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是創業邦推出的子欄目,聚焦科技企業,關注財報解讀和新股發行,致力於發掘優質價值投資標的。
科技股周報,為你挑選過去一周(5月30日-6月5日)最值得關注的科技股新聞。
這是「科技股」的第37篇推送。
整理 | Carly
圖源 | 圖蟲創意
本周(5月30日-6月5日)重點監測到國內企業IPO共6家,其中科創板企業1家(德馬科技688360)。
第一服務控股有限公司、東方中原集團有限公司、卓越商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大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天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網易、京東通過港交所聆訊;移卡科技港交所上市。
聲網Agora美股納斯達克遞交上市申請。
本周科技股值得關注的大事有:京東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劉強東投票權近八成;拼多多被傳將回港上市,回應稱暫無任何二次上市計劃;Zoom一季度利潤激增135倍;趣店擬1億美元投資寺庫……
宏觀新聞
1、科創板又發重磅文件,紅籌企業回歸再迎利好
6月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官網發布了《關於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對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中,涉及的對賭協議處理、股本總額計算、營業收入快速增長認定、退市指標適用等事項,做出了針對性安排。
針對紅籌企業上市之前對賭協議中普遍採用向投資人發行帶有特殊權利的優先股等對賭方式,明確如承諾申報和發行過程中不行使相關權利,可以將優先股保留至上市前轉換為普通股,且對轉換後的股份不按突擊入股對待,為對賭協議的處理提供了更為包容的空間。
針對紅籌企業法定股本較小、每股面值較低的情況,《通知》明確,在適用科創板上市條件中「股本總額」相關規定時,按照發行後的股份總數或者存託憑證總數計算,不再按照總金額計算。
對於尚未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在申請科創板上市的「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要求上,《通知》從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同行業比較等維度,明確了三項具體判斷標準,三項具備一項即可。
針對紅籌企業以美元、港幣等外幣標明面值等情況,《通知》明確,在適用「面值退市」指標時,按照「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人民幣」的標準執行;此外,紅籌企業發行存託憑證,基於存託憑證的特殊屬性,不適用「股東人數低於400人」的退市指標。
2、上交所建立指數編制專家諮詢機制
為進一步完善溝通渠道,本著科學、客觀、開放的態度,借鑑國際主流指數編制機構的運作經驗,近日,上交所建立了指數編制專家諮詢機制。
股票指數對反映上市公司整體發展情況具有重要表徵意義,對市場參與人感知市場運行、開展投融資活動、進行財富管理具有重要參考作用。上交所始終關注市場對股票指數的關切。
諮詢機制專家構成覆蓋高校學者、研究機構專家、境內外指數公司專家、證券公司研究人員、基金公司投資經理等。上交所將通過召開會議等方式提出諮詢事項、徵詢專業意見和建議,以充分傾聽市場意見、凝聚市場共識、服務指數編制工作。首次指數編制專家諮詢會議將於近期組織召開。
大公司動態
1、京東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劉強東投票權近八成
6月5日,港交所網站披露了京東的聆訊後資料集,聆訊後資料集尚未披露京東計劃掛牌的時間和募集資金的額度。對於募資用途,京東表示,將用於投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關鍵技術、關鍵運營系統、物流技術,提升整體研發能力等。
2017-2019年,京東淨收入分別為3623億元、4620億元和5769億元,2017年和2018年的持續業務經營虧損為1900萬元和28.01億元,2019年持續業務的經營利潤達到118.9億元。2020年一季度,京東收入為1462億元,同比增長20.7%,經營利潤為23億元,去年同期為12億元。
財報披露的細節信息顯示,京東商品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近三年在90%左右,其中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收入約60%,另外三成為日用百貨商品收入。平臺及廣告服務收入及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約一成。
股權結構方面,京東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劉強東持有京東15.1%的股權,騰訊持股17.8%,沃爾瑪持股9.8%。劉強東投票權為78.4%,騰訊為4.6%,沃爾瑪為2.5%。
在資料集中,京東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其業務帶來的影響,包括使京東成本上升,尤其是與物流業務相關的成本,此外,高價值商品、耐用品及非必需品的需求有所下降。不過目前客戶對平臺的產品及服務類別的需求正逐步恢復。
2、拼多多被傳將回港上市,回應稱暫無任何二次上市計劃
日前,多家媒體報導稱,拼多多將確定回港二次上市,並表示確定中金為其保薦人之一。
對此,拼多多發言人表示,從未與任何中介機構探討過這一計劃,也未與任何交易所有過任何關於「二次上市」話題的接觸,不知這樣的獨家消息從何而來。公司上下6000員工都在為消費者能夠體驗到「天天618,日日雙十一」所奔忙。
在拼多多作出第一次回應後,媒體又報導稱,拼多多已於6月3日秘密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相關材料,預計將於6月底通過聆訊,7月中上旬將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
對此,拼多多回應稱,暫無任何二次上市計劃。拼多多表示,公司現金流健康,截至目前的資金儲備和收入增速足以讓「百億補貼」持續多年,所以暫無任何二次上市計劃。
3、趣店擬1億美元投資寺庫,前者一季度淨虧損4.86億元
6月3日,趣店集團與亞洲最大的奢侈品服務平臺寺庫共同宣布,趣店將以至多1億美金的價格認購寺庫至多10204082股新發A類普通股。
據悉,交易完成後,趣店將持有寺庫約28.9%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此外,雙方將在全球奢侈品電商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對此,趣店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羅敏表示,此次合作會給寺庫與萬裡目的用戶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為全球奢侈品電商行業帶來更多改變。
