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一撕就爛!多地查處涉及口罩等防疫物資違法案件曝光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近期,各地市場監管部門

又查處了一批涉及口罩等

防疫物品的違法案件

《每周質量報告》2020年3月15日

01

山東寧津查處19倍差價消毒液

近日,山東德州寧津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消費者投訴,說有藥店銷售的84消毒液價格高。執法人員立即趕到現場進行調查,發現當事人將進貨價每瓶1元的84消毒液以20元一瓶的價格售賣給消費者。

山東德州市寧津縣市場監管局廣告網絡監管科科長 合磊:該藥店購進84消毒液購銷差價為1900%,按照山東省《關於構成哄抬價格行為漲價幅度界定問題的意見》之規定不能超過35%,當事人的行為涉嫌違反了《中國人民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三)項,屬於哄抬價格銷售商品的行為。

寧津縣市場監管局向當事人於某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並對其作出警告和罰款10萬元的處罰。

02

廣西桂林查獲假冒偽劣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口罩等防疫用品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成了緊俏貨,然而,卻有人兜售假冒偽劣口罩進行牟利。

日前,桂林警方在一小區內抓獲了違法人員李某,並當場查獲一批假冒偽劣口罩。

廣西桂林市公安局雁山第三責任區刑偵大隊探長 徐常騰:經鑑定以後發現該口罩很多都是英文,沒有中文(標識),有些就是冒充口罩品牌進行銷售。

據李某交代,這批口罩除了小部分自用之外,大部分是用來出售的。執法人員介紹,李某買回來的這些口罩做工粗糙,用料也非常的差,很多口罩都很薄,看著透光,一撕就爛。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五十二條的有關規定,警方依法對李某作出教育訓誡處理,移交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行政處罰。

03

蘇州查獲一批假冒飄安等問題口罩

近日,上海一家企業因復工後疫情防控需要,從蘇州一家經銷商購進大批口罩,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這批口罩疑似存在質量問題,隨即向上海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舉報,上海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立即趕赴這家公司,對有關情況開展核查。

在現場,執法人員通過清點發現,這些口罩涉及16個品種,從外觀看做工粗糙,薄如蟬翼;而這些售價超過20塊錢一個的標稱N95口罩,不僅沒有生產日期和儲存條件,隔著包裝就能看到口罩上的汙點。

經查明,庫存口罩共計16個品種,貨值金額約66萬元。其中,4種標稱「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的一次性口罩,共計約1500隻,初步認定是假冒商標的產品,涉嫌存在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9種無標識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共計約10萬隻,貨值金額約36萬元。3種標稱N95的口罩共計約1.6萬隻,貨值金額約32萬元,初步認定存在產品質量問題,涉嫌存在銷售劣質產品的違法行為。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蘇州這家經銷商涉嫌銷售劣質口罩和假冒註冊商標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查明其累計銷售涉嫌假冒偽劣的3大類16種口罩17.3萬隻,涉案合同金額約132萬元。

一方面嚴打非法製售口罩等違法行為

一方面幫扶企業生產

消費者急需的合格口罩

對於擾亂市場秩序、影響企業復工復產的違法行為,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繼續加大打擊力度。

一方面,國家市場監管部門持續關注疫情發展和防護產品市場秩序,加大打擊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執法力度,從重從快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

另一方面,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藥監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出臺了支持復工復產十條措施,建立行政許可應急綠色通道,幫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加急生產消費者急需的合格口罩產品。

