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蘇13市市區、縣級市、縣GDP排序排名表

2020-12-14 南通房產超市網

  按照國內通行的GDP排名榜各種榜單排法,地級市一般都和地級市排或地級以上城市排,縣和縣級市一起排,省會城市或副省級城市一起排,或者也有二線城市一起排的,但幾乎不會有不對等的區劃等級區域在一起排名。

  不過,事實上,我們江蘇地級市也經常與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同臺較技,在全國GDP百強城市排行榜中殺出重圍,藝壓全國。今天,我們把縣和縣級市這一區域單獨拎上來,和地級市市區一起排一排,因此叫做混排。我們來看一下,這些市區和縣域在一起衡量,經濟表現究竟有哪些特徵?

  目前,江蘇有13個地級市和41個縣(縣級市)。江蘇整體經濟發展實力較強,經濟大市多,其各市區、縣(縣級市)也相當給力。

  下面,江蘇城市論壇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這一張「特別」的排名表,小編將江蘇13市市區、縣級市、縣的2018年GDP整合在一張表中,並按照GDP多少進行排序。


2018年江蘇13市市區、縣級市、縣GDP排序

  總的來說,地級市市區的GDP排名相對靠前,縣級市次之,縣的GDP相對靠後。從表中可以看到,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7座是地級市。縣級市的排名多居於第16位~第40位,縣的GDP排名多位於第41位~第54位。

  江蘇GDP破千億的市區、縣(縣級市)數量較多。2018年,江蘇共有24個市區、縣(縣級市)GDP超過千億,這意味著,江蘇44%的市區、縣(縣級市)2018年GDP已超過千億。

  要問江蘇市區GDP哪家強,非南京莫屬。南京雖沒有下轄的縣(縣級市),但卻擁有11個市轄區。所以說,南京市的GDP就是南京市區GDP。

  南京2019年GDP為14030.2億元,那其2019年市區GDP也就是14030.2億元。從表格中可以看到,南京2018年市區GDP為12820.4億元,比位居其後的蘇州多4040.81億元。

  蘇州的GDP總量超過南京,但其市區GDP居於南京之下。蘇州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蘇州市區2018年GDP為8779.59億元,蘇州市區2018年GDP比位居第三的常州市區多2655.66億元,相當於多了一個常州的市區GDP。

  常州市區2018年GDP位居全省第三。江蘇城市論壇在《南通、常州:風雲較量20年》和《被低估的常州》中已經提到常州市區經濟和綜合實力情況,在這裡,小編就不細細闡述了。

  無錫市區是2018年GDP唯 一一個居於5000這一階梯的城市。無錫市區2018年GDP為5919.16億元,接近6000億元。江蘇城市論壇小編推算,無錫市區2019年GDP很可能已經超過6000億元。

  江蘇GDP破千億的市區、縣(縣級市),2018年GDP多居於3000億元~3999億元區間、2000億元~2999億元區間和1000億元~1999億元區間。

  江蘇有5個市區、縣(縣級市)2018年GDP居於3000億元~3999億元區間。崑山市、江陰市、徐州市區、揚州市區和南通市區2018年GDP處於3000億元~3999億元之間。小編發現,作為縣級市的崑山和江陰,2018年GDP超過江蘇部分市市區的GDP。從表中可以看到,崑山、江陰2018年GDP分別位於排名表的第五、第六位。可見,崑山、江陰等縣級市經濟實力有多強。

  再來看看2018年GDP處於2000億元~2999億元區間的城市。張家港市、常熟市、淮安市區、鹽城市區、泰州市區這5個市區、縣(縣級市)2018年GDP處於2000億元~2999億元區間中。

  江蘇GDP破千億的市區、縣(縣級市)的城市中,多數城市2018年GDP處於1000億元~1999億元區間。從表中可以看到,江蘇10座城市2018年位於1000億元~1999億元之間。鎮江市區2018年GDP為1965.79億元,與2000億元僅差34.21億元。小編暫時未知鎮江市區2019年GDP情況,但是,鎮江市區2019年GDP可能已經超過2000億元,就算沒有超過,也離2000億元很接近了。

