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IA140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進口車在國內本身就是自帶光環的一類車,他們憑藉著出色的性能和高度的出勤率受到了不少司機老闆的青睞,如果說加上「限量版」三個字,那麼這些車應該是更有看點的。
其實在國內限量版的卡車也有,不過能見度還是低一些,像之前上海車展曾展出的奔馳黑曜石重卡,全球僅有500臺的數額,在杭廣線上就有一臺。
再者像沃爾沃的「時間機器」、「帆船賽事」特別版車型國內也是屈指可數的,相比於這些大品牌,默默無聞的德國曼限量版卡車你了解過嗎?
因為總部都是在慕尼黑,加上價值觀和理念相似,所以德國曼和FC拜仁足球俱樂部有著深入的贊助合作,喜歡足球的會發現幾乎拜仁的球賽中場場都有德國曼的身影。
而圖中的這輛車也是當時拜仁在中國踢比賽時德國曼特意推出的FC拜仁紀念版車型,全中國僅有三臺。
冠軍成就曼恩已經成為現在德國曼非常出名的一句宣傳語,也是這句宣傳語讓德國曼在球賽中更加出名,銷量也是節節攀高,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逐步增長。
迄今這輛車已經進入中國有三年的時間了,非常清楚的記著2017年這輛車被提回來的時候塗裝是有多麼的驚豔,但是現在再看卻有些滄桑。
駕駛室的話除了三處關於拜仁足球俱樂部的拉花之外與其他的普通版本XLX駕駛室德國曼TGX並無異樣,都是採用的寬體高頂平地板駕駛室。
上面FC BAYERN MUNCHEN字樣是拜仁慕尼黑的德語全稱,由於做了黑底處理,所以很多人會以為這輛車原廠帶有遮陽板的。
目前來說的話國內銷售的德國曼EfficientLine牽引車如果不是特殊選裝都是不帶遮陽板的,目的是為了減小風阻,而且這塊遮陽板也沒啥實質性的作用了,德國曼車內的遮陽簾非常方便。
保險槓是模塊化組合式的,可以根據用戶不同的需求來做到公路車版本和高位版,當然有特殊需求還可以加裝鋼製工程版保險槓。
因為停車位置緊湊,保險槓右下角在裝貨的時候不小心被叉車給蹭掉了一塊,目前還沒定損,據悉維修費是四位數。
駕駛室採用籠式框架設計,整體結構強度高,可以承受較大的壓強或者衝擊。在發生追尾時駕駛室底部設置的潰斷機構便會起到作用,讓駕駛室進行後移,從而保證車內人員的安全性。
右側豎嚮導流板採用摺疊設計,可以向駕駛室一側推開,內部還帶有一根扶手,上大梁上接掛車管線路就顯得十分方便了。
後期加裝的玻璃鋼材質側裙板最大的缺點就是後期容易老化,然後泛黃,這也是很多車主選擇加裝不鏽鋼側裙的原因。
拜仁限量版的座椅與常規版本的德國曼不同,他採用的是伊思靈氣囊座椅,功能雖然差不多,但是這個座椅的表面採用的是皮革包裹,而常規版本的德國曼座椅都是絨布的。
常規版本座椅,是格拉默的。
這輛車的內飾風格有所改變,方向盤從之前中間是「MAN」三字母LOGO換成了一個雄獅造型,像多功能按鍵之類的都還是原來的布局。再就是內飾的配色從黑灰搭配換成了黑色和米黃色的搭配,這種搭配看起來能更溫馨大氣一些,但是這樣最不耐髒。
德國曼的儀錶盤看起來特別清楚,觀察起來很方便,唯一的敗筆就是中間的小屏幕,雖然說功能挺多,但是一頁只能顯示一項數據,調起來挺麻煩的。
這輛車不帶液力緩速器,所以在轉向柱右邊的撥杆上是發動機制動的開關,這個配置跑一般的平路完全夠用,不跑山路用不著液力緩速器。
貫通式的工作檯為車內增加了一些空間,橫向活動的便捷度有所提升,加上平地板高頂的駕駛室,駕駛員在車內都可以做到行動自如,毫無阻攔。
工作檯上半部分配置的是一個小屏幕,簡單的多媒體娛樂車機,可用於連接藍牙播放音頻,接打電話、導航等等。
左面黑色的開關是車輛的燈光自檢模式,德國曼的儀錶盤上會不定期的要求駕駛員啟動車輛燈光自檢程序,來檢查是否有不工作的燈珠,並且會提醒駕駛員進行更換,提升車輛的安全性。
