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5!長徵8號刺蒼穹

2020-12-24 澎湃新聞

12月22日,

我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

長八起飛直指蒼穹。

滄海之濱,長八騰飛。

12月22日12時37分,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在現場見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我國海南文昌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該型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目前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尚存在空白,不能滿足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需求。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應運而生——它能將我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火箭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介紹,長八將帶動和牽引我國未來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對航天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現場:長八拔地而起,人群沸騰相送

「5、4、3、2、1……點火!」

中午12時37分,伴隨著陣陣微風和巨大的轟鳴聲,長八在海邊冉冉上升,尾部噴著明亮的火焰,劃破雲天,直上蒼穹。

「飛了!太壯觀!」22日午間,文昌航天發射場綜合運動場觀禮區,歡呼聲此起彼伏。現場觀看嘉賓在長久等待後,終於等來了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下簡稱「長八」)在海邊升空,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

記者在現場看到,起飛瞬間,伴隨著轟鳴聲,塔架方向傳來陣陣熱浪。長八火箭騰空而起,在天空划過一道弧線,直插雲霄之上。

然而,相比於火箭推進劑燃燒帶來的溫度,距離塔架三公裡外觀禮場卻更「熱」,現場數千名觀眾歡呼著,有人拿出手機拍攝,有人現場與家人視頻,有人踮起腳尖,仰望著天空,目送長八升空。

事實上,上午9時,文昌航天發射場就已經漸漸「熱」起來。冬日的海南文昌褪去了酷暑,清涼舒適,嘉賓們則早已抵達發射場內觀禮區,佔據有利位置,靜候火箭發射,在火箭發射前一小時,觀禮區已經座無虛席,長八成為了人群中的「最熱話題」。

60多歲的陳先生夫婦家住在海口,在幾天前就趕到了文昌,專程來觀看航天發射。陳先生告訴記者,雖然自己不懂專業知識,但是很關心祖國的航空事業發展,每一次的發射成功讓他們感到十分驕傲。

來自深圳某小學三年級的小胖更是難得,由於發射時間延期,不在周末,他此次是特意請假跟著媽媽從深圳來到文昌觀看發射。

「現場見證,意義不凡!」小胖的媽媽表示,此次機會難得,讓孩子在現場感受火箭發射,很有教育意義,更能激發出孩子的國家自豪感。

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

隨著此次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將我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

據了解,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採用芯級捆綁2枚助推器構型,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起飛推力約480噸。

長八火箭箭體結構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助推器直徑2.25米,整流罩直徑4.2米。動力系統芯一級配置2臺120噸級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芯二級配置2臺8噸級YF-75氫氧發動機,助推器配置1臺120噸級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

據肖耘介紹,目前我國具備中低軌道發射能力的主力運載火箭,能夠將3噸的有效載荷送到太陽同步軌道。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則將此項能力提升到了4.5噸,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能力的提升,對衛星等有效載荷來說也將是一個平臺的升級換代。

「在太陽同步軌道上,具備5噸級運載能力的長徵八號火箭,將和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形成更加優化、合理的能力布局,這將大力提升中國航天進出太空的能力,對推進中低軌道衛星組網建設具有重大意義。」肖耘說。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集體亮相,逐漸在密集、複雜的航天任務中擔當重任,中國運載火箭發展邁入綠色無汙染的新階段,運載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2015年至2016年,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先後4型新一代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圓滿完成首飛任務。2年內4型火箭首飛,不僅國際航天前所未有,更是極大提升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更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型譜基本構架。

新一代運載火箭採用了無毒、無汙染推進劑,在繼承現役運載火箭技術基礎上,攻克了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50噸氫氧發動機、5米直徑箭體結構設計製造、助推器擺動控制等數十項關鍵技術難關,運載能力和火箭性能達到現今國際先進水平。

2015年9月25日,長徵火箭家族中第一型固體運載火箭——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圓滿成功。該型火箭具備全箭整體儲存、星箭快速對接、環境自主保障、高效快速發射,全天候數小時內完成發射的能力,可實現衛星快速組網和補網,滿足應急發射需求。

2016年6月25日,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首次成功發射。長徵七號火箭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採用「二級半」構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3.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5.5噸,達到國內外同類火箭先進水平。長徵七號火箭研製應用了96項新技術,其中重大關鍵技術12項,新技術比例超過70%。

2016年11月3日,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該型火箭採用液氫、液氧和煤油作為推進劑,新研了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50噸氫氧發動機等多型新型發動機。火箭設計以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為重點,採用「一級半」或「二級半」構型,芯級直徑達到5米,捆綁四枚3.35米直徑的液氧煤油助推器,火箭全長約60米,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4噸,與國際上主流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它的推出標誌著我國追趕上運載火箭的國際先進水平。