  江蘇有30個市區、縣(縣級市)2018年GDP少於千億。小編發現,江蘇2018年GDP少於千億的市區、縣(縣級市)分布在各個區間內,基本每個區間均有。其中,處於400億元~499億元區間、500億元~599億元區間、900億元~999億元的城市較多。

  2018年GDP位於400億元~499億元區間的城市最多,有8座。這一區間內,部分城市之間的差距較小,泗陽縣2018年GDP為479.22億元,泗洪縣2018年GDP為478.95億元,兩者相差0.27億元。漣水縣2018年GDP為476億元,比濱海縣多0.58億元。

  江蘇2018年GDP居於500億元~599億元區間的城市有5個。這5個城市中,有三個是縣,兩個是縣級市。

  2018年GDP處於900億元~999億元的城市有6位,這一區間的城市是江蘇千億俱樂部的種子選手。江蘇城市論壇此前推文已有發布,江蘇千億縣(縣級市)2019年增添了幾位新成員,新加入千億俱樂部的是海安、溧陽和如東這三位。

  從2018年GDP來看,海安、溧陽和如東能2019年能加入千億俱樂部並不令人意外。海安2018年GDP為993億元,與千億僅差7億元。如東2018年GDP為952.29億元,2019年GDP為1020億元。溧陽的表現也實屬亮眼,2018年GDP為935.51億元,2019年GDP為1003億元,躋身江蘇千億縣俱樂部。

  2018年GDP處於900億元~999億元的城市中,已有好幾個市區、縣(縣級市)於2019年突破千億。不難預料,其餘的幾位2018年GDP居於900億元~999億元的城市,乃至2018年GDP高於800億元的東臺和沭陽,都是江蘇下一批突破千億的實力強勁的後備軍。