說實話德國曼的按鍵非常的不抗磨,和他同公裡數的斯堪尼亞按鍵磨損就是比這個小,加上沒有配置自動恆溫空調,所以空調調節面板幾個常用的開關磨損格外大。
貫通式工作檯不像現在流行的環灣式工作檯那樣便利,但是它可以提高車內空間的利用率,在工作檯上也能設計很多置物空間。
這個外翻的設計實際用起來還是有點不方便,在現在的TGX上已經改掉了。
換擋旋鈕的磨損也比較嚴重,用是照常用,但是很不美觀,德國曼內飾漆面的耐久度屬實不高。
這輛車採用雙臥鋪的布置方式,底部的臥鋪帶有充電口和鬧鐘,提高休息時的便捷度。
高頂上設置有三個儲物櫃和兩個儲物格,對於XLX規格的頂部空間來講,兩個駕駛員日常所需的東西幾乎都能放下,可以給車內節省出一大半空間。
動力鏈方面德國曼TGX28.480搭配的是曼當今的直列六缸旗艦機型D2676高壓共軌柴油發動機,現款造型的車輛均為國五排放標準。
機器排量12.4升,最高可輸出480匹馬力,2300N.m的扭矩峰值和1050rpm開始的低扭特性讓整車擁有充足的動力,美中不足的就是機器的共軌壓力較其他進口競品車型來講偏低。
搭配的變速箱是改款之前的採埃孚傳勝(ZF TraXon)AMT智能手自一體變速箱,該箱擁有12個前進擋和2個倒擋,最高擋12擋是直接擋,變速箱帶有蠕動模式和坡道輔助。
車輛採用雙油箱的布置形式,左右兩側油箱總容量可達930升,左右油箱帶有電控轉換開關,左側250升的小油箱可以加注低標號的柴油方便車冬天在北方的時候能夠順利啟動,在熱車之後切換回高標號的燃油,而且兩個油箱還都帶有加熱功能。
搭載的後橋是德國曼13噸級別的單級減速橋,速比2.71。車輛採用6X2R的底盤形式,最後一軸是提升橋無動力,如果說冰雪路面這一類底盤可能會吃點虧。
整體動力鏈是一個大馬力直接擋小速比的形式,車輛在最高擋1300rpm的狀態下可以跑到90km/h左右,這樣的動力鏈搭配在高速標載快運的工況下比較好用。
後橋採用氣囊懸架,整體9氣囊可以給車輛帶來良好的減震性能,不過對於這一類的高效物流車而言後橋氣囊帶來更多的便利是升降操作,接駁掛車時操作方便。
這個車的駕駛員師傅和我認識了有三年了,關係到位,所以交談非常順利。關於這輛德國曼,在使用中也或多或少的會出現一些問題。
駕駛員:「德國曼的空調設計有缺陷,車子年限一長他這個壓縮機的離合器就不行了,空調開得時間一長就自己不出風了,離合器應該是一直在打滑,特惱人。」
「如果說不換離合器片或者檢修空壓機的話,就去修卡車空調的地方把壓縮機的離合器片使勁往裡面砸,不然廣東的夏天是熬不過去咯。」
「再德國曼的傳動軸十字節壽命也比斯堪尼亞沃爾沃的短一些,這個十字軸我是三十萬公裡的時候換了一次,那一塊拆下來已經不行了。」駕駛員稱。
他還補充道:「進口車吃胎也是個問題,在換鋁合金鋼圈之後吃胎就嚴重一點,我全車換的普利司通R150的輪胎還做了動平衡,按說匹配度就不錯了,但是這個車還是吃胎,邊緣的磨損嚴重一些。」
「停的時間稍微一長這個車的後橋氣囊裡面的氣就會跑乾淨,一般我在停車的時候都是拿遙控器先解鎖氣囊控制狀態,然後升到一定的高度按一下STOP,後橋就可以保證10個小時不會跑氣。」
我:「那這個車的油耗怎麼樣?」
駕駛員:「現在跑的這條線1800公裡,一路高速也是平原地形,平常我們都是拉43噸,要是上照著80km/h跑的話油耗一般在26,27升之間,這趟我跑的快一些,油耗快29個,還有一次我最低跑過21升百公裡的油耗。」
最後駕駛員還講到:「你別看這個車有點小毛病,比國產車可省心的多,我這車跑了70多萬公裡三大件從來沒出過問題,我們這一年都是照著25萬公裡往上跑的,有時候下午卸車晚上就發車了,日復一日的幹,發現狀態還都很好。」
有時候進口車也不是沒有問題的,也沒有那麼神,跑300萬公裡沒大修都是在這期間有一個良好的駕駛習慣和及時的保養服務。但是終歸的一分價錢一分貨,進口車貴也有貴的道理,如駕駛員所說,車子出勤率就是高,也省油,所以說有人選進口車還是有道理的。(文/卡家號:SCANIA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