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的電影總是被忽略呢?近日星星看到一部關於留守兒童的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念書的孩子》,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是8.8分,但是卻只有2000多人給出了評價,一部好電影無人問津,「爛片」卻站在高處,星星想如果不是某音,恐怕這部電影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吧!

這部電影的開頭就是孩子的母親將要出去打工,就在她即將踏上班車時,她回頭望了望家的方向。那不舍孩子的眼神直戳人的淚點!故事大致講到的是:
一位名叫開開的小男孩撿了一隻流浪狗,將它取名叫小膽兒。小膽兒的膽子很小,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不敢大聲叫。而小男孩的爺爺就認為它是一隻啞巴狗。但是小膽兒卻非常地聰明,開開讓它做啥它就去做,開開走到哪裡它就跟到哪裡,害怕自己再被扔了。 (這也許就像極了小時候大家跟在媽媽身後的樣子!)
這樣開開就和它成為了「朋友」,而開開的爺爺患有肺心病,這也讓家裡的經濟變得很困難,為了藥,就連有線電視費都沒交了。開開放學回家沒事做,爺爺怕開開很無聊,就讓開開讀課文。讀讀今天的課文,看看昨天的課文,但是爺爺不重視開開讀的對與錯,只要能讓他有事。開開每次念書的時候,小膽兒就是觀眾!(最美的時光莫過於你做事,旁邊有人陪)

開開的爸爸在城裡打工,住的是工棚。媽媽在城裡做保姆,住的是僱主家。開開要是進城還真沒地方住。城裡上學的條件太不成熟,在農村就還能湊活。開開跟爺爺學會了做飯,蒸饅頭擀麵條啥的都會,吃飯穿衣不是問題。但是讓開開爸媽擔心的是,萬一晚上開開病了,該怎麼辦?開開的老師說到,白天開開自己吃飯,晚上可以睡在老師家,問題也被解決了!(老師不僅是老師,還是學生的朋友)

晚上做噩夢,開開被嚇醒了,給爸爸打電話。爸爸問開開,你不是在老師家睡嗎?咋又回來了。現在已經凌晨了怎麼還沒睡?是不是害怕了。爸爸這樣問到,開開就哭了。 到最後爸爸沒有了選擇餘地,於是花了一些錢找了一些人,簡單地湊齊了開開進城所需要的條件。
(最好的陪伴,就是家人在你的身邊)開開就要進城了,在前天晚上,開開把書包騰空,把小膽兒裝進去試了試,正好能裝下。開開對小膽兒說,我就要帶你進城了你開心嗎?第二天早上,父子帶著小膽兒到了村口的汽車站。就在要上車的時候,爸爸卻突然說小膽兒不帶了。
開開手上的狗繩被扔掉,他爸爸硬是將他抱上了車。開開一邊反抗著爸爸,一邊哭喊著讓小膽兒快跑,說我在前面等著你。相信在這段情節上很多人都在默默地抽著紙巾吧!

故事的結局是開開上車了,小膽兒被丟了,它努力地追著車跑的方向!(星星哭了)這也許就是很多留守兒童的現狀。
在這裡星星也想要說,狗狗也是有靈性的,不愛它,也請你不要傷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