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營口大石橋,三所公立高中,不愧為大石橋市的驕傲

2020-12-21 瀟灑哥講教育

位於遼寧省營口市的東北部和遼河下遊的大石橋市,又被稱為大石橋,大石橋市是世界上的「四大鎂礦產地」之一,又被稱為「中國鎂都」。

作為資源型城市,大石橋市的經濟實力強大,發展潛力巨大,城市發展的同時,也在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根據小編了解,在2012年的時候,大石橋市鎂製品出口創匯額佔中國總額的42%,中國第一。除此之外,大石橋市多次被評為全國百強縣(市)。當然了,大石橋市的教育水平同樣不弱。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大石橋市這三所不錯的公立高中。

大石橋市美景

大石橋市高級中學

學校又被稱為大石橋市第一高級中學,學校的前身是1948年創辦於的營口縣聯合中學,學校在1956年改名為為營口縣中學,1958年的時候改名為營口縣高級中學。

大石橋市高級中學是遼寧省省級重點中學和遼寧省示範性高中,學校總體佔地面積近2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高達7.5萬平方米,另外還有10多萬平方米的綠化面積,學校綠化面積大,綠化率高,是遠近聞名的「園林式學校」。學校擁有7000名在校生和近500名教職工,學校是師資力量雄厚,包括4名特級教師,157名高級教師,4名國家級教練員國家和34名市級骨幹教師等等。

大石橋中學校門

大石橋市第二高級中學

1958年創辦的營口縣第九中學,就是如今大石橋第二高級中學的前身,學校在1981年的時候改為現名,和一高中一樣,同樣是一所實力強大的老牌中學。

大石橋二高中也是省級重點中學和省級示範中學,學校分為三個校區,分別為東校區、西校區和南校區,總體佔地面積10.6萬平方米,其中學校的建築面積近5萬平方米。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教職員工近300名,包括2名特級教師,69名高級教師,23名地區學科帶頭人等等,學校教師學歷高,知識面廣,對學生認真負責。

學校學生們

大石橋市第三高級中學

大石橋市第三高級中學坐落在南軒橋下,學校教學設備齊全,設施先進,學校擁有教學樓、實驗樓、宿舍、食堂,體育館等各類教學所需建築,學校是一所現代化中學。

大石橋市三高中總體佔地面積為4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佔一半。學校師資力量比前兩所稍弱,但是也不弱。根據小編了解,學校現在擁有150名專任教師,包括44名高級教師,65名中級教師和若干名各類骨幹教師等等。而隨著學校的不斷進步,如今的三高中已經是營口市重點高中。

這三所高中都是大石橋市的公立高中,培養出了一代代大石橋市優秀的畢業生,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巨大貢獻!

