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學生更愛二次元 性別差異明顯

2021-01-09 donews

就算是動漫帝國日本,在二次元產業的版圖上,子供向作品也是拉動市場的強力引擎。抓住小學生的胃口無疑是製作者們角力的重點。

日本調研公司ボイス情報株式會社發布的《角色授權—2015消費者調查》,對授權角色的知名度、喜好度、購買及購買慾求情況進行了調查梳理,其中關於小學低年級群體的相關情況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以下簡稱《調查》)。

《調查》整份資料分為兩部分、八個章節,第一部分為發布開放式調查問卷以觀察消費者的角色意識;第二部分則是用八個章節來分析問卷結果體現的業界動向。

該問卷調查時間為2015年2月13日—2月22日,採用網絡調查的形式。調查對象包括都內及東京近郊(東京都、千葉縣、埼玉縣、神奈川縣)居住的幼兒、小學低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包括短大、專門學生)、社會人(包含公司職員)。

其中關於幼兒、小學低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生、高中生的一部分內容包含家長的代理回答。

在對調查問卷整理匯總後,記者得到了下面的人氣角色得分排名表:

人氣角色得分排名表

在這份全年齡的大排名中,性別差異的特性十分突顯,比如hello kitty和女生角色my melody在男性受眾中幾乎全軍覆沒。而龍珠、火影忍者這類熱血少年作品在女性群體中也反響平平。

排在前兩位的《妖怪手錶》以及《哆啦A夢》均為典型的子供向作品,低年齡段人群的參與度,尤其是低年級男同學的活躍程度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然而,雖然小學低年級生這一群體對二次元反應最強烈,但記者認為仍然存在兩個問題:

1、小學生群體的喜好偏向盲目,經常出現喜新厭舊的情況,如果不進行準確定位,非常容易被這一群體拋棄,無疑增加了製作的成本。

2、小學生群體本身沒有購買力,他們能否成功對產品進行消費,家長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如何設計出既能讓小學低年級生喜歡,又能被家長認可的作品成為擺在創作者面前的重要功課。

而以上兩點,透過本次發布的《調查》,我們或許能找到一些可以借鑑的答案。

收集類遊戲和玩具才是拉動消費的車之雙輪

從整個調查結果中將小學低年級生(本次整理以男生為主)的調查結果單獨排列後,按照知名度和購買程度我們得到下表的信息:

(小學低年級男生向)作品知名度及購買情況明細 (部分作品信息見文章結尾處)

當我們挑選出按「知曉且已購買」順序列出的前15名作品時,我們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收集類遊戲和玩具的產品更好賣。

排在前兩名的作品,《妖怪手錶》、《口袋妖怪》、都是典型的收集類遊戲,形象和性格各異的典型角色無疑會激發小學生的收集欲,入坑的小學生理所當然會更捨得消費,第五位的TOMICA公司以生產汽車玩具為主,各種品牌,各種車型的汽車玩具究竟有多吸引人,經歷過孩童時代的我們想必感同身受。前十五名的作品中「群像」風格都十分明顯,除典型的個別吉祥物式的獨立角色,以團隊形式推出的作品顯然更容易帶動消費。

想賺錢?賣些文具和糖果試試看

商品和人氣角色貼合幾乎是無所不包的,但是究竟什麼樣的商品最具人氣,最能讓小學生買帳一直是製作者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從《調查》給出的結果中,或許我們可以看到一絲門道。

相關角色商品購買及欲購情況

不出意料的,玩具和遊戲是低年級小學生消費的主要領域。這也是和人氣角色貼合最緊密的兩個領域。不過通過對這幅圖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除了前面的兩種選項,製作者們還可以選擇文具和糖果。

的確,對於小學低年級生而言,文具是每天都要使用到的東西,在文具上增加他們喜愛的人氣角色,很大程度上確實可以增加消費,況且相比於玩具和遊戲,文具在小學生學習的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家長為此買單也顯得順理成章,因此文具和人氣角色的牽手再合適不過。

而糖果從調查的結果上看,也是銷售效果非常理想的領域,美味的糖果和喜歡的角色相互作用,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授權角色因為本身虛擬性的特點,幾乎可以和任何產品結合。本身確實蘊含著無限可能,並且周邊商品的售賣即便在中國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能否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團隊要創造什麼樣的角色以及製作什麼樣的周邊。

