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抗疫群英譜|張巧榮:為社區幹部群眾帶來勇氣

2020-12-09 中國警察網

「巧姐,這麼早就來上班啊?」「今天有居民團購的物資要送上門,我過來幫幫忙。」3月16日一大早,準時出現在喻家湖社區警務室的張巧榮仔細翻看著小區居民的團購信息表格,一副老花鏡架在她的護目鏡外。

55歲的張巧榮是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分局餘家頭派出所社區民警,今年7月就將退休。喻家湖社區是一個新冠肺炎疫情高發社區。一個多月來,張巧榮利用平時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客串起心理諮詢師,給被負面情緒困擾的社區幹部群眾帶來勇氣和力量。

正向激勵,為社區幹部群眾帶來勇氣

1986年,從警校畢業的張巧榮被分到了武昌區分局,在徐家棚派出所和餘家頭派出所幹了34年。從武車二村到武車四村再到水岸星城,她管理的社區從筒子樓變為高樓大廈。

疫情發生以來,餘家頭派出所轄區出現許多確診患者,喻家湖社區管段民警也因發熱被隔離。1月31日,張巧榮接手喻家湖社區。她到任那天,喻家湖社區的網格員、志願者愁容滿面,一位名叫小萬的女孩坐在居委會的一個角落不停地抹眼淚。那時,喻家湖社區已有25名確診患者和23名疑似患者。因為去醫院給患病群眾送了一次藥,小萬緊張得情緒幾近崩潰。

「害怕擔憂都很正常,跟我聊聊好嗎?心裡會舒服些……」懂心理學的張巧榮把手搭在小萬的肩頭溫和地說。通過積極溝通和正面激勵,小萬重新建立了信心。

就這樣,張巧榮與社區幹部群眾、志願者成了好朋友,大家有了心事都會找「巧姐」談。

「剛接觸心理學時,我就對這門學科充滿興趣。」張巧榮對記者說。2018年7月,餘家頭派出所邀請武漢市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專家、國家高級心理諮詢師汪少萍講課,當時還是水岸星城社區民警的張巧榮聽得格外認真。此後,張巧榮陸續購買了10餘本心理學教材,遇到不懂的就通過微信向汪少萍請教。

工作了幾十年,張巧榮深知負面情緒的危害:在雞毛蒜皮的矛盾糾紛中,當事人會因為憤怒釀成大錯;陷入悲傷和痛苦的人會抑鬱成疾,甚至會危及生命。

「心理學有種說法,叫注意力等於事實。如果越是過分關注疫情,內心越容易被疫情充斥,容易產生害怕、惶恐情緒。」在給社區工作人員安排的講座上,張巧榮把學來的知識分享給大家,「有了負面情緒不可怕,但要學會正確面對,可以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去分散注意力,衝淡心理上的焦慮。」

「說話慢一點、聲音低一點、各自讓一點」,這是張巧榮調解矛盾糾紛時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心理疏導,為喪偶婆婆化解悲痛

社區幹部群眾心中的「巧姐」心裡也有過不去的坎兒。2月12日,正在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張巧榮突聞噩耗,94歲的父親去世了。張巧榮肝腸寸斷,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十幾天後,張巧榮慢慢地走出悲痛,還主動向一些正在經歷悲傷的人分享自己的經歷。

社區裡有一對67歲的老夫妻,老爹爹因為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孑然一身的老婆婆在方艙醫院終日以淚洗面。

「悲傷是為了讓我們銘記逝者,但不能沉溺其中無法自拔。您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讓老爹爹在天之靈安心……」連續三天,張巧榮每天打電話寬慰老婆婆,慢慢讓她接受了這個現實。從方艙醫院出艙那天,老婆婆特地打電話感謝張巧榮。

社區裡還有一個人讓張巧榮放心不下。獨居的劉大姐乳腺癌晚期,發病時症狀十分嚴重。「我疼得每天睡不著,一天只能吃一頓飯,真是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劉大姐主動添加了張巧榮的微信。此後,張巧榮每天在微信上與她分享美好的圖片和文章,兩人變得像姐妹一樣無話不談。

