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一部曠世神作誕生,他就是富野由悠季和日升團隊打造的,被稱作真實系機器人科幻動畫鼻祖的動畫,《機動戰士高達》。它的誕生,改變了日本動畫內容創作的風格,用嚴肅的故事和更加嚴謹的風格,講述人類對未來,對戰爭的反思。41年來,這個動畫延伸出無數系列,如今,可能它已經被老道的高達迷戲稱為,「高達模型的廣告片」,但是,這41年來,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年輕人訴說,人類的本質。
創作的背景
《機動戰士高達》誕生的時代是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當時日本處於戰後一個逐漸開始穩定發展的階段,人們開始有閒暇反思戰爭的行為,考慮人類未來的事情;而說到《高達》系列的誕生,就不得不談到,「高達之父」的富野由悠季。
富野由悠季在大學時代,通過學生運動窺見了世間的真相和殘酷,大學畢業後,他有幸進入了蟲動畫公司,接手了跨時代的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的部分集數的製作工作,然後開始用動畫的形式,訴說自己的思考。
當時還處在,機器人人格化,在正邪觀念上非常著重的,所謂「超級系」機器人動畫流行的時代,人們覺得那些機器人動畫,都是給孩子們看的作品,事實上,這些作品的邏輯也十分簡單易懂,不會摻雜太多複雜的倫理觀念在其中。富野由悠季一步步攀進,擔當動畫導演後,最討厭的就是電視臺或者贊助商影響他的創作,因為靠收視率過活的當時的日本電視動畫,還是希望能夠做出「觀眾想看的動畫」,而不是「導演想做的動畫」。富野執著地創作自己想創作的內容,也因此被罷免過。但是因為《機動戰士高達》日後的大熱,最終讓他成為了當時最熱門的動畫導演。
很多人覺得富野的作品「黑」,我認為和他大學畢業之前的經歷,還是有著密切的關聯的。
用動畫敘述思想
就如剛才所說,電視臺和贊助商,可以輕易影響動畫的創作內容,但是我認為,《機動戰士高達》系列,還是很能從這部作品中,窺探到富野由悠季的內心所向。《機動戰士高達》開始搭建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機器人科幻故事,它摒棄了當時那種正邪觀念明確的世界觀,而塑造出一個,更加嚴謹,更加貼近現實世界的架空世界觀。這也造就了他日後的巨大成功。
富野用了初代《機動戰士高達》,為自己故事鋪了地基,用《機動戰士高達Z》來播撒種子,在經歷了《機動戰士高達ZZ》的頓挫後,最終用《逆襲的夏亞》來做出完結。我認為它用這4部作品,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人類的本質,就是互相的妥協,是一種掙扎的狀態,如果不掙扎,不妥協,那麼就無法共存,因為人類無論如何,都無法互相理解。
《機動戰士高達》中,吉恩和聯邦的對立,一年戰爭,其根源還是人類無法互相理解、接受,導致的意識形態的差異,矛盾的爆發,所以,戰爭最終無法避免,阿姆羅和夏亞的宿命,也從此開始;
《機動戰士高達Z》峰迴路轉,夏亞打算從地球內部來改善人們的想法,故事也開始格外注重政治的描寫,很可能,《機動戰士高達Z》就是日本動畫中最早如此注重政治立場的動畫,可以給出夏亞半集來進行看似枯燥乏味的講演,在《高達Z》之前,這是無法想像的。
《高達Z》為什麼如此強調政治的內容?除了描寫不同勢力的鬥爭激烈化以外,我覺得還有一層意義。「政治就是統一人類意志的工作,政治家的工作就是去統一一群人的意志。」是對這句話還是認同的,《高達Z》就是夏亞早年為了復仇的戰鬥之後,開始思考人類的未來,而最終開始選擇政治的手段改變世界的嘗試和努力。
但是,結果卻是慘痛的。奧古的慘烈犧牲,並沒有讓夏亞看到曙光,而是為之後的逆襲,埋下了絕望的種子;
《機動戰士高達ZZ》可以說的最後的掙扎,即便天下勢力已經分曉,即便哈曼這樣的新人類可以理解同樣是新人類的捷多的存在,但兩人也並不能走向和解,還是以戰爭的形式來化解矛盾……這一切的現實,都可能是壓垮了夏亞對人類最後的殘思;