附錄——小學男生喜歡的都是什麼

TOMICA

Tomica(トミカ)是日本Takara Tomy 公司所生產的系列合金玩具汽車及其相關產品的特指品牌,1970年創牌,至今已47年。從最初只生產日本本土小車車模型(黑黃盒)與外國小車模型(藍白盒),到後來開始製作貨車、火車等大車並推出tomica套裝(4臺或多臺車在某一主題下被包裝在一起發售)。如今的TOMICA,已經有超過140個暢銷模型且每月都會發布新款。

Plarail

普樂路路,日本一款經久不衰的系列火車玩具,至今已超過50年歷史,與TOMICA同屬於日本Takara Tomy公司。除了當年風靡全球的鐵膽火車俠,Plarail還有許多火車、鐵路相關的拼裝玩具。

角落萌寵

又名角落生物,是誕生於2012年的可愛角色,主要取材自日本人無論是在坐電車抑或是咖啡室,都儘可能會互相依偎坐在角落的特性。

設計公司SAN-X是日本一家擁有超過60年歷史的老牌卡通品牌公司,趴地熊、輕鬆熊、黑白豬等皆出自其手。

手裏劍戰隊忍忍者

本片講述了紅、藍、黃、白、粉、金五個年輕人,作為伊賀崎家末裔,為了繼承祖父「終結忍者」的封號,阻止妖怪軍團復活「牙鬼幻月」並拯救世界的故事。

瘋梨(船梨精)

有著驚人彈跳力與多嘴吵鬧角色等設定、2011年底由網友創作並通過網絡分享的角色,迥異於日本一般的當地吉祥物,也是千葉縣船橋市的「非官方」吉祥物。

船梨精除了在「2013年當地吉祥物總選舉」中獲得優勝外,也經常獲邀參與各大電視臺的節目演出,甚至客串動畫,並推出主題歌曲唱片。

屁桃君

屁桃君出自日本暢銷繪本《こびとづかん(醜比頭)》,該書以日本傳說故事《小老人》為原型。屁桃君因富有特點的臉而備受人們喜愛,相關手辦也相當受歡迎。

《醜比頭》繪本說的是天真無邪的小朋友認識了在森林裡的各種精靈。傳說這些淘氣的小妖精身高大約10公分, 個性害羞且隱密,只有天真的小孩以及個性純真善良的人才會看的到。

My Melody

My Melody(臺灣譯名為美樂蒂)是HelloKitty所屬的三麗鷗(Sanrio)以兔子造型的卡通角色,在1975年誕生。近年在亞洲區很受歡迎,因此產了不少相關兒童玩具及商品。

