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傾向於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心理學家稱這為「相互吸引」。這個原則通常在開始一段關係時很有效,因為它減少了被拒絕的可能性。然而,加大異性追求的難度其實也有好處,那麼究竟使用哪種策略更好呢?
來自羅切斯特大學和以色列荷茲利亞(Herzliya)跨學科中心的兩位研究人員在過去幾年裡一直在研究人類性吸引力的動力學。在2019年的一項研究中,他們發現,當人們有把握確信預期戀人會回報他們的傾慕時,他們會更加努力地再次見到那個人。但如果他們不太能確定預期戀人的情感意圖的話,他們反而會認為預期約會對象會更具性吸引力。
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會通過自己是否收到指定聊天夥伴(實際上他是研究人員)的後續信息來確定預期戀人對自己的興趣。
但在今年春天發表在《社會與人際關係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該研究小組考察了欲擒故縱的交配策略,這個策略可能會給人帶來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
研究人員發現,讓追求變得更加困難會增加預期伴侶的渴望。
羅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藝術、科學和工程學系主任哈裡·裡斯(Harry Reis)說:「欲擒故縱會讓人覺得你更搶手——我們稱之為有更高的伴侶價值。」
研究合著者、以色列荷茲利亞跨學科中心的社會心理學家和心理學副教授Gurit Birnbaum說,「太容易被吸引的人可能會被認為是更絕望的人,和那些不會馬上表露愛意的人相比,這會讓他們看起來不那麼具有價值和吸引力。」
自從1998-99年Birnbaum在羅切斯特大學成為心理學博士後以來,他們已經合作了幾十年。雖然欲擒故縱是吸引異性的常見策略,但Birnbaum和Reis發現,過去的研究並不清楚這種策略是否有效,如果有效的話,為什麼有效。而他們在最近的研究中就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兩人在三個相互關聯的研究中測試了這個欲擒故縱的策略。參與者與他們認為是異性的另一名「研究參與者「」進行了互動,但實際上另一個人是研究團隊的一名內部人員。在每個研究例子中,參與者評估了該內部人士的難追程度,以及他們對內部人士的伴侶價值的看法(例如,「我認為另一個研究參與者是一個有價值的伴侶」),還有他們與內部人士進行各種性活動的欲望。
重要發現
Birnbaum和Reis發現:
1. 和看過不那麼挑剔的在線約會檔案(假裝內部人士更容易被吸引)的研究參與者相比,那些看過更挑剔的在線約會檔案(讓內部人士看起來更難被吸引)的參與者則認為內部人士更有價值,更值得成為伴侶。
2. 與沒有被誘導付出努力的參與者相比,被誘導付出努力去追求內部人士的參與者認為預期戀人更有價值,更有性吸引力。
3. 為了在未來看到欲擒故縱的內部人士,參與者付出了更大的努力。
Reis說:「我們都想和伴侶價值更高的人約會,我們都在盡力找到最好的人。」
當然,也有些人不願意使用這種飢餓營銷策略,他們擔心這種策略會適得其反,預期戀人會因為害怕拒絕而被嚇跑。
Reis承認,這種策略並不是在任何時候對每個人都有效。他說:「如果欲擒故縱讓你看起來不感興趣或者是傲慢,那就會適得其反。」
那麼應該要怎樣協調這兩種方法呢?一方面玩欲擒故縱,同時另一方面消除不確定性?
Birnbaum建議一開始就對預期戀人表現出興趣,以免疏遠他們,同時,不要透露太多關於你自己的信息。她解釋說,人們「沒那麼渴望那些他們已經擁有的東西,」相反,要逐漸地與預期戀人建立聯繫,從而產生「一種期待感和想要更多地了解對方的願望」。
只要預期戀人覺得他們的努力最終有可能獲得成功,那麼欲擒故縱這個策略就可能會奏效。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6-ha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