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庚子歲始,疫情來襲。大疫有大愛,逆風有行者。總有那麼一群人,用自己的行動直面危險。
在發出抗疫作文專版倡議後,本版接連收到了許多來自北京中小學的學生寫來的真摯文字,記錄了他們真實的生活和心境。他們的父母,有堅守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有奔忙在基層街道、社區的抗疫工作者,也有值守在重要關卡的疫情監測人員;同時,我們也收到了不少深受感觸的學生寫下的抗疫主題優秀作品。
這些文字和畫作提醒我們,那些用職責保全千家萬戶的人,並不是英雄。他們也為人父母,也有等待著他們回家的孩子。
果然,媽媽
真不是什麼英雄
文/周秉坤
第171中學高一(8)班
周秉坤媽媽為地壇醫院醫護人員 第一時間參與救治北京地區新冠肺炎確診者
我,15歲的少年,愛憎分明、疾惡如仇,用老爸的話來說:眼裡揉不得一粒沙子。
所以在爸爸說起「媽媽是英雄」的時候,我多少有些不屑一顧:和平的年代哪裡有什麼英雄?多半是父母同為醫生職業的彼此欣賞外加商業互吹罷了。我眼裡的媽媽除了上班加班和我生病時的惦記,外加偶爾退步的嘮叨,別無其他,全天下的媽媽不都一樣嗎?爸爸或許是被愛情蒙蔽了雙眼吧。
2003年,媽媽在一線親密接觸隔離病患當「非典英雄」時我沒出生,因此誰會信傳說裡的衝鋒陷陣、捨生忘死?那一張張證書在我眼裡頂多就是個時代感沉澱而已,所以我確認媽媽不是英雄。
過年的匆忙行程被它衝擊得亂七八糟。舟車勞頓回老家待兩天就火速回京了。年變得不一樣了,媽媽回京之後工作似乎更加繁忙了。
「新冠」信息一瞬間在學校、老師和同學之間炸開,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似乎一場戰役真的開始了。支援武漢,白衣天使出徵……我靜靜地看著和平時一樣忙碌的老媽,英雄該出徵,媽媽巋然不動,哪裡有點英雄氣概?班主任老師還囑咐我:「要在家裡照顧好自己,千萬別給父母添亂,因為現在他們是衝鋒在一線的戰士,守護著咱們整個城市。」我苦笑,這是多麼高的讚譽,還戰士?哦不,媽媽就是平凡的醫生。我確認她不是英雄!
「新冠」越來越厲害,每天的數據激增,連開學都要延遲了,在家閉關幾天後我也有些惴惴了。
媽媽所在的地壇醫院第一時間收治了新冠肺炎感染者,每天近距離接觸病人安全嗎?醫護人員各種感染的信息在網絡上飛傳,她不怕麼?在媽媽瘋狂加班了近十天後的今天,我第一次關切地問她。
我跟媽媽聊了聊,她覺得事情挺簡單的:
「除了嚴加防護外,跟普通的查房沒有別的區別。」
「跟平時沒區別?」這是我第一次驚訝地望著她。
「嗯,沒什麼區別,就是防護服有點笨重,病人們看不太清楚媽媽漂亮的笑臉了。」「得傳染病的人怕嗎?」「我們醫生會慢慢開導他們啊,就是不信我,也要信科學!」……原來,是她自己把危險救治看得稀鬆平常,從沒覺得自己是英雄。
我,15歲的兒子,第一次從當事人那裡得到了結論:果然,媽媽真不是英雄。
我,15歲的少年,第一次在這件事上和爸爸達成共識:我媽媽就是英雄!
因為沒有歲月靜好,所以能為我們擋風遮雨的都是英雄,是我崇拜仰望並以之為奮進目標的英雄!
櫻花盛開之時
期待與您重逢
文/蘭天碩
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高二(3)班
蘭天碩媽媽與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的同事們前往湖北鄂州疫情地區馳援
媽,原諒我詞窮性子又直,許多愁緒已在心底打結卻又難以言表,臨表涕零。既然您已抱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那麼也請卸下這份羈絆。
我平時讓您操太多心了,這次,您放心去工作吧,這段時光對於我來說是一次成長,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有的人身穿白衣、心有錦緞,白天如陽光一般明媚,夜晚如螢火一般溫潤,當你走近,會給你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您從小到大,給予過我無限的溫暖,現在,國家需要您,人民需要您,將這份溫暖與希望播撒到更廣更遠的地方吧!那些「注意保護身體」之類在您面前班門弄斧的話我就不贅述了。我也不想渲染太過悲壯的氣氛,只盼望在全國疫情好轉之時,武大櫻花開放之日與您重逢!
在如此特殊的時期,我們努力學習,甚至比以前的假期付出更多,在成為祖國棟梁的道路上養精蓄銳、厚積薄發,履行一名學生、一名求知者的責任。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 這是薪火相傳的,我們必須接好時代的接力棒。責任、奉獻精神與工匠精神是我們的必修課,當我們學會這些去為社會做貢獻,報效祖國的時候,那是一件很酷的事!這段時間對於我們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一定不能荒廢。
蘭天碩媽媽出發前的留言
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的天職,而武漢又是我的家鄉,家鄉有難,我義不容辭要去幫把手、盡份力,替我的同行們分擔一點,前些天我身在北京,心卻時時刻刻牽掛著家鄉。自從報名參加醫療隊,我的手機一直不敢調振動或靜音,就怕睡著了聽不到來電,耽誤了去支援的通知,今天終於盼來了電話。
在收拾東西時,天碩說,媽媽能不能不去呀?我知道他在為我擔心,知道風險很大。我很欣慰,兒子長大了,懂事了!
