九、疫情遏止了日益高漲的中國遊客訪波熱潮。疫情過後,您認為這股熱潮能否回歸?波赫國家機構、民間領域、旅遊機構應怎麼做才能使中國遊客回到波赫?
答:中波免籤協議極大帶動了雙方人員往來。2018年全年來波赫旅遊的中國遊客5.8萬人次,2019年已達到10.2萬人次,漲幅高達76%。疫情嚴重衝擊了全球旅遊業,但波赫山川秀美,歷史厚重,文化多元,旅遊資源豐富,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拉丁橋和冰雪運動已經成為波赫在中國亮麗的名片。相信疫情過後,波赫仍將是中國遊客的重要出遊地。
中波旅遊合作大有可為,一直以來波方也積極採取多種措施為中國遊客提供便利服務。疫情過後,面對中國遊客回潮,建議波方繼續加大在華宣介,打造精品旅遊線路,推動雙方相關部門在旅遊產品、路線開發、行動支付等領域加強合作,加大對中國遊客在波安全保護力度,提升中國遊客在波赫的旅遊體驗,吸引更多中國遊客慕名前來。
此次疫情也讓兩國人民走的更近了。去年曾來塞拉耶佛演出的無錫少年合唱團的小朋友們說「我們牽掛著美麗的塞拉耶佛和可愛的波赫人民,希望同他們共度難關」,紛紛捐出自己的零花錢向波赫捐贈口罩。去年曾經來訪的蘇州大學師生們也寄來援助物資,並寄語道,「天台立本情無隔,一樹花開兩地芳」。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我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波合作一定會使兩個相距萬裡的國家離得越來越近,也使兩國人民越來越親。
來源:綜合央視新聞、經濟日報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