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過去十年最經典的交易。首先, 以下三個交易都是在最近兩年進行的。
保羅·喬治交易至快船 (2019)
這宗交易重點,除了保羅·喬治能否在快船取得總冠軍, 或有快船釋出的謝伊·吉爾傑斯-亞歷山大, 此子本賽季在雷霆表現持續進步, 或許是雷霆重組的重心。
安東尼·戴維斯交易至湖人 (2019)
戴維斯對湖人內線的作用已立竿見影, 然而湖人付出的交易資產也甚多, 當中英格拉姆今季平均取得超過25分及6個籃板, 得分能力驚人, 比起過往在湖人大有進步, 加上仍有進步空間的朗佐·鮑爾,鵜鶘在這交易也未必會是輸家。
盧卡·東契奇交易至獨行俠 (2018)
獨行俠得到盧卡·東契奇加盟, 立即成為後諾維茨基年代的重心, 今季更打出MVP的表現。相比之下, 老鷹似乎為了額外一個首輪選秀和特雷·楊, 送走了盧卡·東契奇似乎是得不償失。即使特雷·楊今季個人表現也十分亮麗, 但球隊表現甚差, 似乎暫時被比下去了。
以下交易, 交易當時或許並不被注意, 表面十分低調。但事後看來, 其中一方絕對是大贏家。
馬刺把喬治·希爾交易至步行者, 換來第一輪第15順位選秀權 (2011)
眾所周知, 馬刺在這年選秀會取得科懷·倫納德其後的發展不用再敘述了。步行者獲得喬治·希爾這實而不華的後衛, 卻因而錯失了倫納德和保羅·喬治合作的機會。
籃網把第一輪選秀權及兩名球員交易至開拓者, 換入了傑拉德·華萊士 (2012)
籃網當時在新老闆米哈伊爾·普羅霍羅夫入主後積極增兵, 因此進行了這宗交易, 欲以傑拉德·華萊士成為當家控衛德隆·威廉士的助手。最終開拓者以這個選秀權選上達米恩·利拉德, 成為開拓者過去多年的基石, 也是球隊當年失去了布蘭登·羅伊的一點安慰。傑拉德·華萊士其後與籃網籤下一紙長約, 卻備受傷患困擾, 無法恢復當打時水準, 最終更成為日後球隊另一單重磅交易的主角。
活塞把布蘭登·奈特在內的三位球員交易至雄鹿, 換入布蘭頓·詹寧斯 (2013)
這是前活塞總管喬·杜馬斯後期最差的交易之一。交易之後詹寧斯在活塞表現每況愈下, 相反布蘭登·奈特卻在雄鹿有進步表現成為正選控衛, 雄鹿更驚喜的是得到克裡斯·米德爾頓。經過多年磨練克裡斯·米德爾頓已成為聯盟其中一位最有實力的3D球員, 上賽季更入選明星賽和美國代表隊。
公牛以第16及19順位與掘金交換第11順位選秀權 (2014)
最終公牛以第11位選上了射手道格·邁克德莫特, 而掘金則以第16及19順位選上加裡·哈裡斯和尤素夫·努爾基奇, 現在道格·邁克德莫特只是步行者的後備射手加裡·哈裡斯和尤素夫·努爾基奇則已分別在掘金和開拓者成名, 也各自獲得更豐厚的合約。
凱爾特人把馬庫斯·索頓和第一輪選秀權交易至太陽, 換來以賽亞·託馬斯(2015)
太陽當時欲以以賽亞·託馬斯配合埃裡克·布萊索和戈蘭·德拉季奇組成三後衛, 結果失敗, 最終把以賽亞·託馬斯送走, 換入射手馬庫斯·桑頓。小託馬斯其後在凱爾特人成名, 獨力擔綱的季後賽精彩表現成為經典, 更一度成為聯盟裡性價比最高的球員, 最終成為交易歐文的重要籌碼。相反馬庫斯·桑頓的發展卻甚不如意, 現時只能在發展聯盟打球。
掘金以第11名選秀權, 與爵士交換特雷·萊爾斯和第24順位選秀權 (2017)
掘金在這次交易則成為大輸家。爵士在選秀會選上了多諾萬·米切爾, 第一季已迅速成為爵士的首席得分手, 掘金原本看上了特雷·萊爾斯的潛質, 但最終未有顯露, 去年夏天離隊轉投馬刺, 而第24順位選上的泰勒·萊登更已離開了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