相關焦點

  • 日本校服取消「性別差異」,穿裙子不如穿褲子?還是中國校園領先
    學生的校服存在諸多差異,比如不同的學校,校服的款式、顏色、設計等都可能存在不同。對比國內的校服和國外的校服,即可發現明顯的差別。提起日本校服,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JK」,女生普遍水手服,男生普遍立領。但是這種校園制服,並不是受到所有學生們的喜歡,目前日本也在面臨著校服的改革。
  • 日本不愧是動漫大國,小學生二次元創作能力讓人嘆服,這才是後浪
    日本作為動漫大國已經雄踞動漫市場很多年,對於一個盛產國際知名漫畫家和經典動漫的國家,日本多年來所積累的的二次元文化底蘊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那麼日本為什麼能夠在動漫市場上保持長久不衰?這和日本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是分不開的,11區的小學生從小就受到二次元文化的薰陶,自小開始就擁有了讓人嘆服的二次元創作能力,粉絲們紛紛感嘆這才是後浪。
  • 小學生在課本上塗鴉,果然二次元才是最愛,網友:繪畫天賦太高了
    到了上學年紀,現在的小學生比以前慘了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給孩子報名補習班。不過相比大人的世界,小學生的童年還是好了太多了,沒有工作的壓力。回想起我們小學時光,大家都會在課本上塗鴉,你們是否還記得?在課本上亂寫亂畫,對於自己喜歡的二次元人物,小學生都會在課本上畫下來。塗鴉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塗鴉」,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費城。
  • 外國小學生在課本上塗鴉,想像力豐富,網友:果然二次元才是最愛
    隨著二次元文化的發展,現實生活中都出現了很多二次元的元素,二次元與三次元是相對,二次元是人們創造的理想型唯美世界,三次元就是我們所處於的現實世界。二次元的定位傾向於年紀小的人群,比如小學生就很喜歡看動畫片,動漫也有很多人喜歡,不過很多人都認為大人看動漫會比較幼稚。
  • 日本校服取消性別差異,可能嗎?
    「日本校服即將取消性別差異,統一起來」的消息迅速在網絡上傳播了開來,成為了眾多網友們熱議的話題之一。提到日本校服,可能大家想到的都是JK,畢竟今年的JK事件是比較多的,讓人們對JK系列的服裝有了一定的認識。
  • 日本的小學生們喜歡什麼?子供向作品大調查
    文/三文娛(微信公號:hi3wyu) 就算是動漫帝國日本,在二次元產業的版圖上,子供向作品也是拉動市場的強力引擎。抓住小學生的胃口無疑是製作者們角力的重點。人氣角色得分排名表 在這份全年齡的大排名中,性別差異的特性十分突顯,比如hello kitty和女生角色my melody在男性受眾中幾乎全軍覆沒。而龍珠、火影忍者這類熱血少年作品在女性群體中也反響平平。
  • 調查顯示日本小學生最想當糕點師
    日本一項年度調查顯示,整體而言,日本小學生今後最希望當糕點師。日本「天空新聞24小時」網站3日報導,日本學研教育綜合研究所2020年8月就今後職業理想調查一至六年級小學生每年級男女生各100人,共計1200名調查對象在監護人陪同下回答問題。總體排名中,糕點師位列第一,警察、職業足球運動員和視頻共享平臺優兔主播或其他網絡主播分列第二至第四,醫生和託幼機構教師並列第五。
  • 為什麼日本小學生最愛職業是足球運動員?這個人的貢獻不可磨滅
    近日,日本教育研究部門向社會發布了一份《小學生白皮書》,對日本國內近500萬小學生家長進行了抽樣調查,了解孩子將來最渴望從事的職業情況。結果女生最愛的職業為糕點師,而在男生最愛職業的票選中,職業足球運動員毫無懸念地當選頭名。
  • 胡澎評《父權制與資本主義》︱尋找兩性性別差異的根源
    《父權制與資本主義》,[日]上野千鶴子著,鄒韻、薛梅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281頁,58.00元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的《父權制與資本主義》近期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一部從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立場闡述兩性性別差異根源的重要理論著作
  • 神奇寶貝:當沒有性別差異的寶可夢有了不同的形態,腕力變美了
    導讀:在寶可夢的世界之中,其實也有著性別之分。有的寶可夢只有雌性,有的寶可夢只有雄性,而擁有不同性別的寶可夢並非是完全一樣的,它們也擁有著各自獨特的外貌特徵。文/小左有的寶可夢擁有進化形態,但是卻只有一種形態,並沒有很明顯的外貌差異,因此訓練家們就要依靠他們的直覺來判斷寶可夢性別。如果我們可以在寶可夢的外貌上為它們做一下區分,這樣會不會讓它們更令訓練家們喜愛呢?
