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是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而核心期刊則是中國國內的一種期刊分類方法,雖說是兩種概念,但有時二者是可以共同存在的,比如一個刊物既是國內核心期刊,同時又被SCI檢索,成為SCI期刊,這種情況下,作者發表了該期刊論文,這篇文章既是SCI論文又是核心期刊論文,一本SCI期刊是否能算作核心期刊,這要看期刊的具體情況。
常常有作者喜歡將SCI與核心期刊作對比,但事實上是不能簡單的把SCI同核心期刊劃等號,二者還是有非常明顯的區別的,SCI是國際高等級期刊的一種目錄,目錄涵蓋全世界各領域頂尖的學術期刊,是受國際學術界普遍認可的,而核心期刊只是在國內受認可,國際上不大認可核心期刊。就國際地位而言SCI相比核心更厲害些。

SCI從來源期刊數量劃分為SCI和SCI-E。SCI指來源刊為3700多種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碟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簡稱SCI CDE),SCI-E(SCIExpanded)是SCI的擴展庫,收錄了5600多種來源期刊,可通過國際聯機或網際網路進行檢索。SCI期刊目錄期刊很多,又分為1-4區,SCI中科院1區、sci2區上的期刊基本上都為世界頂尖期刊,比普通意義上的國內核心期刊要高出不少,即便是sci4區的期刊,一般情況下也是高於北大核心的。

SCI對於很多作者來說是高不可攀的,對於普通作者來說SCI確實是這樣的,一般能發表SCI的作者都是國內高學歷人才或者是各專業的科研人員,本身知識水平和科研能力就非常高,選擇哪一個進行發表要看作者的能力水平和實際需求了,對於大多數作者來說能發表核心期刊已經很不容易了,因此,普通作者發表SCI論文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