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不會真正的高級美?來看看這幾幅畫

2020-12-22 逆旅公子

若問這世上什麼東西有最高級的美感,那一定是中國傳統的詩、書、畫。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中國的詩書畫,不需要太多的學識和文化來辨別和評判,僅僅是欣賞,它就能立即喚起人們純粹的內心深處的一種朦朧意境。

雖說不清道不明,但卻能感受到這個藝術作品帶給人的心靈共識。

就像好的唐詩宋詞,有時並不需要逐句逐字去理解詩中要義。

但凡是生活在中國的國人,稍微受過點教育,識得漢字,看到一首詩,往往會立即在腦海中出現一種朦朧的意象和感受。

雖說不清詩人表達的具體意思,但對詩詞的整體氛圍和感覺的表達往往能一語中的,這就是意境。

例如下面這首詩: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唐·王維《鹿柴》

一看到整首詩,腦海中就出現一幅空寂感中帶著一絲暖意的空山景象。這就是漢字營造的神奇意境。

中國畫也一樣,畫的技法,色彩,構圖等等,往往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整體所營造出的意境。

這就是和西方繪畫非常不同的地方。

西方的藝術,傾向於製造光影的幻覺。很多時候,它希望通過對光和影的描繪,來製造出一種虛擬的3D空間,使畫看起來更接近真實。

《聖馬太蒙召》

而中國的繪畫,更傾向神韻,整體氛圍和意境的表達。

明·周臣《春山遊騎圖》

這種意境的表達,超出了藝術作品單純對視覺的衝擊,而更像一部電影、一本書那樣,能夠感染欣賞者的心境和思想。

這種感染,能夠延續幾千年,上萬年。

無論社會,文化,審美,習慣發生多大改變,我們今天看到古人的畫,依然會痴迷。

這就是一種能穿越時空的,非常高級的美。

而這種美,通常有一些特性,我們可以從幾幅國畫來看看。

極簡,讓美更突出,更雋永

宋·趙佶《聽琴圖》

宋徽宗趙佶的《聽琴圖》。

它是宋代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幅院體畫。

畫中描繪了四個人物:兩個聽琴的官僚,一個隨侍的童子和一個穿著道袍的撫琴人。整幅圖表現的就是一個聽琴彈琴的場景。

仔細找一下畫中的物象,你會發現,非常簡單。

一桌,一琴,一案,一香爐,一瓶花,幾株竹子,一棵松樹以及上面的一些花枝。

但是就這樣一幅布局極其簡單的圖,卻表現了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音樂意境。

畫中聽琴人的鬍鬚,有微微飄動之感。

畫中的松竹也有一種被微風吹動的飄逸之感。最妙的是香爐裡的煙,也正在嫋嫋升起。

聽琴的人,神情雅俊。一人抬頭,若有所思,一人低頭,細細品味。連身邊的小童子也是聽得聚精會神,如痴如醉。

整幅畫裡的松樹,佔據了大部分篇幅,它挺拔又穩健地在撫琴人的身後,定下了一種很高雅的基調。因為我們都知道,古代文人都愛松,竹,梅,因其代表著高雅,高潔,不俗。

整個畫面非常簡單,乾淨。除了自然景物和人以外,我們能看到的物品,只有案幾和香爐,琴桌和古琴,以及畫面最近處的那幾隻插在鼎中的花束。

宋代文人雅事中的焚香,撫琴,插花,都在這一幅畫中得到了體現。

整幅畫以極簡的布局,使得重點突出,整體氛圍看起來非常的古雅,生動。

畫的頂端還有一首蔡京的題詩:

吟徽調商灶下桐,松間疑有入松風;仰窺低審含琴客,似聽無弦一弄中。

詩書畫一結合,詩中有畫面,畫中帶詩意。

琴聲,松聲,風聲融為一體,彈琴的人彈得專注沉浸,聽琴的人聽得迷醉動情。

連我們畫外之人,仿佛也能感覺到撫琴者的高超琴藝,聽到幽遠的七弦之音。

靜態的畫面,有一種流動的美感。

這種極簡的布局,讓人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撫琴人和聽琴人所營造的氛圍中,似乎也跟著在聽一曲無聲的的琴曲。

極簡,就是讓減法變成加法。越是簡單,越是具有延展性。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經》

越是簡單的東西,才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目之所及,都是花裡胡哨的色彩和景物,眼花繚亂會阻礙人的沉浸感和共情感。

