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夜(英語:Halloween或Hallowe'en,為「Hallows' Even」或「Hallows' Evening」的縮寫,意為「諸聖節的昏夜前時」),在每年的 10 月 31 日晚慶祝。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主要流行於盎格魯撒克遜人後裔雲集的美國、不列顛群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等西方國家。
1、按照當地的習俗,當晚小孩會穿上魔鬼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隨著商業化的演進,受到西方世界影響的亞洲地區,則以變裝秀等變體為主,不再拘泥於鬼怪主題;
2、關於萬聖節的起源說法不一,萬聖節的日期是在十一月一日,但是大部分的人慶祝的是 10 月 31 日萬聖夜;
3、萬聖節與諸聖節不同,諸聖節是基督教的節日。萬聖節則是世俗的節日。但無論說法如何,萬聖節的作為各種習俗的融合與推廣,大概都跟美國的移民文化分不開的;
4、萬聖夜的主題是鬼怪、嚇人,以及與死亡、魔法、怪物有關的事物。現代萬聖夜的產品也大量使用紫色、綠色和紅色。秋天的元素如南瓜和稻草人等,也成為萬聖節的象徵。
5、 11 月 1 日除了萬聖節之外,還是古羅馬一個重要的節日,叫波摩娜節。波摩娜是「果樹之神」,掌管所有果樹的生與死、豐收與歉收。羅馬佔領凱爾特之後,也把波摩娜節和新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萬聖節吃蘋果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