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予國學《修身格言365》 297
【格言】
讀書貴多,冀其博而能通;行善貴多,冀其專而能久。
——《修慝餘編》
【譯文】
讀書貴多,以期淵博而通達;行善求多, 以求專注而長久。
【解讀】
第一句首先從讀書的結果入手,「通達」現代泛指通情達理,就是為人豁達、從容、智慧,對誰都一團和氣,簡單說就是不拿架子,這就是儒家修身的要點,淺談就是讀書的目的,即增長見聞,拓展心胸,修練思維,增加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讀書的實際意義是為了使用,讓人覺悟,獲得人生圓融,人的內心無掛礙。俗話說得好:「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讀書貴多,以其博而能通」至少還有兩層意思,一個「多」是體現的數量多,背後的意義在於勤奮和堅持不懈,否則做不到多,就拿春節假期時間來說,有人讀了一本書,有人讀了三本書,而師父楊軍先生僅3月份就讀了24本書,並做了讀後說明,這可謂多,這就是讀書的貴族,我是嘆而觀止,我想大家也可以理解這裡用寶貴,珍貴都不足以形容。中國歷史上很多人物也體現讀書多,如心學家王陽明讀書不分晝夜,甚至累到吐血,其父不得不經常三更半夜敲門,讓其熄燈睡覺。王陽明家訓第一條就是:勤讀書。偉人也講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一日不讀。」可見讀書是一種貴族精神。多而後精通,精通而後才能淵博,淵博而後才能通達。
第二句「行善貴多,冀其專而能久」,首先想到《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心是善良了,或者說是老天給人本性是善,而人心被物役也可能表現為外求,從某種程度來說也可以是惡,這裡不贅述。「貴多」是提醒我們堅持本心善良,或者是多多行善,「其專」可以理解為專注,專注此心修行「善」,保持善而能達到天長地久。孔子談善既是仁,在《論語》中評價人的行為分等級,第一個就是善,因此仁的行為表現首要是善。中國《易經》中也談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在今天中國人表現尤為點讚,在疫情面前人們表現空前團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多數人都捐款捐物;響應號召居家讀書;白衣天使逆行奮戰在一線……有太多的感人事跡,每每聽到看到善舉都使人熱淚盈眶,我為中華民族而驕傲。
心中有惡世界是悲哀的,心中有善世界是充滿希望的,善行天下可天長地久!
作者:啟予弟子唐嘉隆天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