正如很多商店的陳設和家居設計一樣,越是繁複,越顯雜亂;越是簡約,越顯高級。

當然,人生也一樣。有時候做做減法,人生或許能煥發不一樣的生機。

留白,言有盡而意無窮

《蘆汀密雪圖》

北宋·梁師閩《蘆汀密雪圖》

《蘆汀密雪圖》,描繪的是密雪覆蓋著沙清丘岸的蘆塘小景。這是一幅小景山水。

它不像其他北宋畫作一樣,是很氣勢恢宏的全景式山水,而是把近景部分加以刻畫,賞畫人能夠近距離去看到這些景物。一眼看去,會覺得這樣的作品讓人眼前一亮,有一種非常疏淡,空曠又清幽的感覺。

我們賞古代的畫和書法,是從右到左打開。右為卷首。

一入畫首先看到一半的汀渚,上面有一些樹石。

但是賞畫繼續,離下一個汀渚之間,有一個大段的留白。留白中除了兩隻水鳥,空無一物。

再往卷後欣賞,才有了下一個汀渚和中景的竹子,遠景的蘆葦,俯臥的大雁,戲水的鴛鴦。

在寂靜沉悶的冬日景觀當中,加入了一些比較有活力的元素。

整體的氛圍給人一種冬日裡沉悶平淡,蕭索空曠的感覺。

但是細細品來,又覺得畫中蘊藏著一種寧靜中的生機。例如有覓食的水鳥,戲水的鴛鴦,岸邊的蘆葦等等,都給冬日的蕭索帶來一絲活力和生機。

然而最絕妙的表達方式,是留白,大面積的留白。

畫面上大面積的留白,代表著冬日的湖面。

這種方式,是中國畫常用的表達手法。 很多的中國繪畫,把河流,天空或者雪景的部分,以這種留白的形式凸顯出來。

通過留白,在湖上營造出一種空曠的感覺。這種空曠,讓人能非常迅速的捕捉到冬日景象中的蕭索感。

明·文徵明

留白,讓無畫處皆成妙境。

留白往往能使得畫中意境更為深遠,氣韻更加靈動。

南宋·馬遠《寒江獨釣圖》

明清·八大山人《遊魚圖》

留白的藝術,可以擴展到每一個領域。

例如書法,文學,音樂,設計,攝影,影視等等。有時候,留有大片的空間,能給人無止境的想像。

空納萬境。凡事滿則溢。空一些,留一些白,才能裝進萬事萬物。

所以真正高級的美,是簡約,是留白,是隱約。

是酒微醺,花半開。

美學如是,心靈亦是。

相關焦點

  • 看看這幾幅畫裡的秘密!
    看看這幾幅畫裡的秘密!《蒙娜麗莎》達文西這幅畫在藝術界有著非常高的地位,被巴黎的羅浮宮稱為三件鎮館之寶之一。因為這幅畫不管從哪一個角度看蒙娜麗莎都是正在微笑的,也讓它的創作人達文西聞名於世,成為了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之一。通常被我們稱為天才的都是一些科學家,比如像愛因斯坦和特斯拉。
  • 畫老虎,張大千不敢畫,齊白石不會畫,畫了兩幅像「病貓」
    :張大千不敢畫齊白石不會畫。張大千虎圖而齊白石雖然也有留下虎圖之作,但同樣是非常罕有,能找到的真跡虎圖也就寥寥幾幅而已。難道這畫老虎有那麼難畫麼?張齊這兩大名家都罕有虎圖流傳於世,難道這張大千真的不敢畫老虎嗎?難道齊白石又真的不會畫老虎嗎?翻開近現代繪畫的拍賣年鑑,可以找到一幅張大千虎圖的記錄,一幅作於四七年的《下山虎》拍出了一百零九萬。
  • 52歲學畫,一幅畫賣149萬,自謙:不值那麼多錢
    名人書畫,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附庸風雅的產物,有人功成名就後,拜師於繪畫大家,學書學畫,也學著別人拍賣,成千上百萬的拍賣價,仿佛成就文人墨客的形象,但凡是總有例外,在明星圈兒中,也有著眾多真材實料的畫家,比如「畫驢大師」黃胄的弟子趙忠祥,晚年憑藉在書畫圈中大放光彩,而在明星圈中,還有著一位低調的大畫家
  • 瑞鶴飛來好運卻沒來,在這幅畫中感受一位皇帝的美與哀愁
    這幅被視為祥瑞之兆的作品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罕見的宋徽宗御筆畫1112年,北宋都城汴梁在元宵節前舉辦了五天五夜的盛大燈會。正月十六日清晨,街上的彩燈還未摘掉,剛起身的宋徽宗收到一個喜訊。汴梁出現了一道奇觀:一群白鶴在宮殿上空久久盤旋,不肯離去,有兩隻仙鶴竟落在宮殿左右兩個高大的鴟吻之上。整個皇城內外的官員、百姓都爭相觀望。
  • 還好家裡不管他,要不然就沒有這幅每個孩子都要「學」的畫了……
