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不少朋友在我微店購漆時選擇了機器調漆,但也遇到一些問題,下面我就關於機器調色好還是現場人工調色好這個問題做一下闡述:
(2000字左右,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
一、機器調色和現場人工調色的優缺點
1、機器調色
優點:均勻;與色卡相比接近度高。
缺點:只能整桶調;深淺確定,現場不能再調。
2、現場人工調色
優點:調漆量可以自由控制,不受整桶的限制;色彩深淺可以適當調節(現場少兌色漿,顏色可以淡一些,但多兌色漿也不會深,深的極限就是色卡的顏色)。
缺點:攪拌不勻的話,色彩不均勻(所以攪拌3-5分鐘最理想)。
二、常見問題
1、機器調的漆,發現上牆後顏色比色卡深一些,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但並不是我微店裡的漆才會存在這一現象,而是所有品牌的漆都會存在這一現象。原因是:
(1)色卡是小面積的,牆面是大面積的,漆大面積上牆以後,由於色彩的大面積集中,會給視覺神經帶來更強的刺激,導致我們感覺顏色變深了或更強烈更刺眼了;
(2)色卡的基材是紙質的,而牆面的基材是膩子層或底漆層,無論是膩子層還是底漆層,都會比紙基有更多的色漿吸收量,導致色漿更為集中,看上去也會略深或略強烈一些。
因此,業界經常會說,漆上牆以後,顏色通常會深1個或半個色號的說法。
有人可能會問:這個問題容易解決啊,機器調色時,刻意少加一些色漿,讓顏色淺1個或半個色號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嗎?
這個辦法是行不通的,原因也有兩個:
(1)無法預知用戶家塗刷的面積是多少。比如只塗刷1平米的牆面和塗刷20平米的牆面,這二者的色彩深淺表現會有區別;
(2)無法預知用戶家牆面的光線強弱。比如,同樣是高級灰,在陽光充足的牆面和陽光不足的牆面,這二者的色彩深淺表現也會有區別。
因此,各個品牌廠家,只能以色卡的顏色為基準進行調漆,換句話說,這就叫以不變應萬變。
2、很多銷售員會說:機器的調色話,將來如果找補的話,還能夠找到準確的顏色。這個說法對嗎?
不一定對。比如,任何漆刷到牆面以後,若干年後,漆色會發生一些改變,比如白色變得有點發黃髮灰,灰色變得有點發淺發白,無非是大品牌的漆,這個若干年會持續的時間長一些而已,但總會變色的。試想,顏色既然都變了,你還拿著五年前的色號去修補今年的牆面,可能沒有色差嗎?再想想,為什麼深色的漆塗刷費用會高一些?是因為深色的漆,一旦刷花以後,哪怕只有巴掌大的面積,整面牆都是需要重新塗刷的,否則就會有色差,所以,關於容易找補這個說法,聽著有道理,但實際沒有操作性。
3、人工調漆,色號調不準怎麼辦?
從我微店裡發出去的貨,通常是這樣的,同行們也可以參考一下:
比如說一桶5L的漆,只調一個色號,我們會配送一個色漿包,這個色漿包剛好對應5L的漆,色漿全部倒進去,攪勻塗刷上牆以後,出來就剛好是色卡的顏色,如果擔心我前面說的大面積上牆以後顏色會顯深,就先少兌點色漿,比如80%,先小面積上牆看看,如果覺得顏色淺,就再倒進去10%,再在另一片牆上試試,直到深淺滿意為止。
再比如說一桶5L的漆,需要調兩個色號,我們隨貨會配送兩個色漿包,這兩個色漿包不減量,同樣都是對應5L的漆。這樣做的目的是便於控制比例,比如:假設兩種色號各半桶,那麼,把漆分為兩等份,然後把這兩包色漿各取一半的量分別兌入這兩半桶漆中就可以了(同樣道理,如果擔心前面提到的深淺變化的話,還可以按照上面說的調色方法去調整深淺)。
4、一桶調色漆,可以調出色卡中的任何一種顏色嗎?
不能。以我微店裡的雅典調色漆為例,分為三個型號:basis1、basis2和basis3,分別可以調淺色、中色和深色。舉個例子,一桶basis1,可以調出淺粉和淺綠,但調不出深紅和深綠。
這就要求大家在買漆的時候要測算一下性價比,比如說家裡只有一面床頭背景牆10平米是深綠色,就只能買一整桶basis3,但為了提高性價比,還可以再選另一面10平米的牆刷成深紅色,這樣就可以共用這桶basis3了。
三、個人建議
1、如果是淺色漆,建議現場人工調,因為理想的顏色是淺色,如果深一號或半號,看起來可能難以接受。比如淺黃、淺粉、淺綠等,如果比色卡深一些,就會覺得有點刺眼。
2、如果是深色漆,可以機器調,因為上牆以後,即使看上去深一號或半號,也很容易接受,畢竟也深不到哪裡去,對視覺神經的刺激也沒有那麼強烈,或許還更耐看呢(這個建議有點冒險,需要腦補一下您選的顏色萬一深一點能不能接受)。
3、如果需要刷漆的房間在陽面,光線比較充足,建議機器調色,畢竟光線好,顏色不容易失真,更主要是省事;反之,如果光線不足,則建議現場人工調色,否則深上加深,顏色會顯得更深,甚至讓人感覺有點壓抑。
4、如果一桶需要刷幾種不同的顏色,那就只能人工現場調,不能機器調,當然了,這個不是建議,可以說是規定。
當然了,這些建議我也是嘗試著提出來的,畢竟淺色漆、中色漆、深色漆等成千上萬種顏色不一定全部符合這些規律,我也是邊實踐邊總結的,僅供大家參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