今年一季度趣店集團的經營數據並不太理想。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趣店集團錄得總收入9.58億元,同比下降54.3%;淨虧損4.86億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9.50億元。
寺庫是亞洲最大的奢侈品服務平臺,由網站、移動應用和線下體驗中心組成,提供超過40萬個單品,覆蓋3800多個全球和國內品牌,2017年9月22日,寺庫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4、Zoom「一夜暴富」,一季度利潤激增135倍
6月3日,Zoom Video發布了2021財年第一季度報告,即2020年2月1日-2020年4月30日的業務數據,財報顯示,Zoom在2021財年第一財季的營業收入為3.282億美元,為去年同期的2.7倍,此前預期營收僅為約2億美元,實際營收呈現爆發式增長。
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Zoom的淨利潤也大幅提升。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4月30日,Zoom歸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2703.6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9.8萬美元,大幅增長135倍。
財報一經發布,Zoom股價立時上漲。截至6月5日美股開盤,Zoom股價為10.35美元。受疫情影響,居家辦公與遠程授課使Zoom利用率驟增,使今年以來Zoom股價一路走高,截至6月5日,Zoom股價累計漲約200%。
自2019年開始,Zoom季度營收同比增速已開始出現放緩趨勢。自2019財年Q3至2020財年Q1,Zoom營收均保持在100%以上的同比增速,自2020財年Q2開始,Zoom營收同比增速明顯下滑,2020財年Q2至Q4,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95.7%、84.9%和77.9%。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Zoom得以扭轉局面,實現「一夜暴富」。
一周「科創板」
1、審核狀態
據上交所官網顯示,截至6月5號,科創板已上市公司106家,已問詢87家,受理48家,通過7家。
(資料來源:上交所 創業邦制表)
2、市值前十公司
本周科創板上市公司市值前十的公司中,金山辦公(688111.SH)摘得桂冠;其後為中微公司(688012.SH)、瀾起科技(688008.SH),以及滬矽產業(688008.SH)等。
(資料來源:同花順創業邦制表)
3、一周漲幅榜
一周漲幅榜上,有鴻泉物聯(688288.SH)、奧福環保(688021.SH)和財富趨勢(688318.SH)名列前三,建龍微納(688357.SH)、興圖新科(688081.SH)緊隨其後。
(資料來源:同花順 創業邦制表)
4、科創板本周新增上市1家:德馬科技
6月2日,德馬科技(688360.SH)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此次公開發行總量為2141.92萬股,發行價格為25.12元/股,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為5.38億元,保薦機構為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當天,德馬科技收盤價為73.80元,較發行價上漲193.79%,截至6月5日,公司報收71.67元,總市值61.40億元。
德馬科技主要從事自動化物流輸送分揀系統、關鍵設備及其核心部件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和服務,核心用戶包括京東、蘇寧、亞馬遜、華為、順豐等企業。本次募集資金主要投向數位化車間項目、智能化輸送分揀系統產業基地改造項目、新一代物流輸送分揀系統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四個方向。
2017年到2019年,德馬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05億元、7.22億元、7.89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105.40萬元、5802.94萬元、6401.36萬元。2017-2019年,德馬科技投入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208.14萬元、3322.93萬元和4235.84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65%、4.60%、5.37%。
觀點&報告
1、中金公司:新基建加碼工業網際網路,工業自動化建設需求先行
隨著疫情經濟趨緩,工業自動化行業需求逐步回歸主線。我們認為,2020年第四季度~2021年第一季度開始有望迎來新一輪向上周期,並在2021~22年實現10%以上的複合成長,建議緊握進口替代以及先進位造需求崛起帶來的投資機會。
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及發展的基礎為工業數據,而工業數據則依賴於硬體層的控制、驅動、執行反饋系統對數據的感知與提取,自動化為智能化的基礎,目前中國很多製造業企業仍然處於工業2.0到工業3.0的自動化階段,工業自動化的推廣與建設方向確立、建設緊迫,我們認為將迎來長周期的需求催化。
我們認為,中國工業自動化企業目前仍以國內市場為主,但其實力已經逐步崛起、我們認為有望具備全球競爭力。我們建議,緊握兩條投資主線:一是關注持續推進進口替代、份額有望持續提升的優質標的;二是關注先進位造需求崛起帶來的結構性機遇成長。
2、招商證券:關注美聯儲寬鬆政策的溢出效應
6月5日凌晨,香港金管局發布公告稱,因港元匯價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在市場賣出9.77億港元,買入等值美元。
港元走強不僅是由於利差因素,更重要的是美聯儲寬鬆政策的溢出效應。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溢出效應帶來的6個推論:一是,新興經濟的國際資本流入是短期現象還是中期趨勢,我們認為是中期趨勢。二是,美元指數未來是轉強還是轉弱,我們認為是轉弱。三是,新興經濟體和商品貨幣匯率是貶值還是升值,我們認為是升值。四是,新興經濟體爆發金融危機的系統性風險是在上升還是在下降,我們認為是在下降。五是,人民幣匯率是貶值突破7.2還是升值突破7.0,我們認為是升破7.0。六是,國際資本流入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增加持有中國資產的趨勢是中斷還是會持續,我們認為將持續。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