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僑銀環保在廣州舉行「城市大管家 創新驅動未來」品牌更名儀式暨戰略發布會,正式宣布公司名稱擬由「僑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僑銀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僑銀股份」),本次更名已獲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待股東大會通過後正式進行工商變更。
面對城市服務萬億級市場,僑銀環保在發布會上正式發布公司 「城市大管家」發展戰略,本次更名可更準確反映業務內涵和公司在長期規劃中的戰略定位。
僑銀環保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少雲在發布會點出了此次更名的原因與意義,「這是順應億萬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順應城市管理海量的剛性需求,順應自身業務基礎和實際發展趨勢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這一戰略決策是僑銀髮展戰略的又一次提升、優化和聚焦。」
▲僑銀環保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少雲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晶昊在發布會上致辭,高度肯定僑銀環保在發展中敢為人先,積極探索城市管理服務的新思路、新舉措。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晶昊
打造業內城市大管家品牌
「十四五」規劃裡,「城市」是高頻詞。其中,強調了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這意味著國家會在堅持區域協調統籌的基礎上,儘量好地提供各類公共服務,滿足城鎮化後居民的需求。
環衛公司作為參與城市管理的重要成員,於環衛服務之外,要如何順應大勢提供城市服務?發布會上,僑銀環保給出了答案。
劉少雲介紹,僑銀環保的「城市大管家」,是以一個城市的環衛清掃工作為載體,從橫向拓寬產業鏈,實現從環衛保潔、垃圾分類、園林綠化、地下管網、市政道路維護、交通設施管理、公園管理、水體維護、政府物業服務到城市停車等公共空間整體市場化管理服務。
據了解,僑銀環保的城市大管家項目,以「一體化」總包取代「碎片化」發包,以「聯管聯評」取代傳統的「九龍治水」,具有提高作業效率,打破政府部門間的壁壘等優勢,能最大化實現行業效應、投資效應、管理效應、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
大管家的「絕活」:有效實現精細化管理
中國用短短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200年的城鎮化之路,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同時,保障城市公共環境健康運行的任務日益繁重,加強和改善城市管理服務的需求日益迫切。
怎麼做好城市大管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僑銀環保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陳立葉分享了僑銀環保做好城市大管家具體舉措,包括堅持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質;堅持科學規劃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補城市管理短板;堅持智能化管理,打造「城市大腦」,公司搭建了僑銀智慧環衛平臺,攜手清華珠三角研究院共建固危廢處置與智慧環衛研發中心,不斷升級優化環衛服務4.0模式,打通智慧城市管理的「任督二脈」。
▲僑銀環保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陳立葉解讀戰略
僑銀環保在「城市畫卷」上飛針走線,用精細的繡花功夫繡出一流的城市品質,繡出了眾多先行先試的經驗做法。
據悉,僑銀環保早在2016年率先打破了行業的圍牆邊界,其運營的首個環衛一體化PPP項目——珠海金灣區PPP項目,服務涵蓋市政、綠化、保潔等多領域,實現了「從小環衛到大環衛」的突破。
公司還運營有合同金額67億元的環衛PPP項目——雲南昆明官渡區環衛一體化PPP項目,並以精細化、科學化、智能化管理,助力昆明市成功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今年,僑銀環保中標多個城市服務項目,包括超33億的都勻市城鄉環境提升服務一體化項目、 79億元的湘潭市城區公共停車場和停車位特許經營(BOT)項目、60億元的保山中心城市環衛保潔及園林綠化管護服務項目等。
目前,僑銀環保業務覆蓋全國18個省70餘個城市,助力全國40多個城市成功「創文」「創衛」。2020年,僑銀環保充分發揮「城市大管家」優勢,克服了「疫情」「洪水」等種種考驗,保障了全國70多個城市的環境衛生安全。
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將至,劉少雲說,未來,僑銀環保將不斷優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著力打造高效率、高品質、高智能的人居環境綜合提升服務品牌。以大業績創造大效益,以更大的責任和擔當,為美麗中國貢獻新的力量,為投資者、員工和社會提供最為滿意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