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珠峰

2020-12-24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如果山峰有性格

它一定是最特立獨行的一個

坐落於世界屋脊之上

矗立在群山之巔

「世界最高峰」是它獨享的殊榮

它是珠穆朗瑪

是無數人魂牽夢繞的神聖坐標

站在珠峰峰頂看日出,巨大的山影形成完美的三角形,頂尖正好觸碰到地平線。圖據北京大學2018珠峰登山隊

造 山

山峰的誕生

要從距今約3.6億年前的遠古時期說起

那時,地球上僅存在兩個超級大陸

北半球的勞亞大陸

南半球的岡瓦納大陸

兩者之間是廣闊的古特提斯大洋

距今約3億年前,隨著板塊運動

勞亞大陸一分為二

形成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

岡瓦納大陸徹底解體

其中的羌塘、拉薩地塊漸漸漂移

跨過赤道最終加入北半球

形成今天青藏高原的核心

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示意圖。圖據

星球研究所

大約6500萬年前

印度次大陸筆直地向歐亞大陸衝來

並最終狠狠撞上歐亞大陸

構成5億年來地球最重要的造山運動

沉睡千年的青藏高原劇烈抬升

形成綿延的喜馬拉雅山脈

勾勒出印度-歐亞板塊間的邊界

也構建出今日世界的頂點

從絨布寺眺望珠峰。圖據北京大學2018珠峰登山隊

但從地質研究的角度看

珠峰並不是一整塊固定的巖石

而是由自上而下的三個部分組成

依次是珠穆朗瑪組、北坳組和絨布組

珠穆朗瑪組是山峰的頂部

常年積雪

海拔在8600米以上

天氣晴朗的上午

從珠峰北坡大本營望過去

常能看見一條白色的雲帶

迎風招展,宛如旗狀

這就是珠峰標誌性的旗雲

研究發現

珠峰南北坡在7500米以下多冰雪

而北坡和西南坡在7500米以上多碎石

當陽光照射

碎石增溫形成沿山坡向上的氣流

冰雪升華為造雲提供了條件

2020年5月7日,珠峰上同時出現迭浪積雲、莢狀雲和旗雲。攝影師馬春林

旗雲之下

珠峰的大部分巖層屬於

7000米至8600米的北坳組

北坳組又可分為上下兩部分

上部位於8200米至8600米之間

稱為 「黃帶」

故名思之就是

裸露在冰雪外的黃色巖層

在那裡,科學家發現

巖石經歷了巨大的變形和地質變化

巖層的拉伸率達到150%

表明珠峰歷史上的高度

曾經超過1萬米

珠峰雪融後露出上層的不同地質成分。圖據中科院之聲

北坳以下

從海拔7000米到山腳

是由石英片巖和薄層石英大理石

構成的絨布組

這裡是珠穆朗瑪峰的基底

也是喜馬拉雅山脈冰川最集中的地方

據統計,整個喜馬拉雅山脈

冰川面積約30000平方公裡

而珠峰地區就有1976平方公裡,約佔6.6%

其中最大者為北坡的絨布冰川

全長22.2公裡,寬9.4公裡

從海拔7790米的營地回望絨布冰川。圖據北京大學2018珠峰登山隊

由於發育在乾旱的珠峰北坡地區

絨布冰川末端形成了世界低緯度地帶

最美麗、最奇特的冰塔林景觀

一座座冰塔連綿不斷、氣勢非凡

冰塔融水匯成冰川湖

明鏡似地倒映著座座冰塔和山峰

或是匯成冰河,在冰塔間融蝕成谷

冰塔周圍,冰橋、冰芽、冰蘑菇

猶如冰雕玉縷的「藝術品」

讓珠峰成為名副其實的冰雪之域

2020年5月9日,珠峰海拔5800米至海拔6500米的冰塔林。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測 量

