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手機之王也走了下坡路,在前幾天的2019年度股東大會上,極果君只讀到了三個字:活下去!
傳音,昔日的非洲手機之王;在2019年的非洲手機市場,整體佔有率達到了52.5%,打敗了華為、三星、小米,是名副其實的「非洲之王」。
傳音早些年在非洲混的是風生水起,在2019年直接登陸科創板,成為第一家在科創板登陸的手機廠商。
不過樹大招風,傳音不聲不響的發財行為直接讓華為對其警惕了起來,在其上市的前一天,華為對其進行了一波「重擊」:訴訟。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傳音有什麼值得華為「警惕」的吧。
非洲「本土化」的傳音手機
2019年的非洲市場經過各大廠商的插足之後,其實非常混亂,但是再混亂的市場都無法打擊傳音「非洲手機之王」的名號。傳音能如此的「堅挺」在第一名,也和它這麼多年所做的事情有一定的關聯。
當年傳音發布的幾款針對非洲用戶的特色功能就足以證明其在非洲所做的各種努力。
四卡四待:喚醒非洲人民的心
非洲的通信基礎建設非常落後,和我國不同,非洲每個運營商的通訊覆蓋網絡非常小,因此運營商非常之多;而且除卻這個原因之外,非洲不同運營商之間通話資費很高,每次非洲兄弟出門的時候都要揣好幾張電話卡,不然走走路就沒有信號了。
傳音根據這個問題特地弄了「四卡四待」的手機:TECNO 4Runner,用來解決非洲運營商眾多的問題,據說第一款四卡四待手機在發售當天,傳音線下門店早都被排爆了,徹底徵服了非洲人民的心。
給非洲兄弟一個漂亮的「巧克力」
傳音還專門為非洲人民自拍的煩惱做了一定的技術創新,非洲人普遍膚色較深,一般手機的自拍效果根本沒法看,一不小心就把黑人兄弟的存在感給弄沒了。為此傳音特地研發了基於眼鏡和牙齒來定位人臉的拍照,加入了面部強曝光,讓非洲兄弟拍出更好看的照片,拍出他們最愛的「巧克力色」。
充電5分鐘,通話十幾天
眾所周知,非洲的電力傳輸設施非常落後,經常會停電;在非洲的很多國家,特別是邊遠地區,電力供給更加落後,很多地方都是有著手機信號而沒有電源,當地人要想給手機充電要到鎮子裡去花錢給手機充電。
傳音也為此特地推出了大電池手機,很多傳音的手機待機時間能達到二十餘天,包括在現在智能機時代,傳音也推出了6000mAh大電池的手機。
「大佬」傳音也有被幹掉的風險
在早期,非洲那邊的手機巨頭並不多;三星和諾基亞就是最大的兩個手機巨頭,但是三星和諾基亞兩個在當時都是國際大廠,既然和國際接軌,就意味著不會針對本土進行優化。直到後來大小廠家都在做智能機之後,這個情況才有所改善,並且這些企業大多是中國國內手機企業。
在那個時候的非洲根本不缺國產機器,至於為什麼,還是要從我國的「手機學院」:華強北說起。
在當年國內山寨機泛濫的時期,各種小品牌和精仿手機層出不窮,在國內打的是不可開交。然而就在這難解難分的時候,有那麼一撮人就起了一些其他的小心思:把手機賣到非洲。
低廉的成本和更低的售價直接讓一撮在非洲售賣山寨機的廠商吃到了紅利,其他人看到之後紛紛效仿,當時的非洲簡直就是受到山寨機威脅的「重災區」。
據傳,當時的傳音想到非洲去賣手機的時候,見了很多合作商,但是當他們聽到是國內廠商的時候直接都不會和你談話,由此可見當時的非洲廠商對於國內的山寨機到底有多痛恨。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傳音進入到非洲本土有了一定的名氣之後,才將非洲人民對於國產機器的偏見打消一些。當然傳音在此也是付出了很多功夫,無論是最開始功能機還是後來的智能機,傳音在一些非洲國家和地區都推出了一些更加本土化和符合當地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非洲手機市場「戰火」點燃
非洲的智能機發展非常落後。
直到現在,世界上還有超過一半的人口沒有連網,而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位於非洲、印度和拉美等新興市場。可以說,非洲算是一塊剛剛開發的「大蛋糕」,蛋糕太大,傳音啃不下。
優勝略汰就是在非洲這塊「處女地」生存的法則,當年的傳音在非洲成功的挑戰了三星、諾基亞之後,現在也在面臨著「華米OV」的挑戰。
就在2019年9月29日,傳音即將掛牌敲鐘的前夕,華為的一紙訴訟忽然出現,傳音被華為要求索賠2000萬,理由為傳音侵犯了自家一張壁紙的著作權,稱其進行了調色後就預裝在了自家的手機內。
華為提出的訴求有4項:
1. 判令六被告立即停止侵權。包括但不限於立即停止製造、銷售、出口、許諾銷售預置侵害原告著作權的圖片的產品;立即停止製造、銷售、出口、許諾銷售在包裝上使用侵害原告著作權的圖片的產品;立即停止在發布會、網頁展示、廣告等宣傳中使用侵害原告著作權的圖片;立即停止複製、分發、修改侵害原告著作權的圖片的行為等。
2. 判令六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支出的合理費用人民幣2000萬元。
3. 判令六被告就其侵權事實在其官方網站向原告公開致歉。
4. 判令六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
儘管這並沒有對傳音上市科創板造成影響,但是這也傳達出了一個信號:非洲手機市場的戰火要燃了起來。
傳音豈是坐以待斃的人,就在早期剛剛有點火藥味的時候,傳音在非洲市場「手機+移動網際網路服務+家電、數碼配件」的商業生態模式已初具規模。
除此之外,傳音也打造了針對非洲市場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服務,包括:音樂播放器Boomplay、短視頻Vskit、傳輸文件工具Xender、金融借貸類Palmcredit、新聞聚合Scooper、瀏覽器Phoenix等等。
這些應用都有著很多國內同類應用的影子,國內有,但是非洲沒有;在傳音內部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移動網際網路部門,內部的統一說法也很簡單:「傳音未來的希望。」
傳音的野心並不止於非洲,儘管非洲的市場非常巨大,但它也有著向印度進發的心思。
印度市場和非洲市場大不一樣,印度市場早就已經被很多廠商盯上了,小米、OPPO、魅族、一加、聯想、金立以及華為等等,早都在此有著一席之地。
此外,新入局的玩家:realme也成為傳音最為頭疼的廠商之一,傳音本在非洲的時候就依靠低價拓寬市場,然而遇到小米和realme,簡直沒法對抗,性價比根本沒法和這兩個品牌對打。
至於線下渠道,OV誰都沒怕過。
傳音最後的「火種」
其實吃到國外市場蛋糕的並不止傳音,包括在歐洲和北美吃的開的一加、在德國大賣的華為、在印度熱銷的小米等等,除了國內,他們都在國際市場上也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而除了手機廠商之外,一些網際網路廠商也是遠遠的走出了國門,東南亞橫行的UC瀏覽器、印度的國民級軟體茄子快傳,都針對本地市場做出了針對性的改進,進一步突破到全新的市場。
而這次只針對非洲市場生產手機的傳音,可能要摔個大跟頭;由於其並沒有在國內這麼嚴酷的市場環境生存過,即便是度過了這段艱難的時期,也很難和「華米OV」來進行抗衡。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傳音目前積極在移動網際網路上做著努力,也許就像他們自己說的,這真的可能是傳音「未來最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