《逆襲的夏亞》中,夏亞的描寫變得更加鮮活和深刻,失去了自己親手栽培的年輕人卡繆,也看到了一幕又一幕重複的悲劇,夏亞下決心,用一種更加絕望的方式來阻止人類的悲劇,只有讓地球無法居住,人類全民上太空後,可能這些人才能被迫覺醒。而這場叛亂,又戲劇性的在聯邦和吉恩兩方的士兵的精神思念中,以奇蹟的形式劃上句號。
如果說《高達Z》是一個事情發展的經過,那麼《逆襲的夏亞》就是富野真正的思想的爆發,故事中的臺詞處處體現了這種思維上的矛盾是無法化解的鐵證。阿姆羅認為,「人類的智慧連這樣的困難也能克服」,但夏亞卻反駁,「那麼你趕緊賜予那些愚民你所說的智慧給我看啊」。很顯然,夏亞不認為人類會自我覺悟,只有用一種手段去逼迫他們,他們才可能和自己站在一個平面上看待問題。
夏亞和阿姆羅消失在宇宙中的最後一句臺詞也極為諷刺,「拉拉辛是如同我母親一般的女性,殺死了他的你有什麼臉說這種話!」,阿姆羅聽了這句話卻是一臉疑惑,「什麼?拉拉是,母親?」,可見,即便人類進化出新人類,可以靠意念去感應對方,即便阿姆羅和夏亞宿敵這麼多年,兩人的死鬥的最終,阿姆羅也沒有讀懂夏亞這個角色。
這是何等的悲哀,何等令人嘆息唏噓的結局。奇蹟發生了,地球被保護了,但是矛盾也沒有因此消失,閉塞也沒有因此解除。但是為什麼會發生奇蹟?因為人類為了生存,才賭上自己的性命,希望種族的延續,這不是掙扎,又能用什麼詞來形容呢?
富野用這樣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闡述了自己的思想,高達四部曲,算是把他的想法傾吐,《逆襲的夏亞》標題是夏亞,而不是「阿姆羅的強勢」,或者「終結者阿姆羅」,阿姆羅在這個故事裡,已經變成了一個工具……聯邦形態下的道具,而真正有血有肉的,卻是那個看似單純幼稚,卻苦惱於人類無法互相理解的夏亞。我覺得這幾乎就是富野的寫照。這也是富野高達系列一脈相承想表達的意思。
如今的現實生活
動畫不僅僅是動畫,富野想通過動畫闡述的道理,也是現實世界真實的寫照,小到家庭的吵架,大到國與國直接的角逐,最終還是源於人類和人類無法理解的屏障,但人類還是生存了千百年,歷史不停地在重演,戰爭也沒有消停,人類生存的本身,就是一種妥協與掙扎,這就是《高達》系列動畫,想告訴大家的道理,小到夫妻吵架,為什麼沒有離婚?可能是為了孩子,這就是一種妥協,為什麼第三次大戰沒有爆發,這也是一種妥協,為了生存,而不斷妥協的人類,就是活在掙扎之中。夫妻為什麼能在一起?就是因為這兩人,需要互相妥協的點,比一般人少,所以才能共同生活,這就是揭露了人類本質。
作品的延續
富野的《高達》的主題,就是人類與人類無法互相理解的認知,而之後不由他經手的高達系列動畫,可能有著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內容,但是總體還是會闡述到相似的問題。人和人如何處理矛盾。《高達OO》是直接把主題喊出來的,我就覺得太粗糙,《OO》劇場版水島精二給出的答案就是,人類為了抗擊外來物種,可能就聯合起來了吧……人類進化出變革者,可能就聯合起來了吧,是不是,和富野的高達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只是沒有富野走得這麼極端,這麼激進。
《高達SEED-D》爭議很多,其實我覺得福田的選擇還是回歸了《高達》的本初,議長給出的答案,就 ,依靠基因技術的調整,全人類都遵循出生就按照寫好的劇本去生活,戰爭就可以被避免……這種答案卻又被基拉給否定掉了……因為基拉選擇了自我,自由,寧可面對未知的恐懼,也不願自己的人生被指定……你不是可以看出,基拉的這個選擇,就是選擇了繼續掙扎嘛?「我有覺悟,我會戰鬥。」
《高達》系列雖然內容不同,風格不同,哪怕是《創戰》那種糖水廣告片,最終還是會描寫到人與人的衝突,富野用自己的作品給出了答卷,我的理解就是人類的本質就是互相的妥協,和從而生存在一種掙扎的狀態中,那麼看了這麼多年高達的你,又獲得了什麼樣的答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