相比珠峰的年齡

人類發現珠峰的歷史要短許多

已故著名地理學家林超曾在論文

《珠穆朗瑪峰的發現與命名》中寫道

「最先發現珠穆朗瑪峰的,

是居住在西藏南部的藏族同胞,

他們給予這個峰以名稱。

但是把這個山峰,

用科學的方法,記錄在地圖上的,

則是1715至1717年

到西藏地區測量的我國測量隊員

勝住、楚兒泌藏布和蘭本佔巴。」

他們的測繪成果

體現於我國首次用現代技術

對國土進行測量並繪製的地圖

《皇輿全覽圖》中

在這幅地圖上

珠峰以山形符號被標出

並定名為「朱母郎馬阿林」

勝住3人入藏時攜帶的四遊標半圓儀,可用於測量高度或距離。圖據故宮博物院

但在當時西方的詞典中

卻長期找不到「珠穆朗瑪」這一詞條

西方世界普遍認為

是英國人發現了世界最高峰

並稱它是「埃佛勒斯峰」

1851年到1865年間

為侵略擴張服務的英屬印度測量局

在印度境內遙測珠峰

並用前任局長「埃佛勒斯」之名

為山峰命名

為聖潔的珠峰打上了殖民的烙印

國力衰微的近代中國

大片國土都被帝國主義列強侵佔

中國文獻所記載的地名

在列強眼中自然分文不值

所以,儘管中國人最早發現了珠峰

但「珠穆朗瑪」這一名稱

是在200多年後,中國站立起來時

才堂堂正正步入世界

從尼泊爾境內拍攝珠峰日落。攝影師@高承

作為地球之巔

人類對珠峰的認識

最初是從測量其高度開始的

1852年,英國人在印度平原上

採用大地三角測量法

測出珠峰高度為8840米

20世紀初期,印度當局

又從大吉嶺附近測算得出

珠峰高程為8882米

300多年來

多個國家都獲得過珠峰的高程數據

但由於測量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地球之巔到底有多高

始終沒有定論

印度大三角勘察。圖據中科院之聲

新中國成立以後

中央人民政府就提出

要精確測量珠峰高度

1966年至1968年

中國科學院跟國家測繪總局合作

首次對珠峰高程進行了測定

在此基礎上,1975年

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

通過豎起3米高的測量覘標

實現精確觀測

最終算得8848.13米的海拔高程

得到世界廣泛認可

珠峰測量。圖據中國自然資源報

此後,各國科學家又先後

對珠峰進行過10多次測量

到2005年

我國首次探明峰頂的冰雪厚度

獲得8844.43米的峰頂巖石面海拔數據

成為至今仍被使用的珠峰高度值

由於青藏高原地區是全球板塊運動

最為劇烈的地區之一

珠峰的高度仍在不斷變化

人們從未放棄嘗試利用新技術

尋找更精確的珠峰高度

5G基站、北鬥衛星等大眾化應用

如今已經覆蓋世界最高峰

航空測繪、衛星測量等高精尖技術手段

也將全方位幫助人類

更加深入地了解珠峰的前世今生

珠峰大本營之上,海拔5300米的5G基站。

繼1975年、2005年後

珠峰高程測量工作

在今年春天再次開始

目前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

已經到達海拔7028米的北坳營地

如天氣條件允許

隊伍計劃於27日登頂並進行測量

2020珠峰高程測量路線圖。視頻據自然資源部

生 態

珠峰不僅巍峨宏大

而且氣勢磅礴

在它周圍20公裡的範圍內

群峰林立,山巒疊障

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

較著名的有南面3公裡處的洛子峰

海拔8516米,是世界第四高峰

東南面是馬卡魯峰

海拔8463米,位居世界第五

北面3公裡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

西面是7855米的努子峰

和7145米的普莫裡峰

在這些巨峰的外圍

還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遙遙相望

東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幹城嘉峰

海拔8585米

西面有海拔8201米的卓奧友峰

和8046米的希夏邦馬峰

形成群峰來朝、峰頭洶湧的壯闊場面

萬山林立的天境中

得益於較低的緯度

和近似東-西方向的走向

珠峰又呈現出南北坡迥異的自然帶

堪稱山地景觀博物館

南坡緯度偏低

受印度洋暖溼氣流的強烈影響

尼泊爾及我國境內的嘎瑪溝、絨轄溝等

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方

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沿山谷一路蔓延

構成青藏高原最精華的景觀

相比之下

北坡降水少,氣候寒冷乾旱

加之北坡大部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

導致4000米以下的自然帶缺失

具有典型的大陸性高原生態

海拔4300米

西藏定結縣

罕見的高寒溼地

吸引來了高原鳥類黑頸鶴、赤麻鴨

也為巖羊、藏野驢等哺乳動物

提供了庇護的場所

黑頸鶴在薩爾鄉的一處溼地上悠閒覓食。人民日報記者 鄧建勝 攝

海拔4900米

坐落著世界上

海拔最高的寺院絨布寺

這裡是普通遊客遊覽的終點

也是珠峰大本營之前最後的文明

海拔5200米

加吾拉山口

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

依次展開

前路漫漫,只待徵服

攀 登

發現珠峰以來

登頂珠峰

就成為全世界探險家

津津樂道的話題

1921年,人類開始挑戰珠峰

其中就有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裡

在多次嘗試未果後

他被問起為何還要攀登珠峰

馬洛裡回答說

因為山在那裡

這句話成為登山界的傳世名言

直至1953年5月29日

來自紐西蘭的英國登山家艾德蒙·希拉蕊

與尼泊爾嚮導丹增·諾蓋一起

沿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

成為人類有記錄以來

第一個登頂成功的登山隊伍

艾德蒙希拉蕊(左)嚮導與丹增諾蓋(右)