「封城封區不封心,隔店隔家不隔情;武漢新冠何時滅,待到春光燦爛時。」2月29日,張巧榮專門寫了一首小詩送給劉大姐。在張巧榮和社區工作人員的關心下,劉大姐逐漸戰勝了悲觀情緒,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張巧榮說,當了一輩子警察不想留下任何遺憾,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是她退休以後最值得回憶的事。

(中國警察網記者 王傳宗 李昌林 張錚 師二洋 楊槐柳 通訊員 黃赤橙 孫遜 項天宇)

相關焦點

  • 一線醫生手繪戰友群英譜
    身在一線,與戰友並肩作戰,退下火線後,又根據戰友們平時的形象,手繪「群英譜」。近日,在武漢抗疫一線奮戰的醫生葉志偉,將戰友們工作的身影與他熱愛的動漫形象結合,手繪成一組漫畫,反映一線工作者的樂觀態度,為戰友鼓勁。
  • 「河源抗疫群英譜」系列報導① 紫金抗「非典」夫妻檔再度攜手戰疫
    開欄語: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河源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堅定信心、顧全大局、自覺行動、頑強鬥爭,全力以赴,做了大量艱苦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 一線抗疫群英譜「戰地玫瑰」仲月霞:守好白衣天使「生命線」
    編者按 17年前,抗擊非典,她戰鬥在一線,經歷了100多個難忘的日日夜夜。12年前,汶川抗震救災,她是醫院派出的首批醫療隊隊員。在北川縣陳家壩,她和戰友們救治了101名傷員。
  • 《新聞聯播》「一線抗疫群英譜」張忠德:17年後再出發,中西醫協同...
    17年前,他衝鋒在抗擊非典的一線,在救治重症患者時不幸感染,從生死線上走過一回。如今,56歲的張忠德又一次站在了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昨天的央視《新聞聯播》「一線抗疫群英譜」介紹了國家支援湖北第二支中醫醫療隊隊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一起來看看。
  • 群英譜 | 湖北省7個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受表彰
    通報指出,鄉鎮(街道)、村(社區)是防控疫情鬥爭的最基層、第一線。疫情發生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全省廣大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主動扛起屬地責任,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積極組織黨員、動員群眾,紮實開展群防群控,切實把防控措施落實到每個小區、村組。
  • 三峽抗疫群英譜|甘被「禁足」的大丈夫:羅浩然
    卷首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三峽集團黨組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審時度勢、精準施策,廣大三峽人無私無畏、齊心協力,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以身作則、衝鋒在前。 為大力弘揚先進典型,用榜樣的力量溫暖人鼓舞人啟迪人,經集團黨組批准,黨組宣傳部會同三峽傳媒公司,在湖北能源、長江電力、三峽建設管理公司、長江環保集團等單位的積極配合下,挑選出了堅守抗疫一線的9名先進個人和9個先進集體,並開設「 三峽抗疫群英譜  」專欄,講述他們的感人事跡。這些先進典型,是三峽人的縮影,是三峽精神的典範。
  • 與時間競速,點亮「雷神山」(一線抗疫群英譜)
    江夏公司黨委嚴格落實工作機制,發出抗疫保電倡議,黨員、職工積極響應,挺身而出。  從開始施工到接通電源,只用了3小時,武漢江夏區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方艙醫院電力施工再次展現了什麼是「中國速度」。  2月4日下午5點40分,黨員服務隊隊員、江夏公司副總經理張鍾毓接到緊急指令,武漢市決定在江夏區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臨時建一座方艙醫院,要求醫護人員區域動力電當晚必須接通。
  • 一線抗疫群英譜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他」其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徐迪雄、毛青、李琦、楊仕明、曹國強、任小寶、陳萍……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刊出的「一線抗疫群英譜」專欄文章《「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 澠池縣城關鎮:社區黨員幹部帶傷堅守抗疫一線!
    1月30日下午在澠池縣會盟小區門口,社區工作人員和小區物業人員紛紛關切地詢問著架著拐杖回來的段麗玲。段麗玲是城關鎮會盟社區的支部書記,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依然嚴竣複雜的形勢下,她深知做好社區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 【龍江公安抗疫英雄譜】我的初心使命 我的合格答卷——戍企分局桃...
