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幣匯率真是太強了,11月9日早盤,離岸人民幣一舉攻破6.55關口,日內升值近350點,人民幣中間價報6.6123上調167點。毫不誇張地講,做空人民幣的空頭們已經吐血不止,爆倉不止!
與此同時,美元指數跌勢延續。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美元流動性緊張、中美關係不暢等利空因素影響,人民幣持續貶值,5月28日跌至最低點7.16。在此之後,人民幣進入暴力升值通道,尤其是8月開始,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明顯加速。
截至11月9日,美元指數弱勢震蕩,離岸人民幣攻破6.55關口達到6.5462,日內升值近350點;
在岸人民幣攻破6.80關口達到6.5729,日內升值近400點。至此,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均續創兩年多來新高。
此外,11月9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今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123元,較上一交易日(11月6日)的6.6290元上調167個基點。
不過,相對於人民幣強勢升值的態勢,央行則更樂於保持匯率穩定。10月10日,央行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表明其希望打破人民幣單邊升值態勢,維持匯率基本穩定的態度。
據21世紀經濟報導,鑑於越來越多全球資本湧入人民幣債券避險,目前不少華爾街對衝基金預計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望觸及6.45-6.5區間,因此他們看到中國央行沒有後續匯率幹預措施後,迅速重返外匯市場大舉買漲人民幣。
需要強調的是,自6月初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強。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自7.1964逐步升值至6.54水平,反彈幅度超6500點。簡單測算一下,一個居民假如換匯10萬美元,需要71.9萬人民幣,到了今天最低只要65.4萬左右,相差超6.5萬人民幣。
外匯儲備規模10月降146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80億美元,較9月末下降146億美元,降幅為0.46%。儘管9、10兩個月外匯儲備規模結束此前的「五連漲」,但截至10月末仍較年初上升201億美元,外匯儲備規模連續6個月位於3.1萬億美元之上,總體保持平穩。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10月外儲環比回落幅度不大,估值因素仍可解釋外儲規模變動的主要部分。今年我國實體部門結匯率保持穩定,前三季度,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為65%,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較今年一、二季度的66%略有回落,也可反映出今年我國外匯儲備平穩運行,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除估值變動因素外,溫彬表示,真實貿易和跨境資本流動對本月外匯儲備規模形成小幅貢獻。海外經濟緩慢復甦,10月美國供應管理協會製造業PMI指數為59.3%,環比大幅回升3.9個百分點,創近期新高;歐元區製造業PMI指數環比回升1.1個百分點達到54.8%,亦為近期新高。外需改善帶動我國出口改善,10月我國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1.4%,創下去年4月以來的最高單月增速。
人民幣還會大漲嗎?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強勁表現,主要受國內外經濟基本面、政策間分化預期推動,近日美元指數走弱提振投資者做多人民幣熱情。展望未來走勢,近期國內外經濟基本面與政策面分化仍有望支撐人民幣匯率,但從內、外環境看,人民幣匯率本輪升勢接近尾聲,隨後人民幣有望轉向強勢雙向震蕩格局。
具體而言,首先,基本面並不支持人民幣匯率趨勢大幅走強。國際收支基本保持均衡格局,近期股市北向資金呈現雙向波動狀態,國內經濟尚未觸及潛在增長、貨幣信貸政策也未轉向收緊。
其次,全球仍面臨較多不確定性因素。美國大選、英國脫歐、全球疫情、地緣局勢,以及美國大選後美國對外政策都將存在不確定性,將對美元構成支撐,同時,從美歐基本面比較看,並不支持歐元兌美元單邊趨勢大幅走強,近期歐元兌美元在創出兩年半新高后,漲勢動能減弱,呈現橫盤震蕩走勢。
其三,央行政策工具箱豐富。人民幣單邊大幅升值勢必對國內外貿及經濟恢復構成拖累,一旦市場出現嚴重偏離基本面、非理性情緒,不排除央行動用包括逆周期因子等工具,引導市場回歸理性。另外,近期外幣存款利率放開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降,央行意在與市場溝通,以穩定市場預期。