截至3月11日,全國共有醫用防護口罩註冊證119張,其中應急審批66張;生產企業96家,應急審批43家,據統計最大日產能超過180萬個。

相關焦點

  • 曝光!多地出現口罩制假售假!官方:從重從快嚴打違法行為
    曝光!多地出現口罩制假售假! 據介紹,1月29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稽查總隊在核查網絡輿情線索時發現朝陽區一藥店涉嫌銷售假冒「3M」口罩,迅速將案件線索通報北京市公安機關,並成立了多部門參與的專案組。
  • 【方圓防疫】違法販賣防疫物資引發「七宗罪」
    1月25日,湖北孝感人楊某見當地疫情比較嚴重、防疫物資緊缺,遂與桂某商議做防疫物資生意——由桂某負責組織貨源,由楊某負責銷售。27日,桂某託親戚從河北石家莊市購買了30700公斤「衛藍」牌84消毒液,並於31日運至孝感。
  • 那些疫情期間的黑心錢,多家罰款逾百萬!違法口罩768.84萬...
    專項行動期間,全省共立案查處各類違法案件1021件,罰沒780.95萬元,移送公安20件,查扣各類違法口罩768.84萬隻、不合格熔噴布11.99噸、劣質無紡布3.61噸。
  • 情趣生活館網銷假口罩!重慶公布一批涉及防疫物資典型案例
    重慶公布一批涉及防疫物資典型案例) 情趣生活館網銷假口罩,藥房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文具店內銷售「三無」消毒酒精……6月9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曝光了我市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以來的第三批典型案例。
  • 19起疫期售假醫用口罩案件被查 河南飄安很「受傷」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4月3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通報顯示,疫情期間,藥品監管系統嚴厲打擊製售假劣醫療器械違法違規行為,查處20起違法違規案件,其中19起為銷售假冒偽劣甚至「三無」口罩,1起為以非醫用防護服冒充醫用防護服進行銷售。
  • 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物資價格 兩部門發布典型案例
    各級檢察機關、公安機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協作配合,依法嚴厲查處哄抬防疫物資和民生物品價格的違法犯罪行為,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當前,戰「疫」已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價格穩則民心定,民心定則戰「疫」勝。對於哄抬物價這種嚴重擾亂民心,危及戰「疫」根基的行為,必須始終高度重視,依法嚴懲,合力防控。
  • 口罩物資被攔路「截胡」?大理市府行為是否構成違法
    近日,一則大理市徵用口罩的熱搜曝光在公眾視野內。究其原因,是重慶市委託供應商購買的一批口罩,委託雲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大理分公司承運,卻被大理市衛生健康局以「緊急徵用」名義截留。大理市衛生健康局在其作出的《應急處置徵用通知書》中載明的理由是:由於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全市防控物資極度緊缺,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雲南省突發事件應急徵用與補償辦法》的規定,對該批口罩實施緊急徵用。被徵用的單位,應當在收到補償通知書之日起1年內提出緊急補償申請並提供相應依據。
  • 防護口罩CE證書還能買?寧波連查4起買賣CE認證證書違法行為
    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6月10日訊(融媒體新聞中心 浙江之聲記者姚昕 新藍網編輯黃茜)今天,記者從寧波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為嚴厲打擊涉及防疫用品的認證違法違規行為,提升認證實施有效性,今年4月起,寧波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用品領域認證活動專項整治。
  • 假借銷售防疫物資實施詐騙將被從嚴從快處理
    最近,全國公布多起以銷售防疫物資為手段的網絡詐騙案。這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均以虛假銷售防疫物資為由,進行詐騙作案。記者注意到,公安、司法機關對這類案件均從嚴從重從快處理。【案例】今年2月初,吳某在無貨源的情況下,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出售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的虛假信息,分多次騙取林某等2名被害人人民幣共計2.6萬元。隨後,吳某將騙取的錢款以租賃豪車、住高檔酒店等方式揮霍。
  • 查處一起口罩案!河南漯河市場監管部門在行動