    這可是世界第一名畫啊,欣賞不來,是達·文西「虛高」,還是自己水平不夠?呵呵,今天就來看看達·文西的「好奇心」是怎樣驅使他把科學與藝術結合在一起,用16年的精力,一生積累的全部技巧,「整」出這幅「世界第一名畫「的。▲2017年,達文西的《救世主》(Salvator Mundi)在紐約拍賣行以4.5億美金的價格成交,成為世界上價格最高的畫。
  • 豐子愷的這幾幅漫畫 畫的都是啥「月」?
    有問必答提個醒 豐子愷的這幾幅漫畫畫的都是啥「月」? 答: 請根據豐子愷的漫畫來判斷農曆的大致日期和時間。漫畫中月相的畫法是否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 高顏值的五種唇形畫法,手殘黨都能輕鬆畫出高級妝,不怕你學不會
    唇形在一個人的五官辨識度來說是特別重要的,而且唇形實際上可以不按套路出牌,可以根據個人的五官特徵來進行修飾。這就需要一定的化妝手法了,然後通過一些美妝手法來改變唇形,改變嘴唇的厚度、形狀、以及妝感,這些都是可以改變的。
  • 世界上最貴的5幅畫,齊白石的這幅畫上榜,賣了4.25億!
    5幅畫,其中齊白石的一幅畫也上榜,拍了4.25億,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知道這世界上最貴的5幅畫是哪5幅呢?雖然這幅畫沒有冷軍超寫實畫那麼逼真好看,但是價格卻超過冷軍超寫實畫10幾倍,這樣的畫大家喜歡嗎?
  • 程十髮的這幾幅畫,極富情趣!
    此畫作於1960年,該畫所描繪的場景即是理髮師給小孩理髮的場面,這一幕是當時社會真實景象的縮影。程十髮 東風吹著便成春(局部)在這一時期程十髮的人物畫的線條有新的突破,他從速寫中追求線條的隨意性,不求太準確, 我們可以從畫中看到程十髮在作此畫時沒有打草稿,而是直接面對畫紙,用在生活中所收集的題材,用「看」和「想」在胸中構圖,靈感似從偶然中產生,於是他信筆揮灑,一氣呵成,這樣的即興創作,往往帶來出奇的好效果。
  • 這幅畫為什麼會讓人越看越覺得可怕?你將畫放大,看看他畫的是啥
    據說有幅畫,越看越讓人覺得害怕,它就是《一團和氣》圖,是有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朱見深所繪,這究竟是為何呢?在這幅《一團和氣》中,可以明顯的看到有三個人,表面看起來一團祥和之氣,但是了解歷史背景之後就會發現,隱藏的都是「秘密」。史書記載,東晉時期有個高僧叫做慧遠,長局在寺廟中只為了修行,但是名聲卻很大,因此來拜訪慧遠的人不計其數。
  • 達文西到底畫了幾幅蒙娜麗莎?說出來你都不信
    蒙娜麗莎的成畫時間很早,而且也一直被藏在羅浮宮裡頭。不過蒙娜麗莎卻沉寂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甚至可以說,在達文西在世的時候,這幅蒙娜麗莎並不出名,她只能算是達文西畢生諸多創作中的一碟小菜罷了。即使到後來,這幅畫也一直默默地掛在博物館裡頭,參觀它的人也不多。可是,一切偷盜之後,《蒙娜麗莎》的名氣一夜爆紅。
  • 終於清楚了:達·文西到底畫了幾幅蒙娜麗莎
    雖然長得很像,但這並不是你從小看的那幅《蒙娜麗莎的微笑》。仔細看看,她的眉眼之間多了點嫵媚,面容更清新紅潤,微笑得似乎刻意一些,唇邊的神秘感失色了幾分。但她已經被證實也是達·文西的真跡,甚至是第一個版本的蒙娜麗莎。
  • 最適合餐廳的掛畫,幾幅很精緻的小品花鳥畫推薦
    連年有餘》 適合餐廳的掛畫,荷花鯉魚圖,富足有餘,和美喜慶,是不少家庭選擇的裝飾,也是非常好的餐廳掛畫。餐廳掛畫可以選擇一些果蔬畫,葡萄圖就是不錯的選擇之一,羽墨老師的這幅葡萄小品,畫了一籃子裝滿葡萄,仿佛剛從樹下摘下來,晶瑩剔透,美麗豐盈,不僅挑動欣賞者的視覺,連味覺和觸覺也時常被瞬間打開,讓人從畫作中領略「秀色可餐」之境。滿載而歸,是大豐收的象徵,這幅畫掛於餐廳,增人食慾的同時,還有吉祥好兆頭。
  • 進門看到什麼畫為大吉,幾幅吉利的玄關花鳥畫賞讀
    打開家門,突兀的大白牆略顯單調,一幅畫(尤其是名人字畫真跡)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為室內增添藝術氣息,家的品位格調立馬呈現出來。……總之,進門玄關處掛一幅好畫,好處多多,打開你的想像力,想像一下你家進門玄關處懸掛一幅藝術字畫的既視感。
