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郭詩錦)近年來,大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銀行」)積極參與慈善公益事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教育扶貧、生態環保、抗震救災等方面累計向社會捐款1.2億元,支持和促進遼寧省大連市的教育事業,改善和提高當地貧困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樹立了企業良好公益形象。大連銀行始終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並重,持續加大對公益慈善事業的投入,努力實現企業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進步的融合,成為公益慈善事業的探索者與促進者。大連銀行連續多年榮登中國慈善企業排行榜,並於2018年被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於2019年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希望工程30年突出貢獻者」榮譽稱號,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同。
大連銀行捐贈100萬元保健食品助力抗疫
鞏固深化定點扶貧工作
大連銀行紮根濱城,長期支持希望工程的發展,陸續在大連貧困地區援建8所「希望學校」,為50多所貧困中小學校建立「愛心書法教室」「愛心音樂教室」「愛心體育園地」,捐贈「愛心校車」「愛心桌椅」「愛心圖書」等教學物資。除此以外,大連銀行2019年全年累計向定點扶貧村——大連市瓦房店土城鄉土城村投入55.8萬元,以解決當地飲用水困難。大連銀行還出資10萬元向土城鄉兩所小學捐建兩口「希望水井」,同時配套安裝先進的飲用水過濾設備,實施「打井+淨化+直飲」的全流程,解決了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難題;捐款30萬元為當地鑽打7口灌溉水井,緩解當地乾旱問題,還出資10萬元為當地兩戶特困家庭修繕危房。
大連銀行出資10萬元向大連市瓦房店土城鄉兩所小學捐建「希望水井」
在生態環保方面,大連銀行持續投入信貸資源,支持特色產業發展,重點推進以種植綠色無公害水果蔬菜為主的果蔬大棚建設項目,為土城村種植戶提供5萬元至30萬元不等的小額貸款服務。目前共計幫扶村民100餘戶,對其中8戶村民進行了貸款投放,累計投放98萬元。
豐富和拓展脫貧脫困新路徑
大連銀行持續聚焦影響「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切實落實提高脫貧質量的工作要求,分別在遼寧省、貴州省、四川省、內蒙古和重慶市等轄內貧困地區開展扶貧工作,探索拓展脫貧幫困新路徑。
教育扶貧是大連銀行扶貧工作的一大特色。大連銀行連續多年舉辦「六一愛心行」希望工程主題公益活動;捐資40萬元,設立「大連銀行圓夢助學金」。按照大連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的號召,對大連市定點幫扶市——貴州省六盤水開展扶貧志願服務活動,捐贈30萬元資金專項用於資助當地88名貧困學生;攜手遼寧省營口市站前區團委向區內30名貧困學生發放2.4萬元助學金;積極發動員工開展捐衣行動,籌集700餘件小學生禦寒衣物,經消毒處理後,捐給貴州省從江縣光輝鄉中心小學的貧困學生。大連銀行持之以恆地開展「希望助學」活動,連續舉辦11屆「崗位助學&愛心送學」大型公益活動,共設立助學崗位千餘個,愛心送學萬餘人次……
大連銀行始終把扶貧的重心放在精準扶貧方面。大連銀行投入200萬元扶貧資金助力湖南省邵陽縣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出資15萬元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捐建定居點食雜店,解決村民購物難的問題;向內蒙古察右後旗的「大病慢病扶貧愛心基金」項目捐贈4萬元,用於解決貧困人口因大病醫療費用報銷後剩餘部分的兜底救助;加入由重慶市銀行業協會等機構發起設立的「重慶銀保扶貧慈善基金」,捐贈5萬元用於開展扶老、幫孤、助殘等扶貧項目,聚焦特定人群,精準施策;向營口市「打造文明禮德城市專項基金」捐款2萬元。
傳遞「希望」正能量
大連銀行「走」到哪裡,就會將「愛」帶到哪裡,「希望足跡」遍布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成都、瀋陽、丹東、營口8座分支機構所在的城市。在北京市通州,大連銀行聯合社會福利院,設立「大連銀行兒童成長驛站」;在上海,對在滬就讀高中和大學的貧困學生予以資助;在天津,與天津市薊州區西龍虎峪鎮龍北小學建立長期企校幫扶聯繫,為該校援建多功能電教室和愛心圖書角;在重慶,為重慶市當地品學兼優的貧困中小學生提供長期援助直至高中畢業;大連銀行的志願者從成都市出髮長途跋涉近500公裡,赴四川省深度貧困縣——古藺縣轄內的椒園鄉新莊小學捐贈辦公設備和文體用品;在瀋陽市,實施「愛心午餐」工程,長期為當地殘障家庭、特困家庭、農民工家庭子女以及留守兒童等貧困學生支付在校期間的餐費;大連銀行為地處丹東市偏遠山區、經濟落後、物資極度匱乏的希望學校購置課桌椅,改善該校的教學環境;依託營口市社區青少年空間,為當地貧困學生發放助學金及生活用品……大連銀行源源不斷地向社會傳遞「希望」的正能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和一致好評。
播種希望,守望相助。大連銀行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堅持黨的領導、傳遞黨的關懷,不忘初心使命,牢記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講好希望工程的故事,感召更多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參與到希望工程事業中來,大力弘揚富有愛心的企業精神,在突出金融主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持續加大對希望工程的投入力度,助力希望工程在新時代展現新的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