    「1月24日銷售的一次性口罩,標註的生產日期竟然是2月6日。」1月26日,河南漯河市市場監管局接群眾投訴,迅速出擊,在黃山路盛緣堂大藥店查處了一起虛假標註生產日期口罩案。 店方稱,這一批次口罩共進貨200包,後來在銷售中才發現生產日期的標註問題。
  • 自然資源部通報18起土地違法案件:一些地方監管不力未及時查處
    2019年5月,靈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立案查處。停車場、點將臺、城門樓等違法建築已拆除,3.96公頃(59.36畝)永久基本農田已復墾。對當事人拒不履行的其他行政處罰決定已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案件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已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 河南:「十大舉措」嚴把口罩「質量關」「價格關」
    當大多數人因疫情「賦閒」在家時,60多歲的陳廣法卻經歷了一個異常忙碌的春節。他是河南飄安集團黨委書記。這家企業是新鄉長垣市最早生產口罩、防護服等產品的企業。和這家企業一樣,長垣多家防護用品生產企業緊急復工,為抗疫加班加點馳援一線。
  • 落實「四個最嚴」,5~11月山東立案查處食品類違法案件152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今天(12月2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今年4月,我省率先制定實施了《關於在食品藥品執法辦案中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若干問題的意見》,要求做到「頂格處罰」、「處罰到人」、「行刑銜接」、「聯合懲戒」、「公開曝光」。
  • 附防疫物資口罩等...
    附防疫物資口罩等出口清關指南 繼3月底DHL、UPS發布緊急通知多國停運後!(詳情查看文章:DHL、UPS發布緊急通知多國停運!附EMS、DHL寄送防疫物品(口罩)攻略)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惡化,國際航班銳減,對國際空運貨物運輸供應鏈造成了嚴重了很大的影響,空運費暴漲(詳情查看文章:停飛、破產、裁員,空運費飆升至3位數!)。
  • 曝光!這些口罩別買!中山已查獲近7.3萬隻
    疫情發生以來,中山市市場監管局結合群眾投訴舉報線索,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銷售假劣口罩等防疫用品的違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共查獲假冒偽劣口罩近7.3萬隻,其他防護用品398件,案值約5.5萬元。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案件深挖細研,主動聯繫公安、檢察部門共同分析,指導鎮區執法單位向公安部門辦理移送手續。
  • 電商平臺不準漲價,口罩賣家把運費調到300?多地出手嚴打
    對於電商平臺第三方商家為何不怕平臺處罰,依然提高口罩價格,澎湃新聞記者向上述店鋪逐一私信詢問,從商家設置的自動回復來看,大部分商鋪因春節假期無客服值班,自動回復多涉及發貨情況,如:「將按照付款順序發貨」、「本店1月18號停止發貨,2月1日恢復正常發貨」。
  • 你用的口罩、溼巾質量合格嗎?成都查處8起違規經營口罩案
    疫情防控期間,口罩、洗手液、消毒溼巾等防疫物資是許多消費者購買清單上的重點,其質量如何?12月18日,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成都市消協召開新聞通氣會,成都市市場監管局醫療器械監管處通報近期全市醫療器械產品質量監管情況中顯示,疫情防控期間,全市檢查醫療器械經營單位31595家次,醫療機構1589家次,網絡經營企業157家次,查處違規經營口罩案件8起,抄告公安機關案件2件,通信部門1件,對經營、使用醫療器械不規範企業責令限期整改。
  • 11部門:對涉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廣告等開展監測
    ,集中曝光典型違法廣告案件。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等有關部署和要求,清理整治含有「軟色情」內容等低俗庸俗媚俗廣告,依法嚴肅查處妨礙社會公共秩序、違背社會良好風尚、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涉及導向問題的違法廣告。
  • 整治市場監管領域行業亂象 廣州三年查處經濟違法案逾2.6萬宗
    例如,在開展手機市場消費欺詐專項整治行動中,查處相關違法案件20宗,聯合公安機關一舉打掉了盤踞在花都秀全、增城新塘地區的4個手機詐騙犯罪團夥;在「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期間,聯合市公安局開展飛行檢查,配合破獲2宗涉保健品虛假宣傳案,刑拘、逮捕犯罪嫌疑人共80多名,搗毀涉案公司、倉庫等窩點5個,查扣20多種保健品共700多箱,涉案金額700餘萬元;配合公安機關數破傳銷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