    【龍江公安抗疫英雄譜】我的初心使命 我的合格答卷——戍企分局桃南派出所所長 王巖峰 2020-03-0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汛救災一線群英譜丨衝鋒在前的抗洪搶險醫療隊員王慧慧
    防汛救災一線群英譜丨衝鋒在前的抗洪搶險醫療隊員王慧慧來源:解放軍報作者:程鵬宇 李永飛責任編輯:李晶2020-09-27 10:20官兵中有一個纖弱的身影——為抗洪官兵伴隨保障的該基地醫院文職人員、外二科護士長王慧慧。此時的她,眼窩凹陷,髮絲略顯凌亂,正緊急為一名列兵進行醫療護理。7月,洪水來勢兇猛。西河東聯圩某處被洪水衝出3個缺口,港湖村、晏橋村等村莊周邊河流水位上漲近2米。一座座村莊成了一個個「孤島」,群眾面臨看病就醫難的問題。醫療隊得知這個情況,決定前往這些村莊為群眾送醫巡診。
  • 筆墨為笛 譜抗疫戰歌 我局組織黨員、幹部到省文聯藝術館參觀抗疫...
    筆墨為笛 譜抗疫戰歌 我局組織黨員、幹部到省文聯藝術館參觀抗疫主題書法展來源: 時間:2020/12/17/ 09:08 責任編輯:省中醫藥管理局 12月1日上午,為學習感受「眾志成城、攻堅克難」的抗疫精神,弘揚「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抗疫品格,局機關三個黨支部聯合省衛生健康委健康宣傳教育與信息中心黨總支開展了主題黨日活動——到省文聯藝術館參觀「抗疫路上,文藝同行——黑龍江省抗疫主題書法展」,受到廣大黨員、幹部的歡迎。
  • 抗疫群英譜:「我只是盡了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職責」
    抗疫群英譜:「我只是盡了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職責」 作者:王敏娜 2020-04-07 06:20   來源:遼寧日報   原本計劃春節假期就要盡的孝心,因為奔赴武漢抗疫一線,推遲到了現在。  於輝是省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護士。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主動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大年初二,他作為我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馳援武漢。  到達武漢後,於輝被分到武漢協和江北醫院的重症病房。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行動吃力、呼吸受限,但於輝始終堅持「負重」小跑。
  •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海口龍哥哥愛心社:群眾有需要,我會一直在
    海口龍哥哥愛心社:群眾有需要,我會一直在新華社記者趙葉蘋最近幾日,鄭興傑又忙著策劃一起新的公益活動,創建「愛心集市
  • 央視《新聞聯播》:一線戰疫群英譜聚焦山大二院重症醫生馬承恩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2日訊 3月22日,央視《新聞聯播》播發報導《【一線戰疫群英譜】馬承恩:堅守到最後一名患者出院》,聚焦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援助湖北國家醫療隊隊長馬承恩,內容如下: 眼下,武漢市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已降至2000例以下
  • 堅守在鷹城興煤社區裡的抗疫「群英譜」
    社區副書記王靜,兒子要高考,每天聽網上的授課,她忙社區防控工作,晚上陪兒子複習,一天只睡兩個多小時覺,人累瘦了,可是她還是在防控一線衝在前。共產黨員居委會副主任閆秀平同志,前段入戶排查接觸了防控重點人,被隔離了。剛剛解除隔離,她就急忙到社區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她不僅本人來了,還帶了21歲的兒子來參加社區防控戰疫。
  • ...講話引發江蘇幹部群眾熱烈反響——在新時代的偉大徵程上一路向前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傳遍大江南北,令我省幹部群眾深感振奮、備受鼓舞。大家紛紛表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在新時代的偉大徵程上一路向前,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 新凡人歌·同心抗疫|老父親去世,她強忍悲痛堅守社區抗疫第一線
    父親去世,給普陀區石泉路街道管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應玉珍帶來巨大悲痛,但在抗疫的關鍵時刻,應玉珍強忍哀傷,毅然堅守工作崗位,帶領居委會幹部和黨員骨幹穿行在小區的2個進出口,為小區居民健康築牢安全防線。圖說:應玉珍在作戰圖上核對排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