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已過大半,新生們也已進入大學校園,開始新的徵途,前陣子清華大學的3D紙雕大學錄取通知書,驚豔了朋友圈,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是的,它是一個立體紙雕設計的通知書,是不是想起了小時候給老師做賀卡,或者生日的時候給朋友送禮物做的卡片呢?
這種3D紙雕設計是由清華師生共同打造。這個紙藝工藝品由30多個紙藝部件、上百個拼插結構組成,經過雷射雕刻、剪裁和拼插組裝,複製了始建於1909年的清華大學標誌性建築「二校門」。新生一打開錄取通知書,一座微型立體的「二校門」就站立起來。清華招辦表示,希望用這座錄取通知書上的「二校門」向新生傳遞歷史的端莊與厚重,也承載新時代的另一番意味:靈感與智慧、青春與未來。
今天的幸運,離不開曾經的努力和拼搏。
你還記得當年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心情嗎?
人人羨慕清華大學3D紙雕錄取通知書,那你知道紙雕的由來嗎?
紙雕,也叫紙浮雕。起源於中國漢代,古老的紙雕藝術主要孕育在民間藝術土壤中,發展緩慢卻從未間斷,形態雖無變化萬千,卻不失創新精神。其中民間韻味濃厚的紙雕彩燈在借鑑宮燈藝術造型的基礎上,開創了中國紙雕藝術的經典篇章。紙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藝。
18世紀中葉,紙雕由歐洲一群喜愛創作的藝術家帶來了新的生命,這是紙雕出現新形式的一個鼎盛時期,之後,紙雕的流派開始清晰化,目前出現了三大主流流派:立體派、實驗派和刻版紙雕。
紙雕最早是用一種叫「紙莎草」的植物製成的草紙製作,後來在土耳其等海灣地區,人們開始用家畜的皮代替這種草紙。
20世紀時,人們做出了類似的紙張代用品,而且這種紙張既堅固又有柔軟性,價格也較為便宜,因此這種既厚又透明的紙浮雕用材也就誕生了。
隨著紙材來源的普及和紙雕技術的演進,紙雕發展成一種賺錢的插圖媒體。至今,紙雕仍是立體插圖業的尖兵。西方許多美術學府都設有專系,教授紙雕及其衍生出來的各種立體創作方式。
而紙雕的又一流派,刻版紙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以刀為輔助工具創作的工藝。它通過採用先進的新型柔韌紙張,用鋒利的手術刀在紙上進行雕刻,最終成型。在刻版紙雕的發展過程中,它逐漸吸收了版畫和工筆畫的特點,同時在內容題材上不斷創新,最終自成一家。
紙雕藝術的全盛時期
由歐洲地區傳達到世界各地,最負盛名的是每年舉辦的「3D藝術」評鑑,由許多地區包括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的藝術家們參與盛會,提供超水準的作品競逐得之不易的獎項。
製作紙雕目前有手刻和免刻兩種。免刻的是先由機器按照圖案的邊緣軋出印,你只需用手指一一按出即可。手刻紙雕畫「做」畫的第一步驟是「刻」。「刻」畫最難的就是最細小的部分,如此精細的刀功要求你必須專心致志,那一分寧靜的心緒就水到渠成了。
立體紙雕
隨著紙材來源的普及和紙雕技術的演進,紙雕發展成一種賺錢的插圖媒體。至今,紙雕仍是立體插圖業的尖兵。
例如:紙藝術家Calvin Nicholls在2D和3D之間架起了一條線,小心翼翼地切割和分層的動物雕塑,這些動物似乎從周圍的馬板上掙脫出來,懸浮在水面上。
佛吉尼亞理工大學視覺藝術學院的副教授Eric Standley,在受到伊斯蘭建築的啟發後,發明創造出了這種三維結構紙雕藝術。
曲線精緻流暢,層次錯綜複雜,色澤華麗且金屬感強的紙張,兼具質感與空間。
一名來自印度的紙雕藝術家,他擅長製作具有3D視覺效果的紙雕作品,騙過了不少人的眼睛。
日本大阪的建築模型製作公司推出了紙雕便利貼。
這款紙雕藝術便條紙利用雷射切割的技術製作,每撕一張便條紙就有驚喜,慢慢的你就會發現隱藏在便條紙裡的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