  總體來看,江蘇無論是市區還是縣域,經濟發展都比較靠前,全區域發展較為均衡,是全國絕 無 僅 有的城鄉融合發展同步先進的省份。

  希望在都市圈時代和大城市崛起的時代,江蘇城市市區、縣域能夠與時俱進,進一步融合發展,成為區域新發展的持續先進代表。

來源:江蘇城市論壇

相關焦點

  • 江蘇縣級市建成區排名:超越地級市
    但是市區內面積較大的農田和不適宜建設的地段,不算做建成區。由此來看,建成區這一指標是能夠客觀真實反映這個城市的規模大小的。我們對江蘇13個省轄市的規模大小應該說還是比較熟悉的。按照印象排個次序基本不算難事。順藤摸瓜,那麼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江蘇22個縣級市建成區的排名。
  • 江蘇第21個縣級市誕生,曾是省內經濟「最強」縣,是你家鄉嗎?
    近年來,「撤縣設市」的消息不斷,江蘇省作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縣域經濟強勁,崑山、江陰等縣市經濟量可以超過中西部省的許多地級城市,迄今全國有365個縣級市,其中江蘇省已達到21個。海安縣,南通市下直轄縣,位於蘇中地區,海安的歷史悠久,古代長江口位於這一帶,大部分面積是長江衝積平原,海拔只有3.6~5米,南通江海文化源於此,海安縣總面積1180平方公裡,人口86萬。
  • 中國「十強」縣市榜:江蘇「完爆」廣東,長沙是唯一上榜的縣!
    中國「十強」縣市榜:江蘇「完爆」廣東,長沙是唯一上榜的縣!每年對全國1800多個縣和市進行排名,選出綜合實力最強的100位,構成「百強縣市」,為什麼不是縣而是縣?這裡的「市」是為了和地級市區區別開來的縣級市,所以被稱為縣市,一般來說縣級市比縣級強,前十名中只有一個真正的縣,長沙縣,從排名來看,江蘇是最強的,共有6個縣級城市上榜,而且排名前四,除此之外的省份沒有超過兩個縣市,作為中國經濟第一省的廣東竟然被江蘇省「完爆」了「得了0分」。
  • 一個江蘇的縣級市「中國製造第一縣」,GDP在無錫中排名第一
    說到江蘇省,你會認為那裡有天堂,下有蘇杭,江蘇省省會南京,不過,我不談這兩個城市,讓我們談談城市在江蘇的縣級級別,可能有人問過你的名字,那就是江陰。在中國所有的縣級城市中,江陰可以稱為領航人,民營經濟發達,製造業發達,其中中國500企業10家,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17家,分別佔江蘇省入選企業的19.23%和34%,此外,江陰還有51家上市公司,不得不說江陰確實超出了縣級城市的想像,因為江陰確實超出了縣級城市的想像產業發達,江陰的經濟發展迅速,江陰的GDP將達到400102億元,人均GDP將高達242100
  • 江蘇市轄區「最少」的地級市,曾是一個縣,被稱為「花都」
    就江蘇省市轄區而言,當屬南京市為省會時,南京有11個市轄區。那麼,你知道哪一個地級市的市轄區最少嗎?回答是在宿遷市。在宿遷市區和宿豫區這兩個縣級市中,宿遷市區擁有3個縣,2個區,5個縣級市,是江蘇省縣級市數量最少的。為何宿遷市區縣較少?
  • 2020年百強縣排名出爐 32縣市GDP超千億
    課題組通過對2019年國內400個樣本縣(市)進行研究發現,在縣域經濟增長總體回落的情況下,地區生產總值(GDP)超過千億的縣(市)增至32個,縣域經濟分化擴大。不過安徽縣(市)投資潛力排名提升迅速,這次又比上年增加2個,增至21個。浙江持續保持領先。  課題組還對新城區競爭力、主城區競爭力進行了專項研究。研究發現,全國百強新城區比全國百強縣(市)增長動能略強,消費更快增長,而全國百強主城區與百強區增長動能基本一致,但財政自給率更高。
  • 對江蘇省77個縣級市(區)城市能級的測評及排名*
    ·由於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情況客觀存在,江蘇各縣級市(區)城市能級得分也呈現明顯的梯度特徵。綜合得分排名前十的市轄區、縣級市全部被蘇南地區(寧蘇錫常)包攬,而蘇北地區僅有徐州市泉山區得分高於平均分,蘇中地區則只有9個縣級市(區)入圍平均分及以上水平圈。
  • 2019年江蘇省各市gdp排名 江蘇gdp各市排名2019年
    江蘇省,是全國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比廣東、浙江都強。按照江蘇省的人均GDP水平,已經達到世界「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9年,江蘇省GDP總量99631.52億元,人均GDP12.36萬元。
  • 福建各縣級城市2019年GDP排名,四縣市過千億,一縣級市破兩千億
    2019年,福建只有一個縣級市的GDP超過1000億, 2019年,從一到四個,四個縣級城市的GDP超過1000億,其中一個城市的GDP超過2000億,那麼,福建這四個GDP超千億的縣級城市是誰呢?請繼續閱讀!
  • 長春繼九臺之後,又有一縣市或將「撤市設區」,併入長春市區
    在發展過程中,長春一直都在擴大著自己城區面積,2014年,九臺成為長春的一個市區。如今長春一共有7個區,1個縣,3個縣級市。其中的公主嶺市就是在2020年劃歸為長春代管的。除了公主嶺市,德惠市也是長春的一個縣級市。
  • 清一色的市轄區和縣級市,江蘇省南端為何很少有縣?
