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全球金融領域「F20(Finance 20)」的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7屆全球年會11月21日南沙開幕。這是IFF永久會址落戶南沙以來,IFF全球年會首次在南沙召開,近百位全球金融大咖雲集本屆年會,圍繞「全面可持續發展——共商合作與危機應對」主題全方位探索中國與世界共商合作與危機應對,在討論中進行思想碰撞,分享真知灼見,貢獻精彩觀點。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通過視頻方式為本次大會發表特别致辭時表示,新冠疫苗就是全球公共福祉產品,確保每個人都能夠接種疫苗。
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新冠疫情確認病例在增加,縱觀全球政策滯後,經濟遭受重大的影響,本次疫情不僅暴露了公共系統的脆弱性,還凸顯了國際組織和多邊主義的不足,我們必須要解決當下的危機,重建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為強大的反周期力量,公共金融必須關注兩個關鍵的領域,首先必須要投入最需要幫助的國家和行業,包括公共衛生、教育和社會保障。從長期來看還要專注可持續發展。第二,充分利用私有和國內融資加強稅收體系,使用激勵擔保和工具。現在危機讓我們意識到我們需要建立新的社會和約,建立普惠強韌可持續的社會。發起新全球協議,將有助於解決共同的問題,確保全球政治系統保障全球系統公共扶持。
他提出:新冠疫苗就是全球公共福祉產品,確保每個人都能夠接種疫苗。抗擊新冠疫情加速計劃有助於上市目標,但我們需要350億美元解決期貨危機,需要全球性公共扶持。現在主要幾個經濟體,包括中國、歐盟、日本、英國、韓國等等都宣布承諾實現近零國家行列。各國政府保證面對疫情刺激和恢復計劃,確保國家自主貢獻都能夠符合巴黎氣候協定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私有部門也要擔起責任,要重新確定全球金融系統的導向,引導所有參與方在決策時能夠考慮可持續發展和氣候風險。
此外還要利用數位技術,新冠疫情危機加速新科技的發展,包括使金融服務、社會保障系統得以普及。
他表示,數字科技也加劇了數字鴻溝和不平等現象,我們加快國際合作步伐,加強交流能力建設,我們要以《2030可持續發展協議》、《巴黎氣侯協定》和《斯裡亞巴行動計劃》為指導,這些是我們偉大行動和變革的燈塔。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耿旭靜、董業衡、王楚涵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俊傑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