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絡技術發達,信息爆炸,我們動動手指,就可以在我們看到的所有事件上發表評論,仿佛每個人都是知情者和評判者。其實,大多時候我們只是發洩著自己的情緒,對事情發生的根由與經過並不了解,只是通過隻言片語的轉述,而對我們看到的事情品頭論足。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網絡暴力,或者輿論綁架。
這種現象由來已久,古今中外比比皆是,在熱播劇集《權力的遊戲》中,最大的受害者莫過於「弒君者」詹姆蘭尼斯特。
詹姆蘭尼斯特,凱巖城公爵泰溫蘭尼斯特的長子,七大王國曾經最年輕的御林鐵衛,高大挺拔,金髮飄揚,有著閃亮的碧眼和刀鋒一般的笑容,七大王國的劍術高手。因在「簒奪者戰爭」的最後階段,殺死了自己誓言守衛的國王——「瘋王」伊利斯坦格利安,被人們冠以「弒君者」的惡名。
但從來沒有人問過他,為什麼要殺死瘋王。沒有人在乎原因,也沒有人去傾聽他的內心,即使是自己的父親也一樣。
於是,這個詛咒一樣的綽號伴隨了他一生。他接受了「弒君者」的稱號,仿佛這是一頂桂冠。無論什麼時候,所有蔑視他的人都會抬出「弒君者」的緊箍咒來壓制他,尤其是勞勃國王和奈德首相。
囈語森林戰敗被俘,他用誓言自贖,答應凱特琳史塔克夫人,願意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她兩個女兒的生命。但沒有人相信他的誓言,畢竟他是一個背棄過自己誓言的人,「弒君者」這個稱號,不僅是對他罪行的控訴,也象徵著他的背信棄義。
然而,背棄過榮譽的他,卻是最珍惜榮譽的人,詹姆將「守誓劍」交給布蕾妮,讓她用奈德的劍保護奈德的女兒,通過布蕾妮間接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即使那時凱特琳夫人早已香消玉殞,他依然守護了自己的誓言。
他守住的不僅是這一個誓言。
當父親要求他退出御林鐵衛,脫下白袍做凱巖城的繼承人時,他頂撞了父親,堅決地守衛著自己作為御林鐵衛的誓言。
當目睹了「活死人」後,他不惜和瑟曦決裂,執意獨自北上,選擇為活人而作戰。他清楚地知道,與他有殺父之仇的丹妮莉絲會處決他,被他推下高塔的布蘭會將他的醜事公布於眾,但他還是選擇了北上,即使有去無回。
臨冬城之戰,最終擊敗異鬼軍團後,他不顧布蕾妮的苦苦攔阻,執意回君臨保護他的女王,直到兩人一起葬身於紅堡的廢墟之下。
在黑水河南岸戰役中,當他一人一馬衝向龍女王的時候,看到那個悲壯的身影,人們才發現,最具有騎士精神的,原來就是那個一直被我們鄙視的人。
最信任他的人莫過於塔斯的布蕾妮,一個勇敢忠誠但不漂亮的女戰士。她在一番同甘同苦的患難中,得知了他內心深處的秘密。她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從詹姆口中得知他殺死「瘋王」的真正原因。
詹姆的扮演者,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曾經在一檔電視訪談節目中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我們大多在好人和壞人之間的灰色地帶搖擺。
那我們呢?
和粗鄙的勞勃拜拉席恩一樣,對他只管嘲諷;和珍視榮譽的奈德史塔克一樣,對他只是鄙視;和其他自認為高貴的騎士一樣,對這個違背誓言的人既怕又恨,躲在「弒君者」這面擋箭牌後沾沾自喜,又或者和七大王國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等,對自己並不了解的事和人指手畫腳、品頭論足。
有幾個人知道,詹姆蘭尼斯特是為了拯救十幾萬君臨的百姓,才殺了瘋王和他的火術士們呢?如果不是詹姆,君臨城將成為人間地獄,幾十萬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將葬身火海。
是選擇守護君臨城,保護十幾萬人的生命;還是遵從那個已經發瘋的國王的命令,讓君臨城成為一片廢墟呢?
到底哪一個選擇,會讓詹姆蘭尼斯特更加榮耀呢?
人心之中一桿秤,很明顯,詹姆做出了他的選擇,即使一輩子背負弒君者的惡名,也在所不惜。
黑夜掩蓋了一切罪惡,人們只看到了他殺死國王的事實,卻從來沒有探尋過這件事背後的真相。
一個真正的英雄,背負著沉重的惡名,沉默了一生。
如果是你,易地而處,你會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