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排行榜」福布斯也不是第一次玩了,比如之前就有「福布斯虛擬人物財富排行榜」,這一榜單已持續多年,而這一次,福布斯又評出「虛擬企業市值」榜單。那麼,對於福布斯計算得出的世界市值最高的虛擬企業,還與史高治·麥克老鴨相關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九名:奧氏集團,31億美元
即MCU宇宙中蜘蛛俠的死敵諾曼·奧斯本(綠魔)所掌控的集團,綠魔也是託比馬奎爾版《蜘蛛俠》裡最為經典的超級反派。荷蘭弟版《蜘蛛俠》系列目前還沒引入綠魔,未來,若在全新宇宙體系中加入奧氏集團,則可以讓蜘蛛俠自身系列形成較強的獨立性。
怎麼說呢?綠魔掌控下的奧氏集團其實相當重要,TA就相當於復仇者聯盟的「史塔克工業」,只不過是反派版本。
第八名:古靈閣,44億美元
出自《哈利波特》系列,作為魔法世界裡唯一一家銀行,以及除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外最安全的地方,其商業壟斷性是不言而喻的。不過基於魔法世界的隱蔽性,以及魔法血統人士的稀缺性這兩點局限性,所以這個看起來相當有「潛力」的銀行,資產看上去並不是特別高。
第七名:賽博格集團,55億美元
如果說到《終結者》系列,幾乎沒多少不知道,但如果說到賽博格,估計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賽博格,就是英文Cyborg的音譯,也就是義體人類、生化電子人,用機械替換人體的一部分、連接大腦與機械的賽博格系統。而阿諾德·施瓦辛格飾演的T-800就是「賽博格殺手」。
這個集團潛藏幕後,由天網控制,是為人工智慧製造魔鬼終結者的機械工業集團。
第六名:大洋航空,78億美元
大洋航空這個名字估計知曉的人比「賽博格」更少。TA首次出現於播出於2004年的美劇《迷失》,一共六季,即便是第六季也距今快10年。這部劇集雖然在如今眾多9+高分美劇中不算突出,但當時可是相當轟動。
不過「大洋航空」的存在感,只是在劇中因為他們的815航班發生空難,讓48名倖存者流落荒島這麼點原因。另外,福布斯對大洋航空的估值還是挺中肯的,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航空公司市值,差不多101.05億美元(達美航空)。
第五名:史塔克工業,203億美元
這個真不需要過多介紹了,作為復仇者聯盟的大本營,以及財政後勤雙保障,總覺得史塔克不只值這麼點錢,更何況史塔克旗下的高新技術幾乎已領銜全球,怎麼可能只值200多億美元?
可能是福布斯考慮到「天才」託尼史塔克已經故去的原因吧。
第四名:旺卡巧克力工廠,210億美元
該工廠出自《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不過,一家巧克力工廠的資產能排到史塔克工業的前面,究竟是為什麼?
這點如果看過這部影片的人估計也能理解,這座巧克力工廠,不只是巧克力瀑布、巧克力草坪、巧克力河、巧克力叢林那麼簡單,還有小小矮人、小松鼠員工等讓人驚奇的東西,關於巧克力的一切在這所工廠裡都被無限誇大,畢竟這只是部童話奇幻作品。而要打造這麼一座巧克力工廠,那可真是得擁有不亞於克塔克的手筆。
第三名:保護傘公司,226億美元
《生化危機》中臭名昭著的大型跨國公司保護傘公司也一樣用不著介紹了,從其各種配置,以及所掌握的資源來看,這個資產額度可不過分。
第二名:韋恩集團,313億美元
蝙蝠俠說過,他的超能力就是「有錢」。
當然,他也確實特別有錢,而且關於鋼鐵俠和蝙蝠俠到底誰更有錢的問題,也一直是MCU和DC所爭論的問題。不過福布斯一直將蝙蝠俠排在前面,那是因為韋恩集團所涉及和經營的領域已經包括航空、石油、礦業、建造、能源、運輸、醫療、製造、零售、武器、飛機製造、生物科技、化學、電力、娛樂、食物、證券、鋼鐵等各個領域,確實比史塔克厲害多了。
第一名:泰瑞爾公司,594億美元
泰瑞爾公司(《銀翼殺手》)的這個資產水平差不多和史高治·麥克老鴨個人資產相當(654億美元),把這第一席位給了泰瑞爾也有道理,這家公司研發出與人類幾乎無差的「複製人」,而說白了,這些複製人就是「奴隸」。
在《銀翼殺手》所營造的這個世界觀中,泰瑞爾公司的重要性在於正因為他們,才構架起未來複雜又龐大的複製人等級金字塔,以及後來的複製人醒覺等重要事件。雖然在「大停電」危機中,泰瑞爾公司已經破產,但是以其鼎盛時期的影響力,絕對夠得上近六百億的資產。
最後,福布斯即便給虛擬人物或企業排名,也是按照現實中的統計數據計算方式進行的,可以說相當嚴謹,標準也相當嚴格,而且還會參考當年(現實)中的物價變化、通貨膨脹等因素,所以,這個排位雖然看起來戲謔,但又相當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