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的一位同學是讀衛校的,畢業後工作一年可以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取得護士執業證。
這個考試並沒有十分難,把資料都背熟,再加上臨床實踐的知識,只要好好看書,大概率是能考過的。
然而她幾乎不看書,自然通不過這個考試,和她一起進醫院的實習同學,大多都分了不錯的科室,能獨當一面了。她還跟在帶教老師的後面,待遇薪資只能和實習生一樣。
她只能重新抱起落灰的書本,打起十二分精神等待來年的考試。
終於拿到執業護士證之後,她感慨:「如果早知道都要考,我就早點考過了。」
是啊,原以為能躲過去,實際上根本躲不過去。
人生不只是一條漫長的單行道,它也是十字路口,還有環行路口。走過的地方,還有可能再路過,讓你跌倒的坑,始終都在那裡。這次選擇逃避,等你下次路過,難免還是會跌倒。
二
一位好友的姐姐,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因為聽信「過來人」的經驗,選錯了專業。她原本想學法律專業,頭腦一熱填成了工商管理。在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她把自己關在屋裡懊惱了好久。
後來,進退兩難的她,做了個決定,攻讀雙學位。
她的第一專業是工商管理,只有大一成績合格了,才能在大二學習第二專業法學。而且學校有規定,一旦第一專業的成績不合格,就會取消修雙學位的資格。
所以她一直不敢鬆懈,一整個大學,專心學習。到了大四,學校要求工商管理專業去公司上班實踐;而法學專業要考司法考試。她只能一邊上班,一邊備考,考完了還要準備論文答辯。
所幸雙倍的努力也換來了雙倍的收穫,她咬牙堅持修的雙學位,都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畢業以後,她得償所願,進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
如果當初,這位姐姐陷在了「這個專業我不喜歡,我不想學」的漩渦裡,那她很有可能會自暴自棄,浪費四年的大學時光。而當她決定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時候,她就已經找到了新的出路。
人生難免走錯幾步踩到坑,而一個人踩坑之後是抱怨還是振作,就決定了這個人能走多遠。
若是只顧抱怨,便容易執著於錯誤,停留在摔倒的坑裡看不到出路;如果願意振作,學會著眼於改變,總能找到新的辦法繼續向前。
成功無非就是,想的辦法比別人多一點,能應對的問題多一點。
三
相信我們大多數人都踩過坑,踩坑之後一般有兩種選擇:一是逃避,二是面對。
我們總以為逃避很簡單,不過就是聽之任之。殊不知,每一次逃避都是在給未來埋下隱患。
有時候我們選擇逃避,卻低估了逃避的後果。因為逃避,只是代表看不見,而不是不存在。
沒解決的問題,始終都是問題。只有找到了這次踩坑的原因,下次才能更好規避。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不是踩了坑就會長智慧,而是踩坑之後勇敢面對,在填坑的過程中,激發自己的潛能。
其實,沒有過不去的坑,只有跳不出的人。所有的經歷,都是在鑄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跳不過去的坑,就填了它吧,那些填過的坑,都會成為全新的路。
來源:貓姐能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