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標誌著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為全面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現役運載火箭相比,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推出是又一次巨大的技術跨越,不僅是它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推進劑,而且它的運載能力成倍增長,令我國進入空間能力大幅提高。

隨著新一代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展和完善,目前現役的運載火箭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實現新老火箭全面交替,使我國的運載火箭水平再次跨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更高性價比的火箭,將拓展中國航天商業舞臺

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圍繞新一代運載火箭開展了規劃,逐步形成了小、中、大新一代運載運載火箭的型譜發展規劃。

我國在新一代運載火箭的論證過程中,以液氧煤油和液氫液氧發動機為基礎,提出了新一代大、中、小型運載火箭的發展構想,並通過二十多年的預研和工程研製,成功研製了長徵五號、長徵七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形成了2.25米、3.35米和5米直徑的通用模塊,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模塊化、系列化、組合化」發展奠定基礎。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研製團隊為了搭起中國航天更廣闊的舞臺,將進一步挖潛運載火箭能力,構建完善的運載火箭型譜作為了團隊追求的新目標。

他們從我國現有的火箭模塊中,通過幾百種的搭配,不斷創新研製思路和方案,最終提出了現在的構型。

據火箭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段保成介紹,長徵八號火箭在立項之初就確立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研製,從能力指標、經濟可靠性等綜合考慮,努力實現火箭研製和市場挖潛的「雙成功」。

長徵八號火箭自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技術與經濟的一體化,通過包括項目制、高繼承性的嘗試,降低生產成本,降低配套成本,實現火箭的成本有效控制。

也正是因為火箭研製之初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研製思路,研製團隊對市場的重要性有著充分認識。在此次發射任務中,火箭研製人員一直與衛星用戶溝通星箭接口等問題,積極主動為用戶服務。後續隨著批量化生產的能力提升,客戶從籤署發射服務合同到實施發射將縮短至一年,組網建設周期將進一步縮短。

「長八火箭本身運載能力達到5噸級,而起飛規模為356噸,運載效率在國內火箭中是名列前茅的,運載能力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必然會帶來很高的性價比。」段保成說,隨著中國航天火箭圖譜不斷豐滿,未來的舞臺也必將更加廣闊。