1960年5月25日

中國登山家王富洲、貢布、屈銀華

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

第一次將中國人的足跡

留在世界之巔

到今天整整60年

1975年5月27日

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

藏族隊員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

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

從左至右,依次為屈銀華、王富洲和貢布

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徵服珠峰

既反映了人類探索自然的求知精神

也成為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

正如珠峰的誕生之於人類的歷程

山的故事

其實更多是人類的故事

人類賦予它最高峰之名

才有了對高度的一探究竟

才有了那麼多前赴後繼的登山者

攀登隊員沿絨布冰川徒步前往珠峰前進營地的路上。圖據北京大學2018珠峰登山隊

相對於地球形成的時間

珠峰算是個年輕的高峰

也許再過幾億年

它會再次突破1萬米、2萬米

甚至3萬米

又也許地球開始了新的板塊運動

大地早已換了人間

但山還會再有

它一直矗立在那裡

鼓勵我們不斷求索

也提醒我們要對大自然心存敬畏

要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

相關焦點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事隔多年,如今為什麼再測珠峰?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我國是珠峰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峰的數據測出來。作為終年積雪、高聳入雲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測量起來頗有難度。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 釋疑一:珠峰高程怎麼測?
  • 珠峰高度怎麼測?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也是我國對珠峰展開的第四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最新的珠峰高度是怎樣測出的?人類測量珠峰的技術手段又經過了怎樣的進步發展?本報特約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成員、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成員蔣濤撰文向讀者解答這些問題。
  • 我曾親歷2005年珠峰複測全過程,關於珠峰的人文與自然,問我吧!
    ,關於珠峰的人文與自然,問我吧! 5月27日11點,耗時27天,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完成峰頂測量任務。兩個小時後,各項測量工作已經完成,勇士們開始下山返回。
  • 【關注2020珠峰高程測量】「繪」當凌絕頂 珠峰測高的陝西擔當
    ,從珠峰及外圍區域的基礎測量、峰頂測量以及數據處理計算等重點核心工作,都凝聚著陝西測繪力量。5月28日,由中國登山隊和國測一大隊組成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勇士們,在圓滿完成峰頂測量任務後,安全下撤到珠峰大本營。而此時,還有一支測量隊伍依然堅守在珠峰北坡上,他們就是來自國測一大隊交會組的隊員。為了配合登山隊隨時可能發起的衝頂,從而進行聯合觀測,5月19日,他們就已經前往分布在海拔5200米到6000米的6個測量點。
  • 珠峰現在有多高?普通人能登珠峰嗎?答案在這裡
    央視網消息: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同時中國移動5G信號也覆蓋了珠峰峰頂,截至目前,我國三網均已在珠峰大本營完成5G基站的建設。這意味著我們離珠峰的探索更近了一步。珠峰到底有多高?中國開啟精準測量今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今天(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我國國策隊和中國登山隊計劃在5月份開展登頂測量任務,這次測量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使得人類對珠峰的了解將更進一步。
  • 世界第一高峰珠峰再創新高,身為工程人,還等什麼?
    近日,世界第一高峰珠峰傳來好消息,那就是它刷新了現在高度,從8848.43米上升到8848.86米,足足長高了43米,是不是不可思議呢?
  • 向上,致敬珠峰勇者!
    2020珠峰高程測量牽動著億萬網民的心。從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式啟動,到5月6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式出發,到今天成功衝頂。珠峰測量隊員們發揚了不畏艱險、團結協作、勇攀高峰的精神,克服了嚴寒、暴風雪和高山缺氧等艱難困苦,成功登頂。我們要測量珠峰準確的高度,中國的高度!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5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據報導,今日凌晨2點10分,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營地出發衝頂珠峰,再測世界之巔。這是今年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亦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資料顯示,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同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母象」的意思,整體意思為「大地之母」。
  • 測量珠峰最新高程背後 他們為測量珠峰「身高」提供「尺子」