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在報告中稱,就目前走勢而言,人民幣的走勢主要受到中美之間相互力量的影響,包括國際收支角度、美國基本面表現、美元周期下的中期疲軟以及美國大選帶來的政治擾動,人民幣走勢可能表現出總體偏強的特徵。
從長遠角度來看,一方面,若美國經濟逐漸修復再次走向復甦,人民幣匯率仍將承受一定的壓力。另一方面,從」雙循環」的角度來看,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仍需保持整體均衡,人民幣若過度走強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經常項目的壓力,因此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或不會過度走強。
不過,也有專家稱匯率雙向波動幅度將加大。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認為人民幣將在波動中趨向升值,但雙向波動的彈性會更大。在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的國際化和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將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在未來進一步升值。人民幣國際化將推動全球對於人民幣的需求進一步上升,在全球支付結算等交易活動中人民幣的使用規模將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交易者和投資者會持有人民幣對中國的金融市場進行投資;同時,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越來越大,將更加便利這些投資,也會有助於更多投資者以人民幣投資於人民幣資產。
申萬宏源則認為,11月市場圍繞美國大選的預期不確定性將有所緩解,而歐洲多國繼續加強疫情防控,四季度經濟恢復不確定性加大,11月美元指數預計小幅上升至93-94。人民幣預計短期趨穩,11月底CNY預計位於6.65-6.75區間。
中信證券則認為,對於美元,財政刺激和短期中美關係緩和依然會加速推動美元走弱,相對利好人民幣資產。
人民幣升值有何影響
據證券時報報導,人民幣升值浪潮下,對房市、股市、債市等各類資產帶來哪些影響呢?有專家對此進行了逐一分析。
房市:
上海大陸期貨首席經濟學家李國旺表示,在疫情背景下,老百姓因人民幣對內貶值購買力下降,對外升值但出境旅遊與投資限制導致無法實現對外升值的購買力紅利。1998年以來,22年經驗表明,地產是人民幣內貶外升下保值升值的好投資品。在人民內貶外升雙重衝擊下,即便又「房子是用來住」的政策背景,但市場對地產行情樂觀情緒回升,因為地產是人民幣計價的保值增值海內外資金最有吸引力的投資品之一。
股市:
浙商證券表示,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隨著國內資本市場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加之A股估值仍具備一定的比較優勢,從資金面角度,後續或進一步吸引外資加大對A股的配置。對比之前人民幣升值期間,外資淨流入較多的行業分別是家用電器、電子、醫藥生物、非銀金融、食品飲料和銀行等行業。
李國旺表示,在疫情背景下,人民幣外升,資金將湧向進口導向型而迴避出口導向型的行業,利好航空、造紙行業負債率下降,但疫情下,不利於國際航空為主之航空公司。同時人民幣內貶,資金將湧向保值的黃金、地產行業。
招商證券指出,若2020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幅度達到3%,那麼交通運輸(航空運輸)、鋼鐵等行業可能會獲得較多的匯兌收益,佔淨利潤的比例分別達到5.9%、1.1%;而產品出口型企業,如家電(白電)、通信(通信設備)、電氣設備(電機、電源設備)、機械設備(專用設備、通用機械)等行業則會受到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兌損失;由於採掘服務板塊部分公司擁有較多的外幣資產,人民幣升值也將會帶來一定的匯兌損失。
債市:
中信證券認為,對於債券走勢而言,當前央行並未追求人民幣匯率的趨勢性升值,因此從利率和匯率的角度來看,利率或仍將保持相對中性的位置,債券市場仍然難以出現趨勢性機會,預計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短期內可能繼續向3.3%左右尋頂。
李國旺表示,在資本市場全面註冊制改革+中國經濟內循環推動復甦進程中,資本將在債權、股權、期權、產權組合中,優先選擇既能對內保值又可享受對外升值紅利的可快速在海內外上市的公司。企業資本化過程是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資本化+智本化,企業才能進行八大戰略(政策、金融、管理、產品、市場、品牌、資源)創新中脫穎而出,成功轉型升級。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21世紀經濟報導、證券時報、國家外匯管理局、市場數據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