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盟軍在迪耶普(Dieppe)登陸失敗後,英國MD1(國防部一部)開發了著名的邱吉爾AVRE皇家工兵裝甲車。MD1這個部門本身就很有意思,它的外號是「邱吉爾的玩具屋」。邱吉爾是個熱衷於新式武器開發的領導人,在二戰爆發後邱吉爾特意下令英國軍械部門組建MD1,專用於開發測試新式武器,因此該部門才得來了這個外號。
邱吉爾AVRE工程車
邱吉爾AVRE皇家工兵裝甲車憑藉著一門290mm的臼炮已廣為人知,但是MD1還研發出了用於邱吉爾AVRE皇家工兵裝甲車的一系列套件,比如以邱吉爾AVRE為底盤的舟橋車、用於邱吉爾AVRE排雷除障的「公牛犁」、防止陷入泥坑中的「捲軸」等。這些套件有些看起來大都很愚蠢,但是也有些極具開發潛力的特例,比如康茄鼓(Conga)排雷車。
康茄鼓排雷車(左邊那個小車)
康茄鼓排雷車
康茄鼓排雷車自身沒有動力系統,全靠邱吉爾AVRE牽引。當遭遇到雷區時,需要邱吉爾AVRE將康茄鼓排雷車牽引至雷場外圍。在此之後,操作人員需要用康茄鼓排雷車上的「主炮」對選中的路徑進行瞄準,發射之後康茄鼓排雷車就會將一枚5英寸的火箭彈發射到雷區的另一邊。火箭彈後還連著一根軟管,也就是說康茄鼓排雷車發射後,火箭彈會帶著一根軟管從雷區中穿過。至此,康茄鼓排雷車就已經完成了安全的排雷步驟,剩下的排雷步驟都極度危險。
康茄鼓排雷車
確保軟管穿越了雷區後,操作員需要向這個與排雷車相連的軟管中泵入硝酸甘油(nitrlglycerine)。硝酸甘油是諾貝爾所發明的,起初用於製作炸藥。但是,硝酸甘油是一種極不穩定的液體,溫度稍高或是受到劇烈碰撞,都會產生劇烈的爆炸。操作員將硝酸甘油一點一點泵入軟管後,再用過線控引爆器將這條軟管引爆,被泵滿硝酸甘油的軟管爆炸將會引爆軟管附近的地雷,從而為人員或坦克在雷場中開闢出一條安全的道路,這時康茄鼓排雷車的工作才算徹底結束。但當時沒有辦法解決硝酸甘油不穩定這個問題,這就留下了隱患。
火箭彈牽引著軟管直插雷區另一邊
1944年,盟軍解放荷蘭的過程中,英國部隊在艾森黛克地區(Essen Dieke,地名應該有出入)使用康茄鼓排雷車進行排雷作業。英國工兵從卡車的油罐中的硝酸甘油往軟管中泵入的過程中發生了意外,不知出於何種原因油罐中的硝酸甘油發生了劇烈爆炸。用於運載油罐的卡車和康茄鼓排雷車瞬間被炸成零件,其他幾輛邱吉爾AVRE也被炸毀,甚至不遠處的一幢農房也被炸塌。有50人在這場事故中當場喪生,還有很多人因這場事故而受傷。
用錘子砸硝酸甘油……
這場事故發生後,英國軍方就不敢使用這種危險的設備了——這個排雷設備引發的事故危害程度,比雷場本身還要高。因此,英國M1D宣告康茄鼓排雷車項目失敗,英軍開始廢棄康茄鼓排雷車。事實上康茄鼓排雷車的理念非常超前,只需要將依靠硝酸甘油炸藥的爆破方式改變就可以了,而事實上英國軍械研究部門也確實這麼做了。
出現在敘利亞的UR-83P排雷火箭
2018年6月,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在德拉省外圍的耶爾穆克盆地形成了對峙,反對派武裝利用耶爾穆克盆地內的城鎮建築與事先修築好的防禦工事,對敘利亞政府軍展開了層層阻擊。
為了防止敘利亞政府軍的裝甲部隊強行推進,反對派武裝不僅在城鎮街道的瓦礫中埋設了大量裝藥量巨大的反坦克IED(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s,即簡易爆裝置),而且還在街道兩側的暗堡中部署了大量的自動火力點。這樣的戰術部署非常有效,幾天下來不僅擊毀了政府軍的幾輛裝甲推土機,還殺傷了不少政府軍的步兵。對敘利亞政府軍而言,只有在敵人的火力網下徹底清除街道上的IED,才能展開步坦協同作戰。
裝甲推土機看似不入流,但在實戰中是不可或缺的裝備
為了達到這麼目的,敘利亞政府軍動用了俄軍所援助的UR-83P排雷火箭。這種排雷火箭與康茄鼓排雷車的工作原理幾乎相同,只不過完成爆破的不是被泵滿硝酸甘油的軟管,而是一條90米長的爆破索,每隔一段距離爆破索就會被隔開一次——不用說,爆破索裡裝的都是軍用級炸藥。和所有俄式裝備一樣,UR-83P排雷火箭的裝藥量也不小,在90米長的袋子中裝入了700公斤的炸藥,也就是每米都能被分配到近一公斤的軍用級炸藥。
UR-83P排雷火箭的爆破索
敘利亞政府軍依靠UR-83P排雷火箭,很快地就肅清了耶爾穆克盆地城鎮中的街道,在坦克與步兵的協同作戰下,終於拿下了耶爾穆克盆地,奠定了德拉省戰役的基礎。
排雷火箭的新用法
憑藉著裝藥量巨大的特性,敘利亞政府軍還開發出了UR-83P排雷火箭的其他用法,比如向敵人所佔據的多層建築高層開火,火箭彈射入建築後會讓爆破索掛在建築外側,引爆後建築結構將不再完整,而且盤踞在建築中的人員也非死即傷。
處於待發射狀態的UR-83P排雷火箭
這種被敘利亞政府軍所開發出的新用法,很快就引起了俄軍的注意。後來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稱,烏東武裝在頓涅茨克州馬裡因卡鎮也同樣將UR-83P投入到進攻作戰中,且爆破效果拔群。不關是俄軍還是敘軍,似乎他們更傾向於將其用於進攻,而不是排雷。
敘利亞的瓦礫堆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UR-83P排雷火箭可以多次使用,但是在使用前需要操作員進行包括檢查爆破索是否順暢在內的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每次都要耗時半個小時。由於該排雷器重量並不重,因此可以裝在常見的卡車上進行機動,可以算作是一款比較靈活的裝備。
正在排雷的俄軍工兵,目前大部分排雷工作依然需要依靠人工來進行
從現代的角度出發去對比康茄鼓排雷車和UR-83P排雷火箭的話,其實不難發現,二者在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可以理解為UR-83P排雷火箭只是減輕了重量,用裝滿軍用級炸藥的爆破索取代泵滿硝酸甘油的軟管而已。也就是說,從二戰結束至今,排雷火箭的發展非常有限。
尾聲
俄軍曾通過媒體向外透露,他們將在2020年裝備「更新型的排雷武器」以替換UR-83P排雷火箭,如今2020年已經過去一半了,人們卻還沒有見到新式排雷器的影子,就算俄軍裝備了新型排雷器,其性能估計也不會比UR-83P排雷火箭強太多。
俄軍工兵在排雷
現代戰爭雖然以高科技武器為主導,但令人防不勝防的地雷,在現代戰爭中依然存在極高的實戰價值,從康茄鼓排雷車到UR-83P排雷火箭可以看出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各國軍隊對排雷火箭彈的開發,似乎都不怎麼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