(因學校在不斷規劃,文中有不對的地方或者圖片,歡迎留言告訴小編,小編看到後第一時間改正,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第一位遼寧人是美女,在營口大石橋被發現,距今26萬年
    @遼寧有歷史不胡說 不戲說 不深說原創內容,轉載請標明出處你知道遠古時代第一位遼寧人出現在哪嗎答案是:營口。具體位置是遼寧省營口大石橋市永安鄉西田村的金牛山上。因為這位遠古人類的化石是在金牛山上發現的,所以,被稱為「金牛山人」。人類進化大體劃分為四個階段: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其中包括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 大石橋助企復工再發力:口罩送你,消毒液給你!
    中新網遼寧新聞3月9日電(曉 林 趙 超 宋婉寧)日前,大石橋市政府又為82家重點企業免費提供口罩25000個,消毒液500桶,防疫物資已於3月3日統一發放完畢。
  • 大石橋市關工委榮獲 「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在中國關工委、中央文明辦日前召開的表彰大會上,大石橋市關工委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稱號,這是該市第三次獲此殊榮。大石橋市關工委成立30多年來,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作為,積極爭取黨委和政府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建立健全黨建帶關建機制,做到「四納入、四到位、四統一」,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大石橋市關工委堅持「主動拉車、積極推車、善於搭車」的工作機制,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努力做到思想聯通、組織聯體、陣地聯建、資源聯用,不斷增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整體合力。
  • 大石橋市召開環保整治工作調度會
    12月16日,大石橋市召開環保整治工作調度會,第一時間傳達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東北督察局局長張軍一行,到我市督察檢查鎂產業環保整治相關工作時各位領導的講話精神。省生態環境廳督查專員金起龍,大石橋市領導王立偉、韓文志、高明泉、遲程、王貴鵬、許華茂參加會議。
  • 生態環境部東北督察局局長張軍一行到大石橋檢查鎂產業整改情況
    就在昨日,國家生態環境部東北督察局局長張軍一行,在省生態環境廳領導的陪同下,再次來到大石橋市檢查當地鎂產業綜合整治的進展情況。營口、大石橋兩市領導翁永財、趙永勝、周大臣、王立偉、韓文志、高明泉、遲程、王貴鵬、許華茂參加活動。局長張軍將督察檢查組分為三組人,分別對耐火材料、礦山開採和生活垃圾填埋場等相關行業企業進行檢查。
  • 大石橋市委書記王立偉到宏宇耐火、盛海化工等企業調研重點項目
    7月20日,市委書記王立偉到大石橋經濟開發區調研重點項目。副市長許華茂參加調研活動。王立偉來到宏宇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企業新引進的遼寧普科精細化工年產500噸彩色濾光片著色劑、3萬噸間苯二胺、2萬噸酚醛樹酯項目進展情況,及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困難。並聽取大石橋經濟開發區關於營口盛海化工40萬噸多金屬複合金銀銅綜合回收項目和廣西碳歌環保新材料發泡陶瓷板等重點項目推進情況匯報。
  • 大石橋聯盟與歌手黑龍、邢榕原創歌曲《平凡不平凡》為中國加油!
    由溶洞音樂、大石橋聯盟聯合出品的抗擊疫情公益歌曲《平凡不平凡》在各大音樂網站強勢登陸後,由大石橋聯盟精心拍攝製作的《平凡不平凡》MV今日正式推出。 疫情發生以後,在全國共同抗擊疫情的形勢下,遼寧人眾志成城,心系武漢,用實際行動為中國加油。瀋陽籍音樂人邢榕用最短的時間創作了《平凡不平凡》這首歌曲,通過大石橋聯盟與歌手黑龍、邢榕的群星傾情演唱,獻給抗擊疫情的每一位捨身忘我、默默付出為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獻給所有醫護人員和工作者,向他們表達深深的敬意!
  • 大石橋街道開展散煤治理宣傳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張恩雨 為切實改善轄區環境空氣品質,深入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近期,鄭州市金水區大石橋街道辦事處在轄區開展了散煤禁燒宣傳活動。
  • 「洛陽老湯的故事」政和路美食街上的東關大石橋陳記驢肉湯
    2019年4月2日,洛陽市認定了首批22家「洛陽老字號」,其中有兩家洛陽湯館入選,其中一家湯館就是歷史悠久的洛陽市瀍河區東關大石橋陳記驢肉湯夾馬營店,這是洛陽驢肉湯館入選的唯一一家。說起東關大石橋陳記驢肉湯,是一定要說陳運先生的。應該說,陳運先生讓祖傳的驢肉湯揚名洛陽城,並先後在國內外媒體上露臉,聲名遠播海外。
  • 回望鼠年丨營口戊子往事
    (圖為被燒毀的國民黨運兵船停靠在營口港碼頭)國民黨軍撤退到營口1948年9月25日,國民黨第五十二軍撤退到營口。人民解放軍挺進營口1948年10月26日,根據東北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部電令,第九縱隊向營口挺進。
  • 趙縣永通橋:梁思成稱「其式樣簡直是大石橋縮小的雛形」,免門票
    河北趙縣有兩座千年古橋,分別為安濟橋(又稱趙州橋、小石橋)和永通橋(小石橋)。歷代將永通橋稱為安濟橋的「姊妹」、「伯仲」,民間流傳有俗語「大石橋上看功夫,小石橋上看花草」。很多人來慕名到趙縣旅遊,大多是衝著趙州橋來到,根本不知道趙縣還有這麼一座小石橋,眼下,趙縣以小石橋為主題建成了永通橋公園,而且參觀是不收門票的。1933年,梁思成先生因一首民間歌謠傳唱,慕名考察了趙州大石橋。測繪安濟橋之後,梁思成先生在趙縣西門外護城河上,意外得識到小石橋(永通橋),「其式樣簡直是大石橋縮小的雛形。
  • 攜手遼寧科技大學,嘉順科技打造鎂制材料精細化工產業標杆
    不妨看看遼寧嘉順科技有限公司立足「三區疊加」、「多輪驅動」的營口,發揮自身產業優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績。12月11日,在營口市政府數位化廳召開的一場關於遼寧鎂制材料精細化工技術產教融合創新中心籤約儀式能否讓遼寧嘉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倪忠偉有所放鬆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認的是,自五年前公司聚焦技術轉型、開始產業升級,並投入巨額資金打造鎂制材料精細化工以來,倪忠偉是壓力最大的那個人。
  • 抖音創作者分享計劃遼寧站開啟
    11月27日,「我要更好—抖音和ta的朋友們」分享計劃遼寧站在瀋陽舉行,多名千萬粉絲創作者講述他們的短視頻創業故事。每位創業者都曾有涕淚交織、柳暗花明的人生經歷——原來,抖音可以幫助這麼多普通人實現他們的人生夢想,物質精神雙豐收。  抖音上的遼寧人:  有人靠拍抖音改變貧寒,有人找到人生意義  來自營口大石橋、31歲的韓世一在舞臺上講述自己的創業故事。
  • 「神秘低調」的遼寧首富:40歲開始創業,打拼31年賺得420億身家
    根據《2020年胡潤百富榜》顯示,遼寧地區共有39人上榜。嘉晨集團董事長孫壽寬第七次問鼎遼寧首富,以420億元財富位列榜單第111名,較去年增長65億元。方大集團方威、桃李麵包吳志剛家族分列二三位。光線傳媒王長田、杜英蓮夫婦,快手創始人程一笑緊隨其後。
  • 營口志願者關愛支援湖北醫護人員家屬紀實
    他們同所有醫護人員一起,舍小家為大家,懸壺濟世,醫者仁心,扛起了白衣天使的責任擔當,是濱城人民的驕傲! 每一點螢火微光,都匯聚成熊熊火炬、璀璨星河。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他們的平安歸來,是每一位濱城市民的心願。 照顧他們的親人,免去他們的後顧之憂,營口志願者在行動。
  • 營口:海江豚在西海岸援擱,市民急救…
    7月3日12時許,市民孫先生午休時間在營口西海岸散步,發現不遠處的溼地中躺著一隻「海豚模樣」的動物。孫先生初步判斷,「海豚」應該是受傷擱淺了,由於缺乏專業經驗且溼地環境不宜貿然深入,他選擇立即聯繫相關部門,並發動「朋友圈」力量尋求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