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的亞冠聯賽,由於連續看了多場比賽,看到上港與橫濱水手時,已經開始出現了意識模糊,看了半天才發現胡爾克不在場上。
第一感覺是胡爾克是不是受傷了,但是現場解說只是說胡爾克不能上場,於是搜了搜,這位大哥是因為上場比賽被佩雷拉提前換下而耿耿於懷,對佩雷拉語多放肆,而被上港俱樂部三停。
沒有胡爾克的上港反而越踢越好,基本上踢出了亞冠開賽以來的最高水平,三軍用命的上港最後強勢戰勝了橫濱水手,完全把出線的命運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基本上在中超小組賽還未結束的時候,我就發文評說上港的表現,把這支球隊的當時現狀總結為楊世元的拼別人命的鏟搶與胡爾克的拼命帶球,並且預言如果上港不改變踢法,他們大概率過不了中超半決賽。
當時有若干上港球迷留言比賽後相約再見。
上港被蘇寧淘汰後,一個未見。
其實上港本賽季的最大問題有兩個,一是前場外援的重疊,比如說奧斯卡與胡爾克的球權爭奪,再比如說洛佩斯與阿瑙託維奇的位置與功能重疊。
第二個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胡爾克與上港整個體系的格格不入。
可以說,胡爾克已經成為上港的毒瘤。
無奈,胡爾克的腿太粗,腕兒太大,佩雷拉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根本沒有棄用胡爾克的權利。
昨天的比賽證明一切。
於是,我們對上港今年的亞冠徵程充滿期待,我也收回我之前對於佩雷拉說的過頭話。
上港對於胡爾克的三停對於中超各隊都是經驗與教訓。
在二次限薪和中超新政之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們都不會再有超級外援,但胡爾克事件對於整個中超的外援的管理與選擇都有重大的借鑑意義。
首先,外援必須適合體系,現代足球不能容忍一個人游離體系之外的單打獨鬥,個人英雄主義的偶爾得利並不能挽回它給球隊帶來的巨大損失。
其次,外援必須服從管理。當年的恆大的外援個個牛氣哄哄,從巴裡奧斯到費南多,一個個照樣被管得服服帖帖,再高的工資請來的大腕兒也不是球隊的大爺。
我們基本上可以把胡爾克的現狀理解為俱樂部的放縱養成的無知者無畏,雖然上港俱樂部的此次對於胡爾克的棒喝有胡爾克合同馬上到期的因素,但上港的行為應該獲得掌聲。
未來的中超聯盟必須對於外援的引進加以規範,不論是管理還是選擇標準都要有明文規定,防止胡爾克事件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