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改革開放十幾年來,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是國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很多出生於這一代的後進秀,對舊社會的貧困後進的感覺都不是很深,最多的是聽爺爺奶奶那一代經常說的話。
筆者也不例外,我從小就經常聽奶奶的話,現在你們這一代的生活真的很幸福,不是以前她們住的戰亂的時代,每天吃不完,穿的也不暖和,所以很擔心,為了避免戰亂的危害,總是找不到合適的住處,做著遷移的準備,幸運的是,現在的中國終於迎來了勝利的徵兆,即使經濟發達,中國人也都過得很好。
現在的中國在各個領域確實實現了質的飛躍,但是在這個世界上貧富的兩極化很嚴重,從鄰近各國說起吧,就像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的尼泊爾一樣,經濟落後的尼泊爾的真正生活怎麼樣?我聽很多旅行經驗豐富的旅行者說過,尼泊爾是遊客的天堂,是郊遊者的風景區,是佛的出生地,是旅遊愛好者一生中最有價值的神秘國家,有當地誠實淳樸的居民和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深深地吸引著愛旅行的人,如果沒有物質和精神的話,就不會落後於尼泊爾。
如果想去尼泊爾玩的話,不需要帶太多的資金,幾千元就夠了,由於尼泊爾經濟落後,國民平均收入水平較低,消費水平也與收入水平成正比,我想去尼泊爾旅行過的人也很多,走在當地的街道上,不知不覺就會和祖國的中國比起來,結果表明,尼泊爾的首都也只能與中國的小縣城匹敵,當地不僅僅是設施和商店街,而且還很晚,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下雨天一定會有泥水堆積,行人就不能走了。
在尼泊爾,瓦房和大樓是由富裕的人才建造的,高度也只有一樓或二樓,茅草之家,竹棚的房間是窮人的避難所,雖然有一段時間沒有和尼泊爾人接觸過,但有一次旅行後發現有人在尼泊爾,不如說,感謝現在坐著的一切,當地人也相信佛教,這讓他感到十分嚮往,因為真正能走上安樂路的人不多!
現在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還沒有忘記向需要援助的國家伸出援助之手,尼泊爾也是其中之一,尼泊爾人也牢牢記住了對中國的支持。與此相對,筆者認為貧困不是痛苦,富裕也不是幸福的代表,你贊成筆者的意見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