  • 性別差異下的寶可夢,烈焰猴紮起了小辮子,甲賀忍蛙變成扇子媽
    跟大部分生物不太一樣,寶可夢自身雖然也存在著性別。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有不少的寶可夢雖然有性別,但是並沒有性別差異。也就是說都長著一模一樣的臉和特徵。官方為了省圖鑑,已經絞盡腦汁。地區形態、退化型、進化型已然頭皮發麻,像性別差異這類小問題,恐怕會成為有生之年系列。
  • 百變COS秀 當二次元的美人性別的不明_二次元的美人性別不明...
    百變COS秀 當二次元的美人性別不明  現在去漫展,總是能看見很多很多的coser,穿著各式各樣的好看cos服,化著美豔無雙的精緻妝容,穿著裙子的妹紙們有著甜萌的笑容,穿著西裝的漢子們帥氣逼人
  • 「男性說教」、「茶裡茶氣」,人類的交談真存在性別差異嗎?
    男性和女性使用的詞語類型和語法有各自的特點,兩者之間存在許多鮮明的差異,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性別化語言」。正因如此,大多數時候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分辨出話語表達者對應的性別。McMillan)和同事便探討了不同性別在交流過程中存在的差異。麥克米倫讓大家組成小組一起解決問題,對該過程中人們使用的語句成分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女性語言表達中會出現更多不確定語境,比如更多地使用模糊限制語(如,大概、可能)和附加疑問句(如,「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對吧」);而男性語言表達過程會更加自信,更喜歡打斷女性的發言。
  • 寶可夢火系御三家的性別差異,小火猴自帶捲髮,火稚雞變光頭
    寶可夢的性別差異,也不是什麼比較新鮮的詞語。這是一種後加入的設定,社長也不記得是從什麼版本開始有了性別差異的狀況,或許是AG?或許是BW?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這個性別差異,至今(劍盾、旅途)都還存在著(愛管侍)。由此可見,官方對於性別差異還是挺執著的。只不過寶可夢數量比較龐大,無法一一安利而已。
  • 神奇寶貝小科普:你可能沒發現的寶可夢之間的性別差異——第五期
    這次繼續來給大家科普在同類的神奇寶貝中關於雌雄性別之間的微小差異,有的時候就算是同類的神奇寶貝,也會因為性別不同而有著不同的外形或生活習性哦第一類、烏波烏波是一種生活在池塘邊小小的水魚寶可夢,它們的設計可能來自於蠑螈或蝌蚪
  • 寵物小精靈:性別差異,女皮神愛心尾巴,它被誤認為閃光精靈
    其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小精靈的種類,目前小精靈的數量多達807隻,它們形態各異,就連性別也存在著差異,今天就讓漫徒為大家盤點那些性別明顯差異的精靈吧!首先登場自然寵物小精靈的第一大萌神——皮卡丘,陪伴智爺,陪我們一起走過21年的可愛電氣鼠,渾身黃色的皮毛,尖尖的耳朵,臉頰上兩個紅色的圓形點氣囊,當然皮卡丘得外形特徵自然就是它那如同閃電一般鋸齒狀的尾巴。
  • 比起父母,日本小學生更崇拜《鬼滅之刃》的主角
    記得在今年早些時候有張謠言圖流傳很廣,這裡說到日本媒體對於「小學生將來最想從事的職業調查」,發現小學生們最想當的就是「鬼殺隊」。可實際上這圖是日本2012年的一個電視截圖畫面,已經流傳十分久遠,在《lovelive》大火的時候這圖也被改過一次。
  • 口袋妖怪小百科:寶可夢的性別差異一
    性別差異是同一種寶可夢性別不同在外貌上也會有多多少少的差異,和尼多蘭尼多朗這樣的性別對應寶可夢區分。擁有性別差異的寶可夢很多,且沒有特別清晰的圖片,我就將名字和特徵說一下好了,部分會有圖片。PS:如無特別說明,圖片中都是左邊雄性右邊雌性。
  • 日本廢除校服性別區別,JK制服和校園戀愛動漫也會受到影響嗎?
    大家好,這裡是二次元小柯南。日本動漫領域有很多以校園戀愛為主題的動畫作品,主要講述日常系校園戀愛故事,劇情看起來比較暖也比較甜,受到了很多漫迷的喜歡。一般校園題材的動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校服裝。最近,日本在學生校服方面做出了改動,逐步取消男女校服的差別,將統一採用褲裝。日本廢除校服性別區別,目的是照顧部分學生的需求目前,日本校服正在發生變化,不再明確區分男生和女生的服裝,讓女孩子也可以穿褲裝。
  • 肖巍:女性主義「神經倫理學」的興起——從全球男女大腦性別差異...
    關於大腦性別差異的研究是女性主義神經倫理學當前所關注的重要問 題,一些學者試圖以女性主義視角分析和解釋當代神經科學對於大腦性別差異研究的各種新發現。此外,女性還更具有語言天賦,在算術計算和回憶路 途標誌方面勝過男性。同時,在做一些細緻的手工活 方面,女性也比男性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