  • 繪畫敏感期來了,鑑賞165幅經典畫作,讓孩子像大師一樣創作
    孩子從三四歲開始,就喜歡上了畫筆,他們會拿著畫筆四處畫,從最開始的點點到毫無規則的線條,再到有些模糊形狀的圖形,這標誌著孩子繪畫敏感期的到來,他們雖然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卻可以通過塗鴉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就是讓孩子盡情地畫與表達,我們與孩子一起編織畫中的美麗世界,而不是去批判孩子的畫畫得好不好,像不像。遺憾地是,當孩子拿起畫筆時,不少家長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畫家,至少能在美術方面有所建樹,認為孩子是有繪畫天賦的,將孩子送到畫室學畫畫,而這樣做往往會事與願違,讓孩子失去了原有的天真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從而讓我們難以見到孩子驚豔的作品了。
  • 最難懂的3幅名畫,雖簡單但每幅都價值上億,網友:這根本不是畫
    其實大多數藝術品並不是通俗易懂的,有很多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來看看世界上最難懂的3幅名畫,它們的售價一個比一個高,但其內容簡單到讓人懷疑人生。更是有網友表示:這根本不是畫。首先就是《安娜之光》。目前為止,這幅畫的價格排名為世界最貴畫作的第17名,為什麼說它難懂呢?
  • 「3歲學畫、6歲學畫畫」坑了無數孩子!畫畫最好的年齡是幾歲?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就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幼兒激發對美的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就像許多孩子喜歡大自然、喜歡在牆壁畫畫等都是對美的的表現。然而每個年齡階段幼兒對繪畫的表現也是不同的。
  • 冷軍最貴的一幅畫,賣了7015萬,他到底畫了什麼?
    欣賞這幅作品,如果不帶放大鏡的話,確實很難感受到畫中的震撼。這幅作品的細膩程度,甚至超過了高清照片,它就像一個活生生的人。欣賞這幅超寫實作品《小姜》,我們甚至能夠感受到小姜的呼吸,感受到小姜的心跳,還有毛衣的溫度。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一個真實的人,似乎在下一秒,她就要轉身調整一下坐姿。更奇妙的是,每次欣賞這幅作品,我們都會發現一些細小的差別,這應該就是這幅作品的生命魅力所在吧。
  • 讓周公子:周迅感動的這幅畫「風」的畫到底是哪幅?
    近日,演員周迅在某綜藝節目上描述自己在故宮看到的一張描繪風的畫作,引發熱議,網友紛紛表示好奇她說的到底是哪張畫。先來看看周迅是怎麼說的。南宋的蘇顯祖、明朝的戴進、藍瑛、張宏、清朝的謝彬、金農等,近代的吳昌碩、傅抱石都畫過這一題材。南宋·蘇顯祖 《 風雨歸舟圖》南宋 蘇顯祖 風雨歸舟圖 絹本 96×49cm蘇顯祖畫的這幅《風雨歸舟圖》,據傳是傳世孤本。畫中煙雲莽莽,雨氣濛濛,遠山鬱郁森森,如巨斧劈皴;近水波紋漣漣,似細羽輕搖。
  • 別人家的爸爸,把女兒畫成小仙女,3年畫15幅,每天畫10小時
    在南京有個青年畫家萬裡,他有2個可愛的女兒,是個名副其實的"女兒控",並且把曬娃這件事曬出了新境界。他把女兒們都畫進畫裡,還專門辦了個畫展。大家看了他的畫,紛紛感嘆太美了,這是騙我生女兒呢?還是騙我學畫畫?在女兒朵朵2歲時,有一次妻子給女兒穿了一件白底青花的連衣裙,頭髮挽成一個小揪揪,萬裡覺得很好看,就像畫裡走出來的東方小仙女,於是他給女兒畫了第一張肖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