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日本隨軍僧:一手撥弄佛珠,一手砍殺中國戰俘!參軍卻不打仗,日軍養和尚幹啥用?比日軍士兵還沒人性!
與世界其他國家不同的,在日本有種和尚是可以世襲的,也就是說,日本僧人是可以喝酒吃肉、結婚生子,並繼承廟產的。這是因為,佛教從傳入日本開始到現在,都和日本政治關係密切,因此產生了一系列在我們看來很奇葩的現象,在日本已成為司空見慣之必然。比如,二戰期間,日本就有大批僧人隨軍來到中國,一邊為陣亡的日軍念經超度,一邊手舞兇器屠殺無辜的中國人。
曾作為日本《中央公論》特派記者的著名作家石川達三,在日本佔領南京期間,曾被派往南京,回到日本後,他用10天時間就寫出了反映南京戰事的著名的紀實小說《活著的士兵》。作品的一開頭,就向讀者展現了一幅駭人聽聞的畫面:日本隨軍僧片山玄澄,一手拿著佛珠,一手用軍用鐵鍬一連砍死幾十個已經放下武器並失去抵抗力的中國戰俘。
此外,石川達三在這部小說的開頭,還對日軍其他士兵的殘忍與兇暴進行了揭露:日軍下士笠原伍長抓住一個不明身份的中國青年,不加詢問,讓此青年坐在河岸上,然後揮刀砍下其腦袋,將其屍身扔進河中。受到鼓舞的其他官兵,都羨慕與效法笠原下士殺人不眨眼的「勇敢行為」,也紛紛加入到殺人的行列:一等兵近藤因為懷疑一個中國年輕女子是「間諜」,就當眾剝光她的衣服,用匕首刺透了她的乳房;上等兵武井僅僅因為被徵來為日軍做飯的中國苦力偷吃了一塊用來做飯的白糖,就當場一刀把他刺死;一等兵平尾等人只因為一個中國小女孩趴在被日軍殺死的母親身邊哭泣而影響了他們的休息,便一齊撲上去,用刺刀一陣亂捅,將小女孩活活捅死……
石川達三的這部小說一出版,立即引起了日本當局的震怒。作品發表時,雖已被編輯部刪除了不少內容,帶有很多「空鉛」,但是在雜誌出版後送審時,仍因「有反軍的內容,不利於時局穩定」而被當局查禁。接著,石川達三以「違反新聞法」被追究刑事責任。1938年9月5日,石川達三被判監禁4個月、緩刑3年執行。此後,再也沒有人敢於寫作有關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真實情況的報導。
那麼,日本的隨軍僧人都是什麼來歷?他們在戰爭中又執行什麼樣的特殊任務呢?
日本的隨軍僧也叫從軍僧,日本佛教僧侶的從軍布教是始於中日甲午戰爭,之前均未聽過所謂的「隨軍僧」。也即,「隨軍僧」是明治維新前後軍隊國家化,第一場國家戰役中所產生的。而當初隨軍活動的,除了隨軍布教師外,還有由佛教僧侶組成的「追吊使」,從事慰問死者的工作。而從軍布教的工作還包括對被徵服地人民的傳教工作,後來甚至轉化為替日本帝國主義開疆闢土的先鋒部隊之一。
隨軍僧有十大任務:第一,埋葬戰死者、將遺骨先送到別院,再送回日本;第二,對士兵進行傳教;第三,慰問受傷者;第四,直接參加戰鬥;第五,名號(護身符)、佛珠、教義的分發;第六,提供慰問品、物資;第七,撫慰中國民眾;第八,向本部匯報戰況、活動情況;第九,傳教所的開設準備工作;第十,中文翻譯和其他活動,如聯絡戰死者家屬、樹立供奉塔等。
這裡著重介紹一下日本隨軍僧的宣傳鼓動與直接參戰情況。比如,甲午戰爭中,隨軍僧為美化日本侵略,認為戰爭原因是中國的「橫暴」,欺辱弱國朝鮮,阻止其獨立,這場戰爭是「義戰」。他們煽動說:「如皇軍怕死,不僅有背於日本帝國臣民之本分,也有背於吾佛教王法為本之御化導,因此必將是如來聖人之罪人。」巧妙地搬出如來佛祖赤露露地為侵略服務。針對那些戰死沙場的士兵的父母妻子,他們欺騙說:出徵士兵「頭戴天恩,肩荷佛恩」,他們肯定會因念佛而往生,「縱然水溺火燒,為槍炮所傷,為刀劍所貫,臨命終時不拘善惡……遂往生安養淨土的花之臺」。他激勵士兵抱著報答「天恩」、「佛恩」的精神而戰,就絕不會敗給敵人,並稱此舉為「我念佛行者之本分」。
日本是一個佛系國家,多數人信佛,僧侶的教化在士兵中有天然的權威。對許多新入伍的新兵來說,第一次殺人、搶奪、作惡,會有極大的人性觸動,但面對長官的命令,要不你死,要不活靶子死,他無法選擇。有的新兵對軍官的打臉、羞辱、懲罰感到無法容忍,甚至會冒出在陣中趁亂給他一槍的念頭,以報復長官的蠻橫。這都是初入戰場的新兵正常的心理反映。
但對僧侶的教化,日軍士兵是誠心接受,絕對的放心。有佛背書,有「正義」召喚,侵略殺人瞬間再無心理障礙,日軍思想徹底被「解放」了。這就是隨軍僧的魔性作用。
「參加戰鬥」也是隨軍僧任務之一。1937年冬,隨軍僧與日軍一同投入戰鬥,與日軍士兵爭先攻入南京以及周邊其他城市。西本願寺雜賀隨軍僧曾與日軍田代部隊共同行動,在攻擊江陰的時候一同衝入了南門。而就在前一日的凌晨4點,他與《河北新報》記者小野寺為了第一時間看到太陽旗在城內樹立的模樣,而順著民房房頂爬進了城牆,衝入了還未打開的城門,不經意的取得了第一名的功勳。
(參考文獻:賴晨《鮮為人知的隨軍僧》 石川達三《活著的士兵》。)(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