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秒就能完成一道垃圾分類選擇題,1分鐘內準確將20種垃圾分類完畢,自編自演垃圾分類趣味節目,這些垃圾分類「小達人」,是東城區寶華裡小學的孩子們。
日前,永外街道團工委、婦聯聯合寶華裡小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分類小達人」垃圾分類擂臺賽,40名五年級的學生分為綠色精靈隊和藍色天使隊熱火朝天地打起擂臺。
「如果我們不去分類,我們的家園就會被這些高高的垃圾山吞沒!」在觀看了開場小視頻後,孩子們積極踴躍舉手發言,用稚嫩的話語描述垃圾不分類的危害。
隨後,趣味擂臺賽正式打響,比賽共分為三個環節,團結一致必答題、先聲奪人接龍題和爭分奪秒操作題。「這題我會,應該選A,廚餘垃圾。」「不對,這題應該選有害垃圾!」在必答題環節遇到意見不一致時,孩子們就用自己的方式商量出一個最終答案,當裁判宣布回答正確時,小隊員們歡呼雀躍,回答錯誤時,大家又互相安慰、加油鼓勁,不僅夯實了垃圾分類知識,也鍛鍊了團結協作的能力。
在先聲奪人接龍題環節,小隊員們5人站成一列,依次回答大屏幕上顯示的「垃圾」屬於什麼類型。爸爸抽剩下的菸頭、媽媽打碎的香水瓶、用到只剩一點的鉛筆頭……這些生活中看似常見的物品,卻十分容易混淆,但是小達人們絲毫沒有被難住,一個接一個地回答出正確的類別。
「你來遞卡片,她來投,這樣更快些。」在最後的爭分奪秒操作題中,每個隊的小隊員們都拿到了20張畫著不同物品的卡片,以及迷你四色垃圾桶,在最短時間內投放正確率最高的隊伍獲勝。小隊員們分工合作、各取所長,有的負責讀卡片上的文字,有的負責投放卡片,有的負責檢查對錯,一雙雙小手不停地忙活著,僅用1分多鐘就完成了分類任務。
除了答題,小小達人們更展示了自己的創作能力,兩個隊伍分別表演了垃圾分類三句半、垃圾分類小品等節目,用童言童語演繹環保童心。
擂臺賽結束後,兩個隊分別獲得優勝獎與進步獎,小隊員代表說:「我感受到垃圾分類也有很大學問,我們會自覺做好垃圾分類,為維護地球媽媽的生態環境做出貢獻。」到場嘉賓為小達人們佩戴上「分小萌」榮譽徽章,寶華裡小學五年級年級組長馬歡進行了活動小結,並向同學們發出愛護環境、踐行垃圾分類的號召。永外街道工委副書記崔位陽介紹:「拉手行動旨在讓小朋友帶動家長一同參與垃圾分類,這也是永外街道垃圾分類七大行動之一。前期,街道已經聯合轄區學校開展了小小垃圾分類宣傳員、小小垃圾分類監督員等活動,效果非常好。永外街道也會繼續探索推廣垃圾分類的新形式,持續做好這件利國利民的關鍵小事。」
【來源:北京東城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