    記者9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他們提供了一把測量珠峰高程的「尺子」。 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提供「尺子」 2003年開始,國防科大與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合作,進行捷聯式航空重力儀的研製。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現已發展出三代四型重力儀。
  • 科學家發現珠峰正變綠,還出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這意味著什麼?
    就在今年的5月份,科學家重新對珠峰的高度進行了測定,結果也於日前公布,如今的珠穆朗瑪峰高度為8848.86米,總體來看與之前的數字並沒有太大差別。在許多登山愛好者的眼中,珠穆朗瑪峰是神聖的存在,常年處於零下20度的溫度,被厚重的冰雪覆蓋。每年都會有很多登山愛好者前去攀登珠峰,他們希望可以攀登上最高度,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 世界最高的珠峰出現微塑料和草地,這是什麼信號?
    按理來說,這片土地受到人類的影響應該是很小的,但近年來,珠峰上面出現了許多變化,甚至出現了一些本不該存在的東西。微塑料現身8440米的珠峰近日,發表在《Cell》的One Earth上的科學報告指出,來自國家地理和勞力士Perpetual Planet珠峰探險隊的一個研究小組,在2019年收集的珠峰雪水樣本中,檢測出了微塑料。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所處位置最高的塑料微粒。
  • 在珠峰大本營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海拔5000+的珠峰大本營工作有多冷?夜晚的風有多大?生活垃圾怎麼解決?在離星空最近的地方是什麼感受?在珠峰大本營工作期間,2020珠峰高程測量特派記者、中國自然資源報社首席記者王少勇在隨隊採訪的過程中寫下了57篇日記,在這本《珠穆朗瑪日記》中慢慢跟你講述「在珠峰大本營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珠峰新身高背後的新突破
    2020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海拔高程45周年。珠峰「新身高」的宣布,不僅是人類進一步了解和認識地球的重要標誌,也是我國測繪技術水平和能力的綜合體現。趙耀龍說,另一方面,開展珠峰及周邊地區冰蓋及冰線變化研究,對我們認識全球氣候變化形勢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指示意義。給珠峰測量「新身高」,只是一個開始。珠峰研究中的一系列重要數據成果,將為整個珠峰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地質調查、地殼運動監測、地形測繪、基礎建設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並將以點帶面,全面提升對整個青藏高原的科學研究水平。
  • 珠峰測量科技進化史
    今天,我國測繪工作者將再攀珠峰,用更為先進的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測定珠峰高度,刷新人類認識世界的高度。300年前:中國人首次測繪珠穆朗瑪峰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以著名地理學家林超為代表的我國學者便指出,在有史料可查的歷史中,世界上首次對珠峰進行測繪的是中國人。
  •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時間:2020-11-24 15:3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 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怎樣進行的?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也是我國對珠峰展開的第四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最新的珠峰高度是怎樣測出的?人類測量珠峰的技術手段又經過了怎樣的進步發展?本報特約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成員、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成員蔣濤撰文向讀者解答這些問題。
  • 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總指揮李國鵬:珠峰頂無氧工作150分鐘創紀錄 每...
    此時,距離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已有45年的時間,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大隊長李國鵬擔任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總指揮。近日,李國鵬向記者介紹了此次珠峰高程測量背後驚心動魄的經歷。他表示,隊員們在珠峰頂無氧工作150分鐘,創下歷史最長紀錄,每一個參加此次任務的隊員都是勇士。
  • 最新珠峰高度是怎樣測出來的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也是我國對珠峰展開的第四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   最新的珠峰高度是怎樣測出的?人類測量珠峰的技術手段又經過了怎樣的進步發展?本報特約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成員、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成員蔣濤撰文向讀者解答這些問題。
  • 科考隊為什麼要一次次登珠峰?
    1953年5月29日,埃德蒙·希拉蕊和丹增·諾蓋帶著登山隊從珠峰的南坡,也就是尼泊爾,登上了珠峰的頂點。當時的照片裡他們背著氧氣瓶,沒有氧氣瓶人類不可能上得去。1960年2月,中國登山隊向著珠峰出發了,有214名隊員。一個登山隊需要這麼多人嗎?實際上只有幾十個是真正登山的隊員,其他人負責後勤、保障、醫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