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學習路亞的時候,卷尾蛆是我非常鍾愛的一款軟餌,使用上非常普遍,也適合大量的路亞對象魚,常見的搭配有鉛頭鉤,德州,倒吊。
在魚鉤配置上多數情況下不宜超過餌長度的二分之一,過長的鉛頭鉤會影響魚餌的泳動,降低著鉤率,鉤尖方向與卷尾方向相反為正確的掛餌方式,這樣的掛鈎方式有效降低鉤和尾,線的纏繞機會,提高做釣效率。鉛頭鉤大小的選擇要素有幾點。
(1)水深選擇重型的鉛頭鉤,讓餌落底更快,直擊底部,過濾中間無魚位置的行程,快調性的釣竿會讓鉛頭鉤觸底的感覺更為敏銳,在撞擊障礙和觸及地形變化的區域一定要改變魚餌的速度,增加給口的機會。
(2)水流急並且要釣底也需要用大的鉛墜,小的鉛墜無法令魚餌有效的在水下停留,魚活動的位置在底部,餌漂浮在表面給口率會降低。
(3)按照魚的活性來調整鉛墜的大小,配重越大的卷尾一般動作就越生硬,活性低的魚對於動作生硬的餌就餌欲望降低,它們喜歡吃動作飄逸自然的餌,所以當魚壓力大,給口少的情況下調整鉛墜大小,改變魚餌運行速度。
德州卷尾在實戰中由於其藏鉤型設計,相較鉛頭鉤更適合底部區域障礙更重的情況,降低掛底機率,對於操控上效率略有降低,刺魚的手法和對裝備要求會略高。用鉤使用上障礙越重鉤腹越窄。(推薦快調,超快調路亞竿),經常在釣友口中的跳底,最高效的做法並非是在底上一直跳來跳去,而是需要在有魚的地方去挑動竿尖,從而使魚餌在水下做出姿態和速度的變化,刺激魚的開口。那麼有魚的地方往往是有障礙或者深淺交界的地方,在當我們的釣竿將水下的情況差異傳導到手上時,我們再去跳是不錯的做法,大魚在這些位置容易躲藏,在魚的身邊改變魚餌速度和狀態是最能刺激魚開口的做法,平坦的區域由於幾乎沒什麼魚,無效跳動就沒有太大的必要性,那樣全程跳底降低我們做釣的效率。
倒吊常見做釣流水,結構,魚活性較低情況下使用,在黑坑中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效果也相當好,掛鈎有兩種方式,第一種以短柄鉤為主,由於鉤尖漏針對情況為輕障礙以及障礙邊沿,刺魚方式為左右揚竿,主打魚的嘴角,向上方揚竿打擊魚上餌是不容易打穿的,跑魚率較高。在障礙較重情況以窄鉤腹曲柄防掛效果更好,防掛性穿過性都優於鉤尖外露的掛法。但這一方式在感知咬口和刺魚上對釣手的要求要比鉤尖外露的更高,新手可以多加練習,也非常實用。
裝備配置,藏鉤型掛法有必要使用快調性或超快調路亞竿,全碳一線到底或PE加前導(由於釣組經常在障礙中穿梭,前導是必要的以防磨損和中魚以後斷線的情況發生。)倒吊適宜紡車輪,用線全碳4--6磅,切記不要超過6磅(需要釣大型魚使用建議PE加前導)揚竿角度左右揚竿脫鉤率較低,鉛頭鉤和德州在使用上需要大力揚竿,尤其以藏鉤型配置對於釣竿要求更高,中快的杆子會增加有口不中的概率不建議在軟餌釣法中選擇。