    如果拿一張江蘇省的分縣地圖,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江蘇省的南端區域,居然沒有縣的存在,這裡是清一色的市轄區和縣級市。這是為什麼呢?江蘇南部的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等市,都實現了「零縣化」。(如東縣城)要回答文首的問題,首先要清楚縣和縣級市的區別,理論上比較多,按照個人的理解,那就是縣級市的實力普遍要比縣強,所以很多縣的目標就是撤縣設縣級市(或設區),因而全國的縣級市大部分都是由縣演變而來的。
  • 江蘇常熟作為全國位居前十的百強縣級市,19年GDP和經濟表現如何
    常熟,簡稱「虞」,位於江蘇省南部,由蘇州代管的縣級市,屬於吳文化發祥地之一,而全市在縣級區域中經濟、文化、金融以及商貿等均位居前列,對應綜合經濟實力在全省各縣市排名第四,只因GDP僅次於崑山、江陰和張家港。
  • 這個經濟「最發達」的縣級市,未來將有望成為廣東省第22個地級市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一直是中國經濟最強和人口最多的省份,廣東省內有21個地級市,其中有廣州和深圳兩個一線城市,其中還有天河、南山、福田、順德、南海等超級牛逼的行政區,廣東省的經濟雖然比較困難,但在全國百強縣級市中,很少有廣東省上榜,尤其是增城市升級為增城區後,在全國百強縣級市的排名中幾乎看不到廣東省的身影,但作為經濟大省,廣東省內還是有幾個縣級市,其中就包括普寧
  • 江蘇鎮江下轄的三個縣級市,誰會是第一個撤縣設區的?
    世界聞名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滬寧高速公路、京滬鐵路、滬寧二級公路穿市而過。全市下轄3個區、代管3個縣級市,總面積384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9.64萬人,城鎮化率71.2%。那麼處在全國城市化的浪潮下,鎮江代管的三個縣級市,誰會是第一個撤縣設區的呢?
  • 山東縣級市「規模層級」最新排名出爐,新泰、膠州、壽光三個縣級市...
    近日,住建部發布了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全國城市「規模層級」隨之出爐。記者根據年鑑梳理發現,山東16個地級市以及新泰、膠州、壽光3個縣級市城區人口都超過了50萬人,成為中等及以上城市。另據了解,截至2020年12月,山東全省轄58個市轄區、26個縣級市、52個縣,合計136個縣級區劃。
  • 山東一「最低調」地級市,建市才36年,人均GDP「超越」一線!
    山東一「最低調」地級市,建市才36年,人均GDP「超越」一線!說自己是省內第一,看到就會馬上回應自己,同樣,說到山東省內人均GDP排名第一的城市,濟南和青島馬上就不出聲了。為什麼呢?2位,因此沒能進入青島勉強進入了3位,但面對強大的兄弟,他只是保持沉默,這種最高的城市的人均gdp,東營外地性對東營不習慣,黃河織的地方和勝利油田的,但這裡,東營市東營是1983年剛成立的一個新城市,這種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城市,山東最有錢的城市。
  • 山東有望「合併」的兩個縣市,一旦成功,或將升為「地級市」
    濰坊市的面積為15859平方千米,2019年的常住人口為935.15萬人,實現GDP達到了5688.5億元。這裡是著名的風箏之都,也是遠近聞名的旅遊大市,在2018年的中國大陸地級市的排名中,濰坊就拿到了第六名的好成績。如今的濰坊,有五個區、兩個縣,代管六個縣級市。
  • 江蘇有望「合併」的兩個縣,一旦成功,或將實現「撤縣設市」
    沛縣和豐縣是徐州的兩個縣,這兩個縣的位置相近,都與銅山區相連,經濟的發展也都是十分迅速,在很多人看來,它們就是江蘇有望「合併」的兩個縣,合併後經過發展,或將實現「撤縣設市」,成為縣級市。我們也都知道「撤縣設市」的標準也是很多的,如果沛縣和豐縣可以得到「合併」,一旦成功,合併後的區域的發展也會有一個更高的提升,是很有可能實現「撤縣設市」的。大家認為豐縣和沛縣可能合併嗎?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 近年來,我國設立或撤銷了哪些縣級市,為何各地熱衷於撤縣設市?
    一直以來,「撤縣設市」是網絡上以及人們的現實生活中永遠關注的話題,並且一些稍具實力的縣級主官也把在自己任期內實現「撤縣設市」作為追求的目標。撤縣設市之後,不僅僅是行政區域名字由「縣」向「市」的轉變,更有區域經濟發展從農業經濟社會向城市型經濟社會的轉變,成為「市」之後實現從農業農村為主向工商業或者是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發展。
  • 四川省一縣級市,人口超60萬距離成都市區25公裡,是你城市嗎
    四川省是位於中國大陸西南部的省會,北宋鹹平年間將現在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稱川峽四路或四川路,現轄3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其中,縣級簡陽市人口超過60萬人,東距成都市區25公裡,崇州被稱為蜀州,是四川省的縣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