原標題:《V5!長徵8號刺蒼穹》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河北力量」助推長徵八號閃耀蒼穹
    燕都融媒體記者 盧偉麗 通訊員 唐陽 魏後福 周清林 李寧/文 史悅/圖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據了解,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主要承載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併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發射能力。
  • 長徵8號順利轉運,新一代火箭即將起飛
    長徵8號運載火箭芯一級繼承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一子級狀態,芯二級繼承長徵3號甲系列運載火箭三子級狀態;與以往研製的「長徵系列」火箭相比,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為兩級半構型,一子級狀態與長徵七號火箭芯一級基本一致,直徑3.35米,同時捆綁兩個2.25米助推器,每個助推器採用1臺YF-100發動機,二子級狀態與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三級基本一致,直徑3米,捆綁兩個2.25米助推器,每個助推器採用1臺YF-100發動機
  • 長徵十一號火箭九戰九捷 譜寫「快響利箭」新篇章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電 題:長徵十一號火箭九戰九捷 譜寫「快響利箭」新篇章作者 郭超凱 王偉童5月30日凌晨,一聲巨響打破了西昌山谷中的寧靜,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十一火箭)呼嘯而出,直刺蒼穹,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2顆新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長徵」8號現場震撼大圖來了
    陳肖 肖海林/攝「長徵」8號運載火箭充分繼承「長徵」5號、「長徵」7號運載火箭技術成果,採用無毒無汙染推進劑,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整流罩直徑4.2米,捆綁2枚直徑2.25米助推器,全長約
  • 新一代商業火箭長徵八號首飛在即|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運載火箭|長徵...
    16日,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最新型號——長徵八號從總裝廠房順利轉運至發射工位,計劃於本月下旬擇機發射。據了解,長徵八號首次發射位於文昌航天發射場2號工位;有效載荷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天啟星座第1顆組網衛星、智星一號A星、海絲一號;衛星軌道為太陽同步軌道。
  • 長徵八號火箭是幹啥的?
    在討論長徵8號前,先回顧下中國現有的主力長徵火箭家族歷史,講講它的必要性。下圖中綠色的部分是現役火箭。b.長徵2F是我國載人航天專用火箭,唯一帶逃逸塔的,所有的神舟和天宮都由它發,軌道一般400千米高,最高到8.6噸運力,也是最安全的火箭 c.長徵3A/B/C則是高軌專用,20000-36000千米乃至到月球,我國的北鬥、各路通訊衛星、乃至嫦娥工程,都是它來的。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二號「長徵二號」(CZ-2)是我國第一個大型運載火箭,用於發射低軌道重型衛星。它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掌握航天返回技術和航天遙感技術的國家,這對加強我國國防力量,發展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該火箭長32.6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19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8噸,推進劑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
  • 剛剛,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此次長徵八號火箭圓滿首飛,將填補我國太陽同步軌道太空飛行器發射能力的空白。長徵火箭家族迫切需要引入一位「新成員」扛起重任。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應運而生,它能將我國運載火箭的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火箭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說,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未來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對航天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長徵2號只算牙籤,中國最大火箭是長徵9,比長徵5號還大4倍
    長徵2號運載火箭是用於發射我國載人太空飛行器的運載火箭。先後把11艘神舟號宇宙飛船和天宮號軌道空間站發射上了太空。大家都以為這枚火箭很大,它的起飛重量在480噸,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在8.4噸。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用長徵九號還是921火箭?
    美國SLS和中國長徵九號火箭長徵九號火箭「長徵九號」是我國規劃未來的一代超重型火箭,其高度可達103米,直徑最大達到10米,預計「長徵九號」立項的消息。雖然說重型火箭和超重型火箭沒有明確的劃分標準,但是我國長徵五號乙25噸的LEO運載力算重型,重型獵鷹63.8噸LEO運載力也算重型火箭,那麼超重型一般也要70噸以上吧。
  • 「火箭村」來了個年輕人:長徵八號,入列!——長徵八號首飛前的一場...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起飛,首次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出發前,這位目前年齡最小的長徵兄弟,來到長徵火箭的大本營「火箭村」報到,村裡異常熱鬧。還沒到村口,長徵八號就遠遠聽見火箭村喇叭裡洪亮的聲音:「火箭村村民請注意!火箭村村民請注意!請大家到村口集合,迎接一位年輕人的到來!」
  • 填補空白,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填補空白,瞄準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需求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迅猛發展,長徵六號、長徵十一號、長徵七號、長徵五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相繼飛入太空,取得了北鬥導航全球組網、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等一系列重要成果。「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各自的定位和使命不同。」
  • 我國新型火箭長徵八號即將首飛
    前有長徵五號火箭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月面採集月球土壤,時間過去多一半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攜帶樣品返回地球,就在返回地球的時候中國航天又傳來一則好消息,我國一枚新型火箭(長徵八號)即將首飛。就在今日早8時左右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的新型火箭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了技術區相關工作後,火箭已經完全順利垂直轉運至發射區,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計劃在12月底擇機實施首次飛行試驗任務。
  • 長徵八號將於20日首飛
    (觀察者網訊)國家航天局新聞中心直屬文化平臺微博(@中國航天文化 )12月18日發布消息,長徵八號將於12月20日進行首飛。12月16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2月底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整裝待發」
    今天上午,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本月20號擇機實施發射。於16日8點進入發射場的湘潭市特種線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柳朝陽說,本次5人團隊已安全抵達現場,主要承擔火箭在轉場和發射過程中機電控制系統應急保障工作。
  • 載人登月用長徵九號還是921火箭?長徵九號火箭會面臨一出生就落後嗎?
    作為我國未來國之重器的超重型火箭「長徵九號」,承擔著我國未來載人登月、深空探測,甚至登陸火星星辰大海夢想,一直備受航天愛好者的關注。然而最近網絡有消息傳出,「長徵九號」還沒立項,載人登月使用的火箭是921火箭!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
    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它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您能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嗎?肖耘: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我們用了三年時間,採用借鑑了成熟模塊來進行組合化研製,用於填補我國未來在太陽同步領域4.5噸以上的運載能力。
  • 對標獵鷹9號的長徵八號可回收復用火箭準備發射了!
    今天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就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本月20日擇機實施發射。此次發射將運載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的試驗衛星,還將搭載4顆實驗小衛星。長徵八號為什麼如此引人注目呢?
  • 【中國航天日】飛向宇宙的「長徵」
    在劉伯承元帥與小葉丹歃血為盟的大涼山深處,一枚枚長徵火箭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一次次騰空而起,在這裡踏上了問鼎蒼穹的宇宙航程。  事實證明,西昌航天人不怕失敗,他們在一次次失利之後奮起,把失敗變成了航天事業發展道路上的階梯,一次次用百折不撓的毅力,擦亮了印在運載火箭上的「長徵」名片。  1984年4月8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二號」試驗通信衛星。幾天後,遠距北京2700公裡的烏魯木齊各族人民,第一次看到了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當天新聞。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作為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是怎樣誕生的,能力如何,肩負哪些使命和任務?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