孩子們,放心吧,我會平安回來!
爸爸與我通話時哽咽了
文/錢可欣
廣渠門中學初二(5)班
錢可欣父親在街道疫情處工作 負責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隔離工作
爸爸在街道工作,已經有許多天沒回家了,起初我只覺得這就是一次小加班,他很快就會回來,沒有問過他要去做什麼工作,更沒有想過他會在抗擊疫情一線工作。
爸爸每天睡覺的時間都不夠,挨戶敲門做宣傳,他和同事們的手因此變得紅腫不堪。因為需要在寒風中登記訪客和返京人員信息,爸爸的手被凍裂流血;每天要穿隔離服為隔離人員送餐……他們做的遠比這些多得多,比這些更加辛苦和危險。
爸爸在與我通話的時候哽咽了,我也溼了眼眶。作為子女,不擔心是不可能的,我無法得知他在崗位上具體還會遇到什麼,這種未知讓我變得更加擔心。雖然我表面上不喜歡表達出來,但內心是第一次這麼著急,體會到了一線工作者家屬的心情。我只想讓他把全力用在工作上,不想讓他在工作之餘多擔心任何事情。
我以前一直覺得在街道工作就是處理一些社區瑣事,這次的疫情卻讓我意識到這份工作的偉大,敬意油然而生。
爸爸,您的工作在保護別人的同時也保護了我們,您總是說舍小家為大家,但我覺得這並不是舍小家,是把保護小家的力量擴散到大家。
所以,請務必全力以赴!加油!供圖/廣渠門中學
我會聽話 等你回家
文/呂想
北京市京源學校小學部五(1)中隊
呂想媽媽為石景山區返京人群集中監測觀察點工作人員
親愛的媽媽:
您已經兩天未回家了,我非常想您!
記得2月3日晚上,您輕聲告訴我,按照醫院的工作安排,媽媽需要承擔石景山區的疫區返京人群集中監測觀察點的工作,需要離家一個月。我心裡很難受,哭著拉住您的行李箱,不讓離開,我很害怕見不到您。您鼓勵我說,武漢市和全國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每天要治療很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他們衝在最前線,工作最危險,可是他們並沒有退縮和害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儘自己的努力,做好這次新冠肺炎的治療和防控工作,全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聽了您的話,雖然理解但依舊不舍。
希望媽媽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戴口罩、勤洗手,千萬不要感染病毒。我和爸爸一起制定了寒假期間生活和學習計劃表,我會照顧好自己,按照計劃學習和鍛鍊。因為我表現很好,爸爸今天還表揚了我。請媽媽不要為我擔心,希望媽媽早日平安回家。
加油,媽媽! 加油,武漢!
想您的兒子:呂想
2020年2月5日
視頻前6歲的她從來沒哭過
文/王辛夷 北京市第171中學高一8班
作者的舅舅、舅媽均為疫情一線醫護人員
六歲的表妹默默地窩在我家客廳的沙發裡,懷裡抱著她的貓。
舅媽參加第二批支援武漢的醫療隊已經走了一個星期,舅舅在本市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的發熱門診從早到晚地忙碌著,表妹和她的貓只好寄住在我們家裡。
為了不讓她有如同哈利·波特被寄養在姨媽家的感覺,我幾乎使出了渾身解數,陪她玩兒,逗她開心。
「倩兒,《三國演義》裡最無趣的人是誰?」
倩兒眨巴著兩隻大眼睛,想了想回答:「諸葛亮!」
「為什麼?」
倩兒幽幽地說:「因為他總是伐魏(乏味)。」
我接著問:「那《三國演義》裡誰最有病?」
倩兒擼著她的貓,想了半天,臉蛋上慢慢漾出了一個淺淺的梨渦,自豪地說:「大將魏延(胃炎)!」
「吃飯咯,倩兒!」媽媽從廚房裡端出來一盤倩兒最愛吃的辣子雞,熱情地喊道。倩兒放下她的貓,一聲歡呼,飛也似的奔到餐桌旁。倩兒表現得很乖很快樂,可是這個六歲的小傢伙總是沒有辦法完全遮掩住她內心的焦慮和擔憂。
「姐姐,這個肺炎會不會感染醫生啊?」
「姐姐,媽媽的防護服會不會悶得慌啊?」
「姐姐,我爸爸他們醫院又發現確診病人了嗎?」
這些問題她一天問很多遍,每一次都充滿期待地望著我,等著我給她一個她期待的答案。
倩兒每天最開心的是她和爸爸媽媽打視頻電話。為了不影響工作,舅媽出發前特意囑咐倩兒不能隨便給他們打電話,每天晚上他們會和倩兒視頻一小會兒。
每一天,倩兒都要向爸爸媽媽展示她的貓,然後展示她當天畫的畫,畫的總是快快樂樂的一家子——爸爸媽媽她和貓。
視頻的時候,倩兒一次也沒有哭過,一副天真爛漫快樂無邊無憂無慮的樣子。視頻之後,倩兒卻總會發一會兒呆,默默地收拾好畫和畫筆,抱著她的貓窩到沙發裡。
看到她這麼乖巧,我的鼻子一酸,趕緊鑽到衛生間裡。爸爸媽媽則爭著去廚房收拾碗筷。
當我從衛生間裡出來時,看到倩兒又在畫畫兒,畫的是一片春花的海洋,爛漫的花叢裡我們兩家人